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偏好研究

2021-05-20 03:59雪,李
法制与经济 2021年10期
关键词:储蓄西安市理财产品

姚 雪,李 垣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剩余资金量的增长使居民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得到发展。什么因素影响理财产品的需求,将关系到理财产品市场的变化规模。需求的增加直接导致理财产品市场规模的扩大,将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居民购买理财产品的需求因素不仅关系到居民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而且关系到金融机构如何根据客户偏好销售符合顾客需求的理财产品。国内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影响居民个人理财产品需求的因素。例如:杜波通过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认为对居民投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需求有以下几个影响因子——个人基本特征、家庭结构特征、收入特征、个人认知特征、理财产品特征、银行实力[1]。朱一帆在对镇江市区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后指出,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情况、理财产品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通性是影响居民购买理财产品的影响因素[2]。龙晶通过运用多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得出,个人因素、收入因素、理财经历和产品因素均会对个人理财者风险承受能力和未来预期产生影响[3]。国内目前对于影响理财产品需求的因素分析研究多是基于年龄、学历、收入、风险偏好、心理预期等方面,并在分析影响理财产品需求的因素后,针对消费者及金融机构提出合理建议,这对于理财产品市场的繁荣及资金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西安市作为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经济水平位于我国西北前列、居民收入高于全国人均收入平均值的新一线城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居民发放调研问卷和随机访谈的调研方式,结合现有文献研究,根据西安市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需求现状,将影响居民理财产品需求偏好的因素归纳为收入、学历、理财产品期限、理财产品风险以及居民的心理预期5个因素。

一、理财产品的概念界定及类型

理财产品是由商业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自行设计并发行的产品,商业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理财产品均有一定的期限,在此期限内顾客将承担各种级别的风险,到期时顾客会获取一定的收益。

关于理财产品的划分有多种方式。按照期限来划分,理财产品可分为短期类理财产品和长期类理财产品;按投资的本金风险来划分,理财产品可以分为部分保本、保本和不保本三类理财产品;按照交易类型来划分,可以分为开放式产品和封闭式产品[4];按不同的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来划分,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七大类:储蓄、炒金、基金、股票、债券、外汇和保险。本文为探讨分析影响理财产品的主要因素,通过不同的购买途径能够更好地对比不同理财产品的特点,所以选取不同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来划分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

二、西安市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需求现状

(一)个人理财产品以储蓄为主

现今的理财产品市场,不仅仅是顾客选择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理财产品也在选择顾客。例如股票、外汇等高风险理财产品对于顾客的文化水平及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同时也对购买者搜集、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若购买者不具备这些基本要求,将很难驾驭这些理财产品。但是对于储蓄这一理财产品来讲,购买者不需要有相关的知识技能,只要有余额且有将余额存入银行的意愿,人人都可以将钱存入银行。通过调查,88.6%的西安市居民拥有储蓄这一理财产品,位居西安市居民持有理财产品的榜首,如表1所示。紧随其后的是保险,但仅有35.1%的持有量,不足储蓄产品持有量的一半。而股票、债券、基金、炒金、外汇及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西安市居民持有量分别为7.9%、7.4%、6.4%、5.4%、1.5%和0.9%,均未超过10%,6类总和所占比例未超过30%。从这一巨大的持有差距可知西安市居民主要持有储蓄这一类型的理财产品。

表1 西安市居民理财产品需求结构

(二)对理财产品投入的资金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较低

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居民收入越高,可支配收入就越高,恩格尔系数则越小,居民可投入理财产品市场的可能性就越大。2021年西安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931元,高于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但相对于北京、上海等超过7万大关的城市,西安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还是显得有些落后[5]。相比一线城市,西安市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还有待提升,这一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到西安市居民投入理财产品的资金比例,也间接影响了西安市理财产品的市场规模。居民购买理财产品时投入的资金量占个人可支配资金的比例越高,金融市场越活跃。调查显示,57.92%的西安市居民对理财产品投入资金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小于30%,31.19%的西安市居民对理财产品投入资金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大于30%、小于50%,仅不足10%的西安市居民将一半以上的可支配收入用于购买理财产品(见图1)。

图1 西安市居民理财产品资金投入比例

(三)金融理财的主要动机为短期财产增值

金融理财的动机会影响西安市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选择,相对于长期类理财产品,短期类理财产品流动性更大、风险性更小,比较适合拥有剩余资金但剩余资金量不多的人群。长期类理财产品虽然收益高但是风险也相对较大,适合剩余资金较多且能承担一定风险的人群。对于拥有剩余资金但有限的居民,若想在合理利用剩余资金的同时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短期财产增值这一动机就很符合需求。此类居民占西安市人口比例的大多数,有50%的居民进行金融理财的动机是短期产品增值,占到总调查人数的一半;24.72%的居民进行金融理财的动机是长期财产保值;14.61%的居民是出于兴趣爱好进行金融理财;仅有10.67%的居民金融理财的动机是进行资产投资配置(见表2)。

