发掘文化优势,解密艺术基因

2021-05-10 15:53贝志远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3期
关键词:舞剧

贝志远

摘 要:《大梦敦煌》是汇聚我国敦煌经典文化的一部传奇四幕舞剧,该剧自2000年首次演出,获得过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文华奖”等国内外知名奖项。以敦煌莫高窟文化为创作背景,以将军之女月牙和画师莫高的爱情为戏剧线索,上演了一场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凄美爱情故事。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敦煌文化,让更多的人得以了解,敦煌文化与舞剧《大梦敦煌》成功所存在的联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关键词:大梦敦煌;舞剧;敦煌文化。

一、敦煌舞生发的生态和人文语境下《大梦敦煌》是敦煌文化的瑰丽呈现

作为人类一种独特精神文化现象的乐舞,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深深根植于相应的地缘生态与文化生态土壤之中,并与其互相依存、互相交融、互相促进。而敦煌乐舞也不例外,它由于特殊的地缘及人文环境,不仅受到了社会变革、 经济水平、自然环境及文化变迁等方面的外部影响,也受到了自我认知、思想观念等人类意识的主观影响,是多民族文化碰撞的精髓。正是在特殊的人文生态和地缘环境中诞生了《大梦敦煌》这部具有传奇色彩、广为人知的民族舞剧,以敦煌莫高窟那座艺术宝库千百年的丰富蕴藏为基础,借助青年画师莫高与将军爱女的感情故事为叙事线索,演绎了一场富有敦煌文化的爱情故事。

故事主角莫高这一人物形象的创作取自敦煌莫高窟。莫高窟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也是我国重点的文物古迹,记录着自前秦时代开始的历史。莫高窟壁画详细生动地记载着不同时期的故事,通过人物的画面记录、肢体语言使现在的我们可以了解千百年前甘肃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艺术等,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二、从《大梦敦煌》群舞中敦煌舞舞姿形态探究敦煌舞蹈的形态特征表现

敦煌舞来自莫高窟壁画,其舞姿形态都被深深的打下了佛教文化的烙印,之所以能长期的繁衍生息、传承和发展,除了自身的仪式性社会功能外,兼具认知、教化、娱乐等功能,涵盖历史、文化、艺术、伦理、社会、政治、资源、经济等各方面的价值。

舞蹈本身就具有时代和地域特征,敦煌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传承至今。其富有神秘色彩的“西域”风格成为其独有的艺术“标签”文化。《大梦敦煌》里画工、壁画、村民的敦煌群舞与壮阔、地域特色明显的群舞形成很大的对比,为人们提供了舞蹈美与戏剧美的双重体验观感。由此可见,敦煌舞不仅仅衣袖飘逸,优美动人,而且也不乏英姿飒爽,气势恢弘。

敦煌舞蹈有四大方面的元素:神、形、韵、律。舞者通过模仿壁画造型,学习造型动作的重点及身体位置并加入眼神,传神的眼睛栩栩如生,更为动情。韵是敦煌舞蹈的独特风格,掌握韵律和动律才能掌握,舞韵的要求对身体姿态的调节、自我的调息都有要求。敦煌舞是在气息上做出的舞蹈动作细节,让人感受到飞天的朦胧之美,又有一种静谧朦胧美,气息的调节便是通过肢体平衡和舞蹈细节来实现的一种方式。

三、《大梦敦煌》的创新与艺术活力焕发

1.创新舞蹈表现思维

舞剧《大梦敦煌》从舞美、音樂、舞蹈三个层面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感官冲击及艺术享受。随着电视艺术的发展,新的展现形式可以弥补原有舞剧的不足,个人肢体力量的单薄很容易在《大梦敦煌》舞剧画面中的体现出来,为了克服这一个舞蹈场面,运用了电视思维“灵感视觉化”,用两段风格迥异的女子群舞来表现莫高心中两种狂奔乱撞的创作灵感,这也是陈维亚老师等“新生代”舞蹈编导在观念更新大旗下的一次有力的实践。以“实”写“虚”,把无形的情感进行实体化,不仅丰富了感官的视觉,也进一步丰满了人物舞蹈形象,让情感的传递更易触达。这种方式的运用是舞蹈场面设计上的一个突破,在当时让人觉得新颖。在创作之前,编导在敦煌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体验生活,改变了自己的创作思路,从表现壁画到画壁画的人,从伟大的莫高窟转到建莫高窟的和绘制壁画的普通劳动者和艺术家们。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这是中国舞剧史上一部真正围绕人的舞剧。

2.舞蹈特色鲜明,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大梦敦煌》的编舞巧妙地将古典舞舞者的身体线条魅力与现代舞的技术技巧相结合,创造了一系列符合古典舞的审美标准的动作以符合特定的个性和情感的主人公角色,这样一个新的变化使作品锦上添花。艺术创作就是展现创作者的个性,给大众带来独特的感受。舞剧《大梦敦煌》的成功或艺术功绩,是艺术的升华,更是人性的体现。它以悲剧的强烈美感感染着每一位观众,展现了人性深处的真善美。千百年来,莫高窟与月牙之源密不可分,它是人类爱情的象征。作品主题是美丽的,自然它的结构会吸引人。无论结构如何设置,目的都是引起观众的一种好奇。只有这样的舞剧才能吸引观众,才有价值。这部舞剧是一部强烈戏剧冲突的舞剧作品。为了让舞蹈发生质感的变化,需要在情节设计上进行创新,紧张而超出观众的预期,理解和突出舞蹈的特点难度很大,如何通俗易懂又不失神秘感,是编导的能力。在这部舞剧中,结构复杂,情节跌宕起伏,通俗易懂中又有意想不到的亮点。第一幕,莫高生命垂危之际,月牙伪装成师将军找到了他,救了他,他被月牙非凡的举动感动了。第二幕,两人分手后重逢,对艺术的热爱源于对艺术的共同痴迷。第四幕,两人最终在山洞相遇,却被重兵围攻,月牙最终为救莫高而献出生命。这种分离、重逢、生死分离,这样一个简单易懂的相知、相惜、相爱、相守的过程,演绎得如此生动。

结语

敦煌舞台艺术的成就包括《大梦敦煌》就证明了上述的可行性。具有地域和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才能得到世界舞台和观众的认可。开拓、创新、再生、自强的新思维,是引导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敦煌文化会是中华文化的明星代表之一。

参考文献:

[1]饶开芹,李妮亭.爱的力量——简析舞剧《大梦敦煌》[J].大众文艺,2011(23):103.

[2]刘洁.论敦煌再生舞台艺术创作思维的嬗变[J].甘肃社会科学,2009(05):30-33.

[3]马军,何铭.敦煌舞派“六法”探究[J].舞蹈,2021(06):68-73.

作者简介:贝志远 性别:男 生日:1999年9月15日 籍贯:河北省遵化市 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猜你喜欢
舞剧
浅谈舞剧编导创作中的新颖与独特
百科全书舞剧
浅谈舞剧编导创作中对主观情感的把握
舞剧《瑞鹤图》剧照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浅析舞剧创作中编导个人意识的艺术体现
王亚彬舞剧创作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
若在阨窘中——感思中国舞剧创作的当下困境
国外舞剧档案管理的经验借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