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

2021-05-12 20:58陈水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新课程

陈水清

摘要:新课程背景的整体环境下,高中阶段的化学教育需要响应制度的号召进行相关的形式转变、内容创新以及实践教育创新等,通过几种方式的联合应用,实现高质量的内容和形式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116

当前阶段的教育格局正在持续进行着改变,不仅体现在实施的内容上,也体现在内容宣讲形式的转变上。其中需要对转变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详细的研究,以在实际的实施中获得完好的质量反馈。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

随着整体教学环境的优化与发展,化学学科也被赋予了新要求,其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教学内容需要创新

以往的高中化学在内容的宣讲形式上主要通过强推理论的形式向学生灌输相关的学科知识,实验活动进行得相对较少,一方面影响其知识宣讲的质量,一方面影响其创新发展的进程。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创新,致使学生通过合理的内容搭配加深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启发其建立科学的学习方式以及探究性思维,进而实现该学科的优质教学。

2.教学方式需要创新

相比于以往的知識强推式教学,现阶段的教学模式需要向引导和启示的方向发展,其可以在理解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两个方面进行双向的提高。而应用能力也是该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因此需要注重其教学方式的展开。另外,还需根据整体的学习水平进行教学的合理设计,进而通过具有针对性的高效教学方式,促进观念和内容的有机整合。

二、新时期的优化思路及完善措施

针对目前该学科的教学实施情况,并结合相关理论、特点,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最终提高该学科的教育水平,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科学素养的教育观念

现阶段的教育要求已根据时代的发展步伐做出了相关观念的转变,以往重视理论教育的形式逐渐转为重视理论实践的教育形式[1]。对此,树立二者之间的正确观念认知是当下科学素养建设的核心。化学学科作为应用型科学,根据科学素养的理论要求,还需注重其理论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一课的教学中,氧化还原反应作为基础的化学反应之一,不仅需要向学生阐述该反应的原理、现象及特点,例如相关的理论判断等3O2=2O3的反应中虽然发生了电子的偏移,但单质氧化数为零,所以其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另外,还需根据科学素养的理论指导,使其参与相关的化学反应活动,以确保其可以结合理论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进行简单的物质燃烧试验等。

2.加强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

根据新时期的教学理论要求,在内容的整体框架上需要进行科学的流程设计以及教学方法针对性地运用与结合[2]。在初期的内容宣讲阶段,先进行理论知识的铺垫,进而层层递进向学生开展实践层次的教学。通过流程体系式的设计方案,使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形式及内容安排上的转变。教学方法在理论的分布上具有多样性,而相应的应用方式需要根据现实的教育环境情况进行具体的整改,如自主学习的引导、结合生活实际的引导等,进而转变先前阶段的知识宣讲模式。比如,教师在《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的内容宣讲中,除了向学生讲解具体的理论概念外,还应结合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其自行开展内容的研究活动,一方面使其了解金属物质的质量特点、结构特点以及相关的化学性质等,一方面使其根据化学现象自主进行实验验证。如在金属的活动性判别上,可引导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另外,教师还可根据实际的教学条件和教学需要开展化学的实际性验证。

3.创建良好的思维引导模式

良好的思维模式能够将理论知识的整体布局进行科学的板块规划,通过板块之间有序的建设,使内容的理解水平往更深层次提升,因此,在化学知识的教学环节中,需要对先前阶段的理论培育模式进行重新规划,以进行良好的思维引导和框架建设,最终建立起学生完整的思维框架,实现内容锻炼形式的转变。比如,在《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分布向学生宣讲相关的分布原理,如原子序数的增加使元素的周期性发生递变性变化,其中具有规律性。教师则在此过程中向学生阐述元素周期表制定的相关理论,而非随意排列,通过元素之间的推导、排列和组合,使其形成相关的元素认知框架并进一步了解元素分布的潜在含义。

4.开展实践能力的教育

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持续跃进,生活、教学以及生产等现代社会的基本运转因素都发生了相应改变。实践能力在以往的教学环境中没有引起过多的重视,存在体系上的偏差,但新时期注重的不仅只有理论教育,还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因此,高中化学需要通过集合实践教育的形式进行教育方案上的转变,以满足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要求。另外,理论知识作为实践教育中的重要指导因素,在前期的实践准备工作中需要进行完善的内容宣讲模式,进而开展实践活动深化理论的应用。比如现代热门的垃圾分类活动,可以结合《保护生存环境》一课的内容进行生活上的垃圾分类指导,一方面加强知识的应用性,一方面对固有的教学形式进行转变,加强其时代性以及创新性。

三、结束语

本文根据相关的教育理论和特点概要并结合一定的现实情况进行综合的理论阐述,旨在促进该学科内容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中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最终实现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全面的人才培养。虽然现阶段的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学措施不完善等,但通过理论的合理应用能够极大地改善现阶段的内容实施以及宣讲模式。

参考文献:

[1]邵丹.高中化学中学科知识融合拓展教学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罗明月.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8.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电白高级中学525400)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新课程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