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参与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研究
——基于政府激励视角

2021-05-12 00:55张笑寒汤晓倩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联合体龙头企业产业化

张笑寒,汤晓倩,2

(1.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1815;2.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江苏南京210008)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农业绿色发展实现良好开局。然而,受技术、人力、资金等制约,农业绿色生产成本仍然过高,并且由于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容易出现“柠檬现象”,收益难保障,农业绿色生产推广较为缓慢。

与此同时,近几年我国农村开始出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这一新型组织形式,它是一种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组建的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各个经营主体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龙头企业负责农产品的收购、加工与销售,合作社上联企业、下结农户和家庭农场,实施统一管理和服务,家庭农场依照企业和合作社的需求进行农产品生产。目前我国已有10个省份进行示范创建,认定省级产业化联合体近1 000 个[1]。绿色发展背景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否有助于推动参与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地方政府在生产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当前加快推动农业绿色生产和产业化联合体可持续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新生事物,相关文献研究较少,有学者认为其是农村纵向产业融合的高级形态[2],能够提升规模集聚效应,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民分享产业链收益[3]。相对而言,对农业绿色生产的研究非常丰富,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普通农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一些学者认为影响普通农户或家庭农场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因素主要是户主受教育程度、社会网络、风险偏好、资产状况等[4-7],在方法上多利用农户微观调研数据构建回归模型等计量分析法。对于龙头企业的绿色生产,学者们多从企业成本及效益分析入手,Fahimnia等[8]认为绿色生产需投入大量成本,会降低企业绿色生产的积极性;张明林和刘克春[9]通过构建博弈模型论证经济效益对龙头企业绿色生产的影响;同时,绿色创业行为也有助于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绩效[10]。董莹和穆月英[11]、Ma 等[12]认为参与专业合作社能够帮助农户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进绿色高效生产转型。还有一些学者探讨多主体参与的生产者联合的绿色生产问题,陈莫凡和黄建华[13]将公司、合作社及农户同时纳入分析框架,构建政府补贴下生态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博弈模型,对绿色技术行为决策作出论证;王静等[14]指出生产者联合可破解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难题;兰婷[15]认为发挥多主体能动性有助于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实效。

然而,鲜有学者研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这一新型经营组织绿色生产行为。产业化联合体不同于传统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其具有分工专业、要素共享、契约紧密、规模经营等基本特征。面对当前农业绿色生产投入成本高、市场风险大、信息不对称等困境,研究产业化联合体及参与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将拓宽农业绿色生产的研究视阈,为推进产业化联合体试点进程提供理论支撑。考虑到产业化联合体的产生时间短,实际微观数据获取难,本文采用经济学研究中的演化博弈分析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加以验证。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产业化联合体参与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机理进行逻辑分析,然后构建演化博弈模型论证不同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选择,并运用数值仿真验证不同参数取值对演化结果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理论分析

农业绿色生产是指采用兼顾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保障生态资源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产技术,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度契合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16]。农产品供应链进行绿色生产意味着各个生产环节都满足其相应的技术、设施等要求。作为产业化联合体的主要参与者,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是否选择绿色生产,一般通过权衡绿色生产的成本与收益来进行决策。在联合体内部,纵向一体化的组织特征以及绿色生产的溢出效应对各主体绿色生产的成本和收益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行为选择;在外部,政府与消费者都是联合体的利益相关者,其对绿色生产、绿色农产品的态度和偏好也影响到各参与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此外,市场风险也是各主体进行绿色生产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图1 描述了联合体各参与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机理。

图1 产业化联合体各参与主体绿色生产行为机理

(一)纵向一体化合作

纵向一体化意味着在联合体内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通力合作,使得人力、技术、资源等要素充分流动,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和监管成本,通过共同打造绿色品牌,发挥规模优势,实现利润提升。龙头企业既可以与家庭农场签订订单,为其供应优质原材料,并在生产环节给予技术指导,严格把控初级农产品的绿色度以及其他品质;也可以与专业合作社对接,让其按企业的标准选购原材料和农资设备等,为家庭农场、普通农户等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对于合作社来说,如果龙头企业在生产绿色农产品中给予技术指导和帮助,其更有动力选择和推广绿色生产,从而增加收入来源。家庭农场在联合体中承担的主要职责是生产,是整个供应链的源头,如果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为其提供物资、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降低生产成本,并保障产品销路和收益,则其选择绿色生产的意愿更强烈。

