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评价

2021-05-19 20:08王俊男
健康之家 2021年15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肺心病观察

王俊男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诊治的肺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等指标。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 < 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改善程度大于常规组(P < 0.05)。结论:对于肺心病患者来说,应采取心理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心理护理;肺心病;效果;观察;负性情绪;评价

肺心病又名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气短及呼吸困难等[1]。同时,肺心病还具有病程较长及症状严重的特点,会给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较大负担,导致患者出现烦躁、焦虑、恐惧及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在为肺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期间还需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心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及治疗信心[2]。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的影响,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选取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诊治的肺心病患者50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06月~2021年06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诊治的肺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中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12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8岁左右,病程1~9年,平均病程5年左右;常规组中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14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9岁左右,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年左右。组间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所以可纳入分析。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办理入院手续,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为患者安排病房,并协助患者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同时,护理人员要带领患者熟悉病区环境及医院环境,做好患者的病情监测工作及日常生活护理。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常规护理的内容与常规组患者一致,心理护理的主要内容如下。(1)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接待患者,同时还需为患者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同室病友、责任护士、主治医师及住院环境等基本信息,使患者对后续治疗及康复有充分了解,消除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及恐惧感。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向患者做好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工龄及擅长领域等,与患者建立初步的护患关系。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要注意语气及态度,要保证态度友好且语气平和。(2)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同时还需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充分了解,结合患者的个人信息与患者的倾诉内容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例如针对存在恐惧紧张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案例的方式来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还需着重为患者介绍本院的医疗团队及资深的主治医师,从而获得患者的充分信任。针对存在焦虑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为患者播放舒缓音樂的方式来帮助患者舒缓情绪,同时还可以指导患者通过增加业余爱好等方式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例如看电影、下棋或打太极等。针对存在悲观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次数,多体贴关心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针对存在抑郁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在与其交流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言行,要对患者表达出充分的理解,使患者感觉受到充分尊重。同时,还需引导患者进行倾诉,并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解答。通过这一系列针对性心理护理来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强化护患关系。(3)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过程中,还需获取患者家属的支持,叮嘱患者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及家庭支持。同时,在于患者进行沟通时尽量避免谈论疾病相关内容,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4) 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关于肺心病的相关知识,包括该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加强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了解,消除患者对于疾病的未知恐惧。同时,还需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家属学习肺心病护理的相关内容,使患者出院后可以继续进行家庭护理及自我护理,提升护理的延续性及有效性,为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提供有效保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

(1)组间护理效果统计分析: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的护理效果,肺心病患者护理效果的评估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部分。经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心理状况较好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理状况一般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心理状况较差为无效。总有效率 = (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3]。

(2)组间负性情绪统计分析: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评估主要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等两个量表进行评分,这两个量表的最高分为50分,表示患者负性情绪最严重,最低分为25分,表示患者负性情绪最轻微[4]。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护理效果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 < 0.05),见表1。

2.2 组间负性情绪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改善程度大于常规组(P < 0.05),见表2。

3 讨论

肺心病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病,其患者多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且年龄越大患者的发病率越高[5]。同时,肺心病患者在患病后还极易出现消化道出血及器官衰竭症状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心理健康甚及身体健康[6]。因此,患者一旦患病需及时接受治疗。但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各项身体机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导致治疗难度较大,并且由于疾病原因、经济原因及家庭原因等极易给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极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因此,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期间还需给予患者心理护理[7]。心理护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护理方式,不同于疾病护理,心理护理注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及治疗依从性,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效保障[8]。本次研究将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经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患者的负面情绪也得到明显改善,由此可以说明,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在为肺心病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时,应采取心理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这种护理方式可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波,金芳,王兰君.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5):127-129.

[2]包莹,罗娅,袁晓英.循证护理用于老年肺心病对患者自护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7):3977-3978.

[3]薛蕊.呼吸康复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6):199-201.

[4]刘晓瑜.心理护理+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不良心理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3):98.

[5]鄭永春.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名医,2020,(12):261-262.

[6]杨梦.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15):81-82.

[7]仁增卓玛.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0):139.

[8]计娜.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肺心病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情绪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7):118.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肺心病观察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48例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