表2 西安市居民进行金融理财的主要动机

三、影响西安市居民对理财产品需求的因素

需求理论是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影响购买愿望与购买能力的各种经济与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收入、商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与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参考已有文献提出的影响理财产品需求的因素,本文结合西安市居民理财现状将影响西安市居民理财产品需求的因素归纳为学历、收入、期限、风险及心理预期五大因素。

(一)受教育程度对居民投资结构的影响

不同类型理财产品对金融知识掌握的要求不同。对于储蓄,并不要求持有者拥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目不识丁的人亦可以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储蓄。不可否认,储蓄为居民持有比例最高的理财产品。然而对于股票这类理财产品,不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就难以掌控,这类理财产品有着较高的风险,对于投资者的文化水平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投资者了解各种股票分析方法,还需要投资者考虑市场风险、政治风险等因素。不具备证券专业知识的居民,难以持有股票类的理财产品。相较于低学历人群,大部分高学历人群会合理规划自己的理财产品规格。学历越高知识水平就越高,获取信息和掌握信息的能力就越强。高学历人群一般不会局限于低风险低收益的储蓄来理财,而是会通过多种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来调整理财产品结构以达到合理规划理财的目的。如适当提高债券及股票比例,力求达到低风险高收益的目的。由西安市各类学历居民持有理财产品的分布图(见图2)可以清晰看出,股票及债券所占比例在高收入人群中明显较高。即使储蓄及保险仍是西安市居民最欢迎的理财产品,但相对于低学历人群,高学历人群的投资结构更为多样化。

图2 不同学历人群对理财产品的偏好

(二)居民收入对理财产品需求的影响

“客户为了资产的保值增值,当可支配收入增加时,自然会刺激个人理财产品需求量的增加。”[6]收入的多少决定居民可支配资金的多少,当恩格尔系数较低时,可以投入理财产品市场的资金就会相对增加,投入理财产品市场的资金越多,所购理财产品的种类就会越多;当剩余资金有限时,居民将无力购买多种类型的理财产品,仅会选择流动性较大、购买门槛较低的理财产品。充裕的资金会为购买流动性相对较小的理财产品提供可能,也会为购买多种类型的理财产品、合理规划风险收益提供可能。高收入人群持有股票、债券的比例会高于低收入人群。如图3所示,对于股票和债券这两类流动性较差的理财产品,随着收入的增加持有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即月收入在3000元及以下的西安市居民几乎不持有股票和债券,随着收入档的提升,西安市居民股票和债券的持有比例也在不断提高,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西安市居民持有比例达到了42.86%。当然,无论收入多少,都不会影响储蓄成为西安市居民持有比例最高的理财产品。

图3 不同收入人群对理财产品的偏好

(三)对理财产品期限的偏好分析

理财产品的期限主要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就投资角度来说,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越短,流动性越强,风险就越小,相应的收益率就越低;相反,基础资金的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差,风险就越高,相应的收益率就越高”[7]。相对于长期理财产品,西安市居民更加偏好短期类理财产品。调查显示,西安市居民大多不愿将资金投入长期理财市场,这也是导致股票、债券等理财产品不如储蓄火热的原因之一。储蓄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可供选择,对西安市居民而言,正是因为储蓄的期限非常自由才会比其他理财产品更具有吸引力。正如表3所示,西安市居民对短期类(1年以内)的理财产品的需求最高,占总调查人数的64.85%,对长期类(1年以上)的理财产品需求量为35.15%。这一调查数据刚好与表2显示的西安市居民对金融理财的第一动机为短期财产增值、第二动机为长期财产保值相符合。

表3 西安市居民对理财产品期限的需求

(四)对理财产品的风险偏好

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高风险的理财产品意味着高收益,不同的风险偏好直接影响着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类型的选择。风险偏好使居民面对投资风险有不同的态度,风险爱好者更愿意接受高风险以期获得更高的收益;风险规避者则更愿意接受低风险类产品从而实现保值。西安市居民多为风险规避型,占总调查人数的56.93%,风险中立型占总调查人数的34.65%,而风险爱好型人数最少,仅为8.41%(见表4)。储蓄与保险类理财产品具有低风险低收益的特性,正好迎合了西安市风险规避型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需求,需求量高于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相对于高风险类股票,由于风险偏好者人数少故导致其需求量小于储蓄和保险类理财产品。