(二)政府激励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及其绿色生产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不仅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以保障,在财政资金上给予倾斜,而且通过无公害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质检形式,帮助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树立绿色品牌,提高产品可信度和绿色收益。然而,政府对绿色生产的激励也容易诱发一些主体的寻租行为,违规套取财政补贴资金,从而打击真正愿意进行绿色生产的其他主体积极性。此外,在市场中消费者大多依据官方认证等信息对绿色产品进行甄别和购买,若政府部门在绿色产品的质量检测与认证过程中把关不严,或者质检精确度降低,则容易误导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最终影响绿色产品的口碑和生产者的收益。可见,政府激励不当也可能对经营主体的绿色生产产生一定阻碍,进一步影响其行为决策。

(三)消费者绿色偏好

消费者绿色偏好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绿色商品产生的高度信任,这种信任驱使其不断重复之前的购买行为[17]。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青睐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农副产品,由此影响联合体的产品收益,是联合体绿色生产的一种外部激励。所以,消费者的绿色偏好有助于提高龙头企业的产品市场需求,进而推动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选择绿色生产,提供更多的优质初级农产品,分享消费者绿色偏好带来的产品增值。

(四)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无时无处不在,绿色生产也难以避免。尤其是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难以识别产品的绿色度,产生“柠檬现象”,使绿色农产品销售受挫,龙头企业收益下降,并通过产品供应链传递到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使后者的收益也遭受打击,进而影响其绿色生产的意愿和积极性。然而,由于产业化联合体是一种紧密的纵向一体化合作形式,市场风险会随着层级转嫁,如果龙头企业极力支持绿色生产,愿意承担未来可能的市场风险,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收益有所保障,那么选择绿色生产的可能性就大。

(五)溢出效应

绿色生产具有一定的外部性,产生溢出效应。在产业化联合体中,龙头企业往往是绿色生产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其对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将产生以下两大溢出效应:一是技术扩散效应。农产品的绿色生产技术性强,龙头企业往往拥有先进技术或专利,其对合作社、家庭农场给予专门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以保证优质初级农产品的供应来源,所以,绿色生产通过技术扩散对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其他主体产生溢出效应[18],促进绿色生产。二是品牌溢出效应。龙头企业的品牌知名度高,则联合体其他参与主体也能分享到品牌带来的额外收益,这就容易导致成员的“搭便车”行为。因此,由外部性导致的绿色生产溢出效应,一方面可节约生产成本,共同提高产品绿色度,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联合体成员的“搭便车”现象,影响其绿色生产选择。

三、演化博弈分析

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演化博弈方法常用于研究经济社会中的实际问题[19-21]。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作为一类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主体利益相关,为了实现各自利益诉求,往往根据不同情景进行博弈,博弈手段不断演化,且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性等导致决策主体的有限理性。本文根据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不同功能定位,构建三方博弈模型,对有无政府激励分别进行均衡分析,最后根据复制动态方程求得演化稳定策略(ESS)。

(一)模型假设

为了分析方便,模型首先假设如下:

假设1:博弈模型中存在三方博弈主体,分别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空间为{普通生产,绿色生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选择绿色生产的概率分别为x、y、z。

假设2: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生产时获得收益分别为Pe、Pc、Ph。

假设3:家庭农场绿色生产投入成本为zhθh2,θh为农产品的绿色度,θh∈[0,1],zh为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单位投资系数。因为随着绿色度的提高,家庭农场要投入更多的成本,甚至需要技术上的突破,所以把成本记为绿色度的二次表达式。同理,合作社绿色生产成本为zcθc2;龙头企业在加工销售阶段投入绿色成本zeθe2。当三方主体均选择绿色生产时,最终农产品的绿色度为θ=μhθh+μcθc+μeθe,μh、μc、μe分别表示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对最终产品绿色度的贡献程度,且μh+μc+μe=1。

假设4:考虑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偏好,如果最终产品绿色度为θ,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可以增加收益γθPe、γθPc、γθPh,γ表示消费者绿色偏好系数。

假设5:假设龙头企业对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绿色生产溢出系数分别为βc、βh,βc与βh均介于0~1,系数越高,表明溢出效应越大。合作社、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成本分别表示为(1-βc)zcθc2、(1-βh)zhθh2。溢出效应能够使普通生产的主体获得额外收益,如在合作社绿色生产下,选择普通生产的家庭农场收益为(1+βh)Ph。

