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实现

2021-05-11 12:01安琪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文化传承高校图书馆

安琪

关键词:文化传承;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

摘 要:文化传承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责所在,既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要求,也是高校师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中具备优势,可借助资源育人、环境育人、课程育人、服务育人功能,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3-0063-0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可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推动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1]。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支撑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已成为高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的目标[2]。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3],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化教育功能,借助数字化信息服务手段积极引导师生了解、热爱、传播传统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助力。

1 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研究的现状

高校图书馆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责无旁贷。张燕等认为,高校图书馆是文化传承的基地和文化创新的主体,育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根本[4]。周肇光认为,高校图书馆具有引领校园文化的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提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质量的重任[5]。金文坚认为,与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研究学者和专业人员,既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也能推动文化传承工作的科学开展[6]。张岩提出,高校图书馆可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7]。李文青指出,大学图书馆的入馆培训与传统文化教育脱节,其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8]。范跃华认为,高校图书馆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打造活动品牌,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9]。综上所述,研究者只是单纯地从高校图书馆的职责或优势提出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并未结合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展开研究。

2 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承育人的必要性

2.1 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确切地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与灵魂,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民族已经孕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信中华民族必将因自身厚重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梦实现。

2.2 文化传承是高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高校是培育国家人才的摇篮,是民族文化精英的汇集地。对于高校来说,其结合社会时代的发展需要,拓宽文化传承的渠道,引导当代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不仅是高校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还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校是其接受高水平專业教育,提高人文素养,系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平台。人格熏陶是研究学问的根本,高校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是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健全人格的标准是心理健康、乐观、豁达、积极、对人对事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的阶段。大学生走出校园,在面临工作压力等问题时会感到焦虑和迷惘。高校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增强民族自信心。

2.3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传承中具备独特优势

高校图书馆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借助自身环境、资源、人员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师生的日常科研生活中,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高校图书馆也是校内师生无障碍交流的最佳场所之一,各层次、各年级、各专业的师生都可以在交流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

高校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情报信息资源中心,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不仅承担着辅助教学科研的职能,还承担着收集、加工、传递、保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职责。高校图书馆藏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如古籍文献、历史档案及传统文化数据库等,既有通俗读物,也有学术文章;既有经典版本,也有注释文本;既有实体馆藏,也有电子资源;既有典藏之职,也有传承之责;既能满足高校的传统文化教学研究需求,也能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队伍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素养,既能根据读者需求进行资源的检索查找,也能主动策划专题活动达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此外,高校图书馆馆舍往往是高校的标志性建筑,是高校教育设备设施水平的体现,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在文化传承中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高校图书馆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校内其他单位不具备的优越条件。

3 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

3.1 挖掘馆藏潜力,实现资源育人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资源的汇集地,藏有不同种类的资源。古籍文献是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实体的古籍文物和珍贵文本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其载体本身的形态也能带给读者直接的视觉感受,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高校图书馆应在保护古籍文献的前提下让师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古籍、认识古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资源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古籍文献属于非再生性文化遗产,为了解决古籍保护和利用的矛盾,高校图书馆应对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依托馆藏特色自建古籍资源数字化系统。目前,一些数据商已经建设了较为成熟的古籍文献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不仅能满足师生的古籍资源需求,还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为读者利用资源提供了便利。例如,《中国基本古籍库》在检索方面提供了分类检索、条目检索、全文检索和高级检索4条检索路径,并提供模糊匹配;提供繁体字与简体字互相转换的功能;所有古籍均配有原版图像,具有全文版与图像版进行同屏比对功能;自带常用字典,为读者查询所收录典籍中常用字的发音和释义提供了便利;设置有横排和竖排两种版式;实现了校勘、标注、分类、编辑、下载、打印等环节的全电子化作业[10]。高校图书馆也可根据学科和专业设置,结合人文学科教学和科研需求,建设相应的传统文化数据库,购买一些成熟的古籍文献数据库,为师生课程教学和课题研究提供资源保障和服务。

