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开展德育的教学实践

2021-05-10 10:43杨丽娟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1年2期
关键词:白求恩德育精神

杨丽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从这句话里我们不难看出,知识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到达目的地的手段,而道德则是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掌握的知识越多,偏离目标就越远,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在中国,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又是进行德育的场所。正因如此,德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对学生开展德育,要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模式。开展德育的途径众多,其中,利用各学科的特点,让德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并成为常态,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本文就初中语文课中进行德育的教学实践进行探索,以期为初中其他学科在教学中实施常态化德育提供参考。

一、开展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教育

在阅读经典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朗读使学生领会到保尔·柯察金身上坚定的意志、优秀的品质,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意志和学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的提高。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除了课文外,还可以结合时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感动、感染、激励学生。比如,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就是学校开展德育的先进典型。身患多种疾病的张老师,起早贪黑,用10多年的坚守,不仅换来了华坪女子高中在丽江市内年年高考成绩第一的好成绩,也换来了今天她头上的所有光环。她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验证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与此同时,不失时机地强调“先苦后甜”的人生哲理。教师要反复告诫学生,学生时代努力读书,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是为了将来走入社会自己有资格、有能力去作选择;如果吃不了读书的苦,成不了才,就只能被别人、被社会选择,甚至被社会的滚滚洪流淘汰。

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课具有鲜明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不但承担着传递文学价值观念与文化知识的任务,还承载着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情怀教育的重负。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不少反映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的优秀文章。比如《白杨礼赞》,学习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作者赞美白杨树力量的真正目的是赞美北方抗日军民积极向上的精神。然后让学生在反复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这样带领学生融入相应的文本之中,可以促使其热情奔涌、思潮澎湃,使他们逐渐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又如,在《黄河颂》一课的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大声朗读,引导他们去感受黄河的气势磅礴,继而感受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在教授《三峡》时,以课文为引导,用多媒体展现三峡的壮观秀丽,让学生欣赏祖国高山大川的美丽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使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充分地表现出来。引用《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启示学生熟知范仲淹以天下之事为己任,心系人民的爱国情操。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介绍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的丰功伟绩,还要介绍他在书法、诗歌方面的成就。背景介绍完之后,教师适时给学生展现一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国风光的照片,让学生思考毛泽东为什么有底气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学生朗读时能体会伟人的心情,学习后潜移默化地将对祖国的热爱融入内心深处。另外,在语文教材中,鲁迅文章的节选也很多,如《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在学习这些课文之前,教师都要让学生深知鲁迅先生作为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作家,为了唤醒亿万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救国情怀,弃医从文,与反动派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此外,在教授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等课文时,也可以适当拓展内容,巧妙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相应的课文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描写正面人物的文章不用说,描写反面人物的文章也可以用来开展德育,如《孔乙己》。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个反面人物,是病态社会的缩影,穷酸、虚荣、可怜。孔乙己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人性的许多弱点。教师通过讲解和正确引导,让学生从孔乙己身上汲取一些做人的道理,并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应该树立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观。

三、开展国际主义精神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

在《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中,学生从作者对白求恩生平事迹的细节描述及对他的革命精神的论述中,感受到了白求恩同志高尚的道德情操。毛泽东对白求恩同志为中国解放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的高度肯定,以及对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的热情赞扬,更是加深了学生对白求恩这一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印象。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结合时事开展德育。只有结合现实,德育才有血有肉,才能为青少年学生所接受。在提倡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的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世界各国面对新冠肺炎这场疫情的所作所为以及中国在抗疫方面为人类所作的突出贡献和树立的良好榜样,教育学生不仅要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涵养,还要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让学生从小就有胸怀天下、情寄苍生的情怀,促其人格素质全方位发展。

四、开展感恩教育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描写父子感情的文章,故事情节简单,只是刻画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过铁道时在月台艰难地爬上攀下的背影,实际上作者用细腻的文字阐述了父亲对儿子的无私伟大的爱。最后作者眼中充满晶莹的泪光,并感叹道:“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里表现出作者对父亲的尊敬,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感动、感化学生,让学生体会感恩父母的美好情愫。又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写出了一个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爱、深深的思念、深深的悔意。教师结合学生自身与母亲关系的讲解,使学生想起自己的母亲,去理解母亲的爱,去懂得感恩。类似的课文还有胡适的《我的母亲》、歌颂母爱的散文诗《荷叶·母亲》等。不论何时教授这样的课文,教师都要不失时机地顺势引导,可以通过详细的讲解、集体的讨论等让学生明白父母之爱的无私伟大和弥足珍贵。教师同时提出希望,学生能体会到父母的无私关爱,进而尝试着理解父母和感恩父母,多听听父母的意见,顺着他们的建议做事。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来提升初中生的道德品质。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结合自身實际,结合当前形势,多元化开展德育,多渠道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应当将德育作为一项常规的教学任务进行常态化实施,不断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最大化地延伸德育范围,促使学生接收到更多的正能量,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端正自身的价值取向,为未来的长足进步和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晏祥辉◇

猜你喜欢
白求恩德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封二:English Corner·英语角
语文阅读教学正方向:“教”“练”“考”统一——以《纪念白求恩》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拿出精神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用白求恩精神培养白求恩式的医学人才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