假设6:用η表示市场风险系数,介于0~1,数值越高,表示市场风险越大,市场风险下龙头企业绿色生产的收益为(1-η)γθPe。如果龙头企业不选择绿色生产,合作社承担绿色生产的市场风险,其绿色生产的收益为(1-η)γ(μhθh+μcθc)Pc。同理,如果龙头企业与合作社都不选择绿色生产,家庭农场就要承担绿色生产的市场风险,其绿色生产的收益为(1-η)γμhθhPh。

假设7:如果联合体中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支持绿色生产,但合作社只提供普通生产的社会服务,这样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间缺少桥梁,龙头企业需支付更多的交易成本和监管成本Ce,家庭农场支付的绿色生产成本为Ch。

(二)模型构建

基于以上假设,构建产业化联合体中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三方博弈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三方支付矩阵

根据上述支付矩阵,分别计算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复制动态方程,求解出博弈均衡解。

龙头企业选择绿色生产的期望收益为:

龙头企业选择普通生产的期望收益为:

龙头企业选择绿色生产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同理可得,合作社选择绿色生产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家庭农场选择绿色生产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三)演化均衡分析

1.无政府激励的演化稳定策略 简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复制动态方程,分别为:

该三方博弈模型存在8 个均衡点,分别为(0,0,0)、(0,0,1)、(0,1,0)、(1,0,0)、(1,1,0)、(1,0,1)、(0,1,1)、(1,1,1),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通过雅可比矩阵展开。雅可比矩阵J如下:

将8 个均衡点分别代入雅可比矩阵J 中,分别得到均衡点所对应的雅可比矩阵特征值(表2),演化稳定策略需满足3个特征值均为负数。

表2 无政府激励下各均衡点的特征值

考虑到联合体中只有一方主体选择绿色生产,或者只有一方主体选择普通生产,这样的均衡状态很难维持。因为如果联合体内部有成员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没有达到合同或契约规定,影响到其他主体的利益,那么其他主体便会重新选择合作伙伴。所以,下面主要分析(0,0,0)和(1,1,1)均衡点的稳定性。

若满足E1<0、C1<0、H1<0、,即(1-η)γμeθePe-zeθe

2<0、(1-η)γμcθcPc-zcθc

2<0、(1-η)γμhθhPh-zhθh2<0,这三个不等式意味着:对于龙头企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来说,仅依靠自身进行绿色生产获得的收益不足以覆盖绿色生产需要支付的成本,此时博弈的演化稳定策略为(0,0,0)。

若满足E1+E2+E3+E4>0、C1+C2+C3+C4>0、H1+H2+H3+H4>0,即(1-η)γ(μhθh+μcθc+μeθe)Pe-zeθe

2-βePe>0、γ(μeθe+μhθh+μcθc)Pc-(1-βc)zcθc2-βcPc>0、γ(μeθe+μhθh+μcθc)Ph-(1-βh)zhθh2-βhPh>0,这说明对于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而言,当另外两方选择绿色生产时,积极配合进行绿色生产增加的净收益要大于“搭便车”的额外收益,此时博弈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为(1,1,1)。

若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此时(0,0,0)点和(1,1,1)点均为演化稳定策略,最终博弈结果取决于博弈初始状态。如果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选择绿色生产的初始概率值偏向(0,0,0)点,则最终博弈结果是三方进行普通生产;如果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选择绿色生产的初始概率值偏向(1,1,1)点,则三方进行绿色生产。

综上,得出推论1:联合体参与主体对绿色生产的行为选择是相互促进的,但在没有政府激励情况下,最终联合体参与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取决于初始状态。

2.有政府激励的演化稳定策略 在博弈模型中引入政府激励变量。假设政府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激励分别为Ge、Gc、Gh,生产主体选择寻租的概率为δi(i=e、c、h),政府进行产品质检或资格审查的精确度为ε,则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没有进行绿色生产时通过寻租仍能获得的政府激励分别为δe(1-ε)Ge、δc(1-ε)Gc、δh(1-ε)Gh。此时三方博弈的支付矩阵如表3所示,根据上述支付矩阵,分别计算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复制动态方程,求解博弈均衡解。

龙头企业选择绿色生产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表3 政府激励下三方博弈支付矩阵

合作社选择绿色生产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家庭农场选择绿色生产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将复制动态方程分别简化为:

利用雅可比矩阵分析均衡点的稳定性,8个均衡点的特征值如表4所示。

表4 政府激励下各均衡点的特征值

当政府激励满足不同条件时,三方博弈的演化稳定策略有所变化,具体而言:

综上,得出以下推论:

推论2:若要实现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均选择绿色生产,政府对三方主体绿色生产的激励水平至少需达到一定水平以上;

推论3:政府对绿色生产进行检验的精确度越低,越不利于发挥政府激励对参与主体绿色生产的促进作用。

四、数值仿真

(一)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相互影响

运用Matlab 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通过对不同参数取值得到的博弈结果来验证上述所得命题。根据当前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的阶段性特点以及演化博弈模型的定义域特征,设置参数初始值如下:Pe=300、Pc=100、Ph=100、η=0.4、γ=0.6、ze=100、zc=50、zh=50、Ce=10、Ch=5、θe=0.5、θc=0.5、θh=0.5、μe=0.4、μc=0.3、μh=0.3、βe=0.05、βc=0.05、βh=0.05。

根据前文演化博弈分析可知均衡点(0,0,0)和(1,1,1)都是演化稳定策略,最终的博弈结果取决于初始状态。假设三方主体选择绿色生产的概率初始值均为0.5,通过调整初值的大小观察最终博弈稳定状态。图2的a图呈现的是龙头企业在合作社与家庭农场选择绿色生产的不同概率初值条件下的行为演化趋势。从纵轴0.5 处发出的三条曲线中,“*”型线意味着龙头企业在y 与z 的初值分别为0.5、0.5的情况下最终选择普通生产。保持z 值不变,y 增大到0.6,通过“+”型线可以看出龙头企业的演化稳定策略变成了绿色生产。保持y=0.6不变,z值增大到0.6,观察“♢”型线可知龙头企业最终选择绿色生产,且曲线趋向绿色生产的速度比z=0.5 时要快。同理,b 图和c 图验证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受其他两方参与主体选择绿色生产概率的正向影响。在d图中,“*”“+”“♢”分别代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x、y、z初始值均为0.5时的博弈结果是均选择普通生产,而当初值提高到0.6时最终三方主体均选择绿色生产。可见,联合体各参与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是相互促进的,但博弈结果并不一定稳定在(1,1,1)。由此,推论1得证。

进一步分析可知,通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这一组织联盟,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中任意一方进行绿色生产的概率越大,越能影响并带动另外两方主体选择绿色生产,这一演化结果表明建立产业化联合体有利于促进农业绿色生产。产业化联合体作为包含初级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完整供应链的新型合作组织,通过要素流动、专业分工、规模经营降低绿色生产的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提高农产品收益,通过参与主体间的紧密契约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缓解市场风险、外部性对绿色生产的制约,因此,绿色生产背景下应当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当前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试点工作。

(二)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

1.政府激励 下面对不同政府激励大小情形下的博弈过程进行仿真。沿用最初的参数设置,进一步假设Ge=Gh=Gc=3、δe=0.6、δc=0.6、δh=0.5、ε=0.5,此时通过图3可比较三方主体在有无政府激励下的行为选择差异。图3a 中“*”“+”“♢”分别代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线表示无政府激励下的行为,虚线表示有政府激励下的行为。加入一定的政府激励后,在x、y、z的初始值不变时,三方最终博弈结果转向了绿色生产。进一步加大政府激励水平,假设Ge=Gh=Gc=12,x、y、z 的初始值分别从0.5 降至0.1,此时三方最终选择都是绿色生产,如b图所示。由此说明,若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均选择绿色生产,那么政府的激励水平至少需达到一定程度以上,推论2得证。

图2 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相互影响

图3 政府激励对参与主体行为的影响

绿色生产的检验精确度对三方行为的影响如图4 所示。假设Ge=Gh=Gc=3,精确度ε 从0.5 降至0.1,x、y、z 的初始值设为0.4。在ε 为0.5 时,三方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为绿色生产,如图中三条实线所示。在同样的政府激励和初始状态下,如果ε降至0.1,三方主体最终均选择普通生产,说明政府激励程度过小的话达不到促进绿色生产的预期目标。可见,质检精确度影响政府的激励效果,精确度越低,越不利于发挥政府激励对联合体参与主体绿色生产的促进作用,推论3 得证。现实中如果政府质检的精确度越低,参与主体通过寻租获得收益的可能性越大,则选择绿色生产的意愿也越小。