3.2 依托环境优势,实现环境育人

高校图书馆环境是高校环境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平台的集中展示窗口。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的馆内环境,如:在书库、自修区域张贴历史名人的画像、名言,打造历史文化长廊,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诗文书画作品等,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馆外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和城市环境。校园内陈列的校训校史牌、历史文物雕像等都是文化传承的象征。学校所处城市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值得高校图书馆发掘的特色资源。例如,郑州大学图书馆依托自身的平台优势,收集了全省范围内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設了河南地方文献数据库;安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结合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自建了殷商文化数据库;商丘学院图书馆借助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优势,自建了木兰文化专题数据库等[11]。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与当地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合作,挖掘地方文献资源的价值,借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自身育人功能的实现。

时间环境是高校图书馆推广传统文化的有利条件。高校的教学科研时间安排具有规律性,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任务也基本是以年为单位循环,每学年的特定时间节点都有不同的任务。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情感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寄托。高校图书馆可在传统节日、节气等时间节点,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将文化传承的任务植入常规任务中,传承与推广传统文化。

3.3 嵌入传统教学,实现课程育人

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常用的提升读者信息素养的手段,目前新生入馆教育的常规方式包括线下教育和线上教育,内容包括图书馆物理空间布局介绍、文献资源概述和借阅服务流程讲解等。高校图书馆可在培训过程中向新生推介特色馆藏资源,如古籍文献和传统文化数据库等,介绍开展的传统文化活动,激发新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热情。学术讲座也是高校图书馆宣传推广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高校图书馆可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联系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如“方言知识”系列讲座、“民族文化”系列讲座等,宣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将文献记录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传递给师生。例如,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环境文化建设中承古拓新,根据自身优势、特色,积极探索,通过打造中医药博物馆、古籍馆和特色藏书区等方式,为师生营造了独特的传统文化环境。

3.4 打造文化品牌,实现服务育人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的过程中要重视品牌塑造,根据地域文化特色及自身优势,集思广益,打造具有浓厚时代特色的传统文化品牌项目。高校图书馆要做好顶层设计,制订优秀传统文化品牌的发展规划,完善项目策划及管理推广体系;设立传统文化专门岗位,坚持开展长期稳定的品牌活动;整合校内和社会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加大活动宣传力度,定期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吸引师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从而形成稳定的品牌效应。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举办的专家讲座从1990年起延续至今,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每年邀请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面向师生读者及社会读者举办讲座10余期,特别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读系列讲座,不仅在师生读者中广受好评,还吸引了社会读者的观摩学习。高校图书馆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打造活动品牌,将各个服务环节贯通起来,将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延伸到课外学习、生活中。在强化育人职能、创新育人路径方面,高校图书馆要将服务育人与文化育人结合起来,提升服务育人质量,拓宽服务范围,打造传统文化品牌,满足师生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21-01-17].https://www.xuexi.cn/770ca669666fb1558dba 9c170b86dec6/e43e220633a65f9b6d8b53712cba9caa.html.

[2] 胡开胜,周玉波.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的价值追求与途径探索[J].图书馆,2020(2):93-98.

[3]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EB/OL].[2021-01-17].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8/moe_23/tnull_221.html.

[4] 张燕,刘蕾.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 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441-442.

[5] 周肇光.高校图书馆的校园文化引领功能与社会责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6):60-65.

[6] 金文坚.高校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7(7):90-92.

[7] 张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图书馆的传承与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8):96,98.

[8] 李文青.大学图书馆传承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路径优化:以F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汉字文化,2020(22):24-25,31.

[9] 范跃华.基于数据分析的高校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策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9(S1):161-164.

[10] 方孝玲.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高校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建设:以安徽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20(4):74-77.

[11] 余乐.河南省高校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现状研究:基于河南省53所本科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调研[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42-45.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文化传承高校图书馆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技术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