表4 西安市居民风险偏好

(五)对经济的预期影响

心理预期是经济活动主体为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对与经济决策有关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预测。心理预期并非一种纯粹的心理学命题,在既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乐观的心理预期会提升消费者购买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不乐观的心理预期通常会抑制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抑制经济发展。

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我国存在经济周期这一现象,经济周期一般会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全国各省区市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西安市也不例外。从图4来看,纵使西安市国内生产总值总量逐年增加,但是其同比增长速率符合经济周期的变化规律。西安市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从2013年开始下降,直至2015年达到最低点5.6%后开始回升。

图4 2013—2016年西安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同比增长率

在复苏、繁荣阶段,经济持续增长,居民就业机会增多,收入稳定增加,居民对经济发展的前景有乐观的心理预期,此时西安市居民会判定经济形势良好,认为此时购买理财产品风险相对较低,呈现积极的心理预期,从而促使西安市居民对理财产品的持有种类趋于多样化,推动理财产品市场的繁荣。当经济增长从鼎盛转入衰退时,西安市居民对未来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心理预期逐步趋于悲观,从而减少对较高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将剩余资金用来储蓄,导致理财产品市场低迷。从图5可以看出,2015年是西安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最为缓慢,同时也是储蓄同比增长率最高的一年,达到17.3%,随后开始下降。

图5 2013—2016年西安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年末余额及同比增长速率

四、刺激西安市居民购买理财产品的建议

由于西安市居民大多以短期财产增值为目的进行金融理财,大多数居民投入理财产品市场的资金占可支配资金比例较小,使得西安市居民主要偏好的理财产品类型为储蓄和保险。学历低、收入低、偏好短期类和低风险类理财产品等因素导致大多数西安市居民对理财产品需求偏向传统型。

居民对于理财产品需求的增加不仅会给个人带来收益,亦可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利润,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做出贡献。如何使理财产品的需求者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供给者高效地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的顾客,达到最高效的市场配比,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提高收入,培养理财观念

由于部分西安市居民对理财产品不了解,缺乏理财知识或是因为收入水平较低导致其多倾向于储蓄类低风险低收益理财产品,个人理财结构单一。“培养居民个人理财意识是解决居民理财问题的关键。”[8]对此,西安市居民首先应努力工作,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其次,强化个人资产结构,学习有关不同种类理财产品的知识,充分了解其风险和收益,适当提高购买股票、保险、基金等理财产品的投入,减少储蓄所占比例。偏好低风险的人群,可以选取国债类风险较低的债券进行投资,偏好期限短的居民可以购买国库券或通过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了解短期理财产品进行选购。最重要的是,居民应正确认识自己对风险、收益及理财产品期限的偏好,结合自身收入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达到资产效益的最大化。

(二)丰富理财产品种类,满足居民需求

“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和服务、有效组合个人资产,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9]西安市居民更关注理财产品的保值和增值,如何有效组合个人资产、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也是西安市居民的根本诉求。总体上,我国理财产品创新较以往有所提高,但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更新迭代慢等问题,为居民量身定制的理财产品也是少之又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可根据西安市居民的客户信息,建立客户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精准地根据客户的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学历状况、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理财价值等来量身定制理财服务,并为顾客创新更多满足顾客期许的理财产品。

(三)引进、培养专业化理财人才

西安市居民理财意识不高、理财方式落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该地区缺乏专业理财人士。“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培养一批能综合处理保险、基金、银行、外汇、证券业务的独立理财规划师和理财顾问,提高个人理财规划的设计能力。”[10]西安市应引进或培养一批高素质理财人才。拥有丰富理财知识并熟悉各方面的金融业务,具有较高理财产品投资技巧和较高市场分析能力的理财人才,可以对不了解理财的客户详细讲解理财产品的种类区别、风险概念和回报率计算等内容,提供一对一的专业理财顾问服务,让居民能够科学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财富。

(四)完善居民理财相关金融政策,提升居民心理预期

外部经济环境的繁荣会拉动金融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国家可结合具体经济情况,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活跃金融市场,也可制定更多的鼓励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来促进金融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同时还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防范系统性、政治性风险的发生,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提升居民的心理预期,让居民放心地将资金投入理财产品市场。

猜你喜欢
储蓄西安市理财产品
亲子创意美工展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西安市第四医院
123的几种说法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西安市热环境模拟研究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