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热敷治疗肩关节撞击痛综合征的疗效评估

2021-05-21 06:28叶文成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肩部肩关节受试者

叶文成

(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康复一科 , 上海 200052 )

肩关节作为人体中重要的关节之一,控制着肩部运动。随着日前体育运动的积极号召和开展、交通事故的增多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肩关节撞击损伤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1]。肩关节在受到撞击或者摩擦时,会造成炎症反应的发生以及病理损伤病变,逐渐发展成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该症状的主要表现有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大大降低,肩膀局部会出现压痛感,严重者在肩关节被动活动的时候还会出现裂碎的声音[2]。研究表明[3],加压治疗能够降低肩部关节局部的血流量和关节腔内的出血量,从而达到降低疼痛程度的目的;与此同时,加热治疗则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流通,降低炎症度,因此,加压热敷在降低血流量和减轻疼痛度等方面起着相互协同的作用[4]。本研究选择80例肩关节撞击痛综合征患者,评估加压热敷治疗肩关节撞击痛综合征的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且确诊的肩关节撞击痛综合征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平均为(35.72±6.55)岁。纳入标准:受试者年龄为18-70周岁(含18周岁和70周岁),性别不限;术后或机体损伤需进行热敷治疗的受试者。排除标准:骨折,肌肉、韧带或肌腱等软组织完全断裂者;血管疾病,雷诺综合征及其他血管痉挛性疾病的受试者;对高温不耐受,皮肤感知障碍以及患处循环障碍的受试者;认知能力异常,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等,不能配合研究的受试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2 方法:将入选的80例患者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加压冷热敷机治疗。见图1。间歇压力增加动脉血流,加速血液循环。增加淋巴引流,加速细胞外组织液流出,控制水肿形成。加速关节内组织液流出,控制关节腔外水肿,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在升温时应注意时刻观察患者肢体皮肤在冰块作用下的颜色变化以及患者的感觉等情况,如出现异常则应立即采取相关措施予以治疗。对照组患者肩关节受伤后遵照医生嘱给予药物治疗。

图1 加压冷热敷机图

3 观测指标:(1)2组患者VAS评分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得分。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以及随访末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给予评分。注意VAS最高分为10分,患者VAS评分越高,就表明患者疼痛感越严重。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以及随访末的生活质量给予评分,评分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 ionary-core 30,QLQ-C30)[5],相关指标主要包括躯体状况、认知状况、社会状况和心理状况4个面,每个指标的评分为100分,患者评分越高,则表明方生活质量越好。(2)2组患者肩关节评分。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以及随访末的肩关节给予评分,评分采用HSS肩关节评分系统(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shoulder score sheet),其中得分在90-100分间为优;得分在70-80分间为良;得分在50-69分间为一般;得分在50分以下为差[6]。(3)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血管神经损伤、灌注液外渗、颈胸背筋膜腔水肿、感染和其他并发症,计算总并发症的发生率。

5 结果

5.1 2组患者VAS评分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得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和随访末的VAS评分为(6.73±0.98)、(3.91±0.87)、(1.62±0.32)和(1.44±0.76),对照组VAS评分为(6.84±1.23)、(5.89±1.01)、(5.01±0.89)和(3.33±0.12);观察组QLQ-C30评分中躯体状况、认知状况、社会状况和心理状况在治疗前为(63.23±6.34)、(72.12±7.82)、(56.43±4.23)和(59.83±4.35),随访末评分为(88.43±6.34)、(88.72±7.47)、(87.92±5.02)和(86.01±9.94),对照组在治疗前为(63.45±8.11)、(70.12±6.02)、(55.78±4.34)和(60.83±6.34),在随访末则为(70.34±7.01)、(80.12±5.99)、(80.01±2.01)和(80.09±7.34)。2组患者VAS评分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得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VAS评分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得分对比

5.2 2组患者肩关节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和随访末的肩关节评分为(42.98±7.23)、(58.82±9.23)、(87.79±10.24)和(80.12±6.60);对照组肩关节评分则为(41.14±4.43)、(49.12±3.91)、(77.23±7.81)和(73.33±6.44)。2组患者肩关节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肩关节评分对比

5.3 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灌注液外渗、颈胸背筋膜腔水肿、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00%、2.50%、2.50%、0.00%和2.5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患者出现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50%、10.00%、5.00%、15.00%和12.5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0.00%。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n,%)

讨 论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正常功能出现障碍[7]。早在1972年,国外学者就提出了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概念,肩关节撞击综合征主要是指患者肩关节在日常的上举和外展的活动中,由于肩部受到了撞击和摩擦的影响而导致肩关节发生一定程度的炎症以及功能退变,严重者还会导致肩袖撕裂,从而表现出了肩部疼痛以及正常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8-9]。有调查表明[10],游泳运动员发生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概率高达47%以上,排球运动员出现该病症的概率则为13.6%。本研究表明,加压热敷治疗和常规治疗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和肩关节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效果较对照组好。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50%,而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则高达60.00%,因此加压热敷治疗肩关节撞击痛综合征效果较常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在治疗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方面,为避免关节部位肿胀复发,因此必须要对关键囊壁内膜给予修复,从而促进其恢复正常功能,通过热敷方法治疗,能够起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关节炎症部位炎性液体的快速吸收,以减轻由于撞击和摩擦而发生的水肿程度[11]。加压治疗能够促进热感觉神经纤维传导速度较疼痛感觉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快,当患者感到热感觉较疼痛感觉强烈时,患者自身的疼痛阈值也得到了提高,降低了自身的疼痛程度。目前,加压热敷已经成为治疗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专业治疗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患者的要求不断提高,也要求临床医生在治疗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方面严格掌握加压热敷的过程和注意事项,随着加压热敷过程的进展,定时对治疗效果给予评估。同时,在加压热敷之前要向患者耐心的讲解加压热敷治疗目的以及注意事项,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对患者生命体征以及病情恢复情况给予及时评估;观察热敷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热痛。在加压热敷过程中严格密切的观察患者感觉变化、肩关节的运动情况、温度以及肩部的血液循环情况;询问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不适症状等,在临床工作中为了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12],科学的评估加压热敷治疗肩关节撞击痛综合征的疗效,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如医疗、社会和经济等,规范心理护理活动,可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从而有效的提高加压热敷治疗肩关节撞击痛综合征的可接受度,为更科学的掌握该种病症病况,进行康复治疗,研究其发病机制及规律等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以及为日后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肩部肩关节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活动颈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疫情下普通患者应如何进行肺功能检查?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