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康复护理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1-05-13 06:47罗琼英
医疗装备 2021年8期
关键词:脱机肺源血气

罗琼英

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呼吸科 (江西萍乡 33700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一种肺部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慢性疾病,主要由胸廓、肺组织及肺动脉血管等部位的慢性病变所引起,病理表现以肺动脉压力升高、肺血管阻力增大及右心肥大扩张为主,并可伴随右心衰竭症状[1]。随着病程的发展,患者可出现肺部气流受限,当疾病发展至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针对病情加重的患者,临床通常给予其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以缓解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症状,稳定病情[2-3]。长时间的无创呼吸机治疗可能会引起患者肺部感染,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帮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尽早撤机是临床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呼吸康复护理在肺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较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4]。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呼吸康复护理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3~71岁,平均(56.98±4.32)岁;病程1~6年,平均(3.11±0.20)年。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3~72岁,平均(57.01±4.36)岁;病程1~5年,平均(3.02±0.1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可正常交流沟通;配合度高。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全身性疾病;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有精神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给予患者体征监测、生活护理、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肺功能及生命体征,调整呼吸机参数以确保氧气浓度和流量适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措施;对于需要卧床休养的患者,可指导其进行人工阻力呼吸训练,使用气球作为训练道具,嘱患者依靠于床头,并在其背部垫上枕头,然后指导其向气球内吹气,训练5 min/次,根据患者耐受度训练3~5次/d;对于可偶尔下床活动的患者,可指导其进行呼吸操训练,指导患者双手交替举起放下,双手举起时吸气,放下时呼气,连续20次后指导患者双肘调整为弯曲状,双手握拳同时向前出拳,出拳时吸气,收拳时呼气,连续20次后嘱患者坐下,抬起双腿,屈膝角度保持在90°,抬起时吸气,放下时呼气,同样重复动作20次;以上三个动作做完为1组,每日进行1组;对于可正常下床活动的患者,指导其进行有氧行走锻炼,嘱患者每日在病区走廊或楼梯进行行走训练,20~40 min/次,1次/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生命质量及脱机时间。干预4周后,抽取患者5 ml静脉血作为样本,样本处理后应用血气分析仪检测血液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干预4周后,选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主要抽取量表中的一般健康、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及生命活力4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为0~100分,取4个维度的平均分作为最终分数,分数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2.2 两组干预后生命质量及脱机时间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生命质量高于对照组,脱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生命质量及脱机时间比较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程漫长,患者的肺功能随病程迁延逐渐减弱,并出现肺心功能衰竭的病理变化,逐渐累及其他器官[5]。根据患者肺功能的损害程度,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以呼吸衰竭症状为主,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症状,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还需给予呼吸机辅助治疗,以维持血氧水平,改善肺部气流受限症状[6-7]。长时间应用呼吸机治疗会增加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因此,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患者血氧水平,帮助其早日撤除呼吸机,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呼吸康复护理主要包括3种呼吸训练方式:(1)人工阻力呼吸训练,主要借助气球、阻力呼吸器等工具对患者进行呼吸肌肌力和耐力锻炼,通过增加呼吸负荷的方式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进而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2)呼吸操训练,通过配合肢体进行呼吸,改善呼吸的协调性,进而有效减轻呼吸困难症状;(3)有氧行走锻炼,主要通过行走的方式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以充分满足全身组织和器官对氧气的需求,从而改善血氧,使患者尽早撤除呼吸机[8-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和生命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且脱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呼吸康复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提升生命质量,有助于尽快脱机。

猜你喜欢
脱机肺源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浅快呼吸指数相关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价值分析
改良程序化脱机在老年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分析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意义※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两种不同脱机方法在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拔管中的应用
小青龙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