图4 政府检验精确度对参与主体行为的影响

图5 消费者绿色偏好对参与主体行为的影响

2.消费者绿色偏好 不同消费者绿色偏好程度下,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策略选择可通过图5 体现。x、y、z 的初值均为0.5,图5 中“*”“+”“♢”分别代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三条实线分别表示三方博弈主体在消费者绿色偏好γ=0.6情况下的行为走势,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最终都选择普通生产。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将消费者绿色偏好提高0.1 个单位,即γ=0.7,此时三方的行为演化趋势变为三条虚线,可见最终都选择绿色生产,由此看出消费者绿色偏好对于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绿色生产行为都有正向激励,有助于提高联合体绿色生产的可能性,这与前文的机理分析相符。

图6 市场风险对参与主体行为的影响

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行为的影响如图6 所示。x、y、z 的初值均为0.5,“*”代表龙头企业,市场风险系数η 从0.4 减少到0.3,龙头企业的行为演化由实线转变为虚线,最终的演化稳定策略由普通生产变为绿色生产。同样,“+”与“♢”用来区分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实线与虚线代表不同市场风险下的行为选择,市场风险越小,合作社与家庭农场越倾向于选择绿色生产,这说明市场风险的存在阻碍联合体参与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

图7 溢出效应对参与主体行为的影响

4.溢出效应 前文提到,龙头企业绿色生产的溢出效应对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行为可能有正向和负向两种影响,主要源于溢出效应系数的不同。图7a中x、y、z的初值均为0.5,当溢出系数βe=βc=βh=0.05时,三方主体的行为选择如图7a 实线所示,联合体只进行普通生产。当溢出系数同时上升到0.1,从虚线的轨迹可以看出收敛于普通生产的速度更快,可见溢出效应不利于绿色生产。但是如果调整相关参数,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便有所不同,为了更好地观察,借助有政府激励的模型进行仿真。假设合作社绿色生产的单位投资成本为zc=100,Pc=Ph=10,[1-δc(1-ε)]Gc=23、[1-δh(1-ε)]Gh=10。图7b 中,实线代表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溢出系数βc=βh=0.05时的行为轨迹,最终两方主体都选择普通生产,虚线代表βc=βh=0.1 时的行为选择,收敛于普通生产的速度变慢。这说明,如果龙头企业绿色生产的溢出效应足够大,使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节省的绿色成本超过通过“搭便车”获得的收益,那么溢出效应对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绿色生产行为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五、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基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参与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机理分析,构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引入联合体的纵向一体化合作机制,并将消费者绿色偏好、市场风险、绿色生产溢出效应设为模型参数,分别研究有无政府激励时三方主体行为的演化规律和演化稳定策略,最后利用Matlab 软件进行数值仿真。研究表明,在产业化联合体中,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绿色生产行为存在相互影响,产业化联合体这一新型组织形式有利于促进绿色生产的推广;政府激励有助于推动参与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且政府对绿色生产的质检精确度影响激励效果;消费者绿色偏好对绿色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市场风险的存在则产生阻碍作用,不同系数条件下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行为有正向或反向两种影响。因此,绿色发展背景下应当积极引导农村中各类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共同组建与发展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同时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财政扶持与激励作用,激发各参与主体绿色生产的动能,加快推动我国农业绿色生产进程。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深入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试点。纵向一体化的联合体合作模式突破了相对松散的传统合作不足,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间通过严格的契约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要素流通充分,节约交易与监督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促进农产品供应链的价值增值。而且,通过联合体模式有利于推广和普及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提高参与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意愿,推动绿色农业发展进程。

第二,加强对农业绿色生产的政府扶持力度。一方面,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媒体要广泛宣传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理念,激发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绿色偏好及意愿,扩大市场绿色农产品需求与供应;另一方面,加强对绿色生产的政府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资金补贴、税收优惠、联合保险、联合贷款等各种方式减少参与主体的绿色生产成本,同时要完善外部市场监督机制,严格把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产品认证,提高资质检验精确度,打击市场寻租行为,提高政策透明度,为绿色生产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三,完善联合体内部风险机制和监督机制。绿色生产面临各种不确性和市场风险,建立联合体内部成本与风险共担机制,有助于降低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绿色生产成本,规避风险损失,提高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之间可通过规范的合同、订单或契约将绿色生产溢出效应内部化,防止“搭便车”行为,完善主体间相互约束和监督机制,激励更多主体选择绿色生产。

猜你喜欢
联合体龙头企业产业化
EPC总承包模式下联合体合作体系构建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湖北省智能建造科技创新联合体成立
对于联合体EPC总承包模式下成本控制的得与失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宁波党建联合体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广东“5+1”全链条给农业龙头企业“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