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效果

2021-05-21 06:53石维盛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髓内出血量切口

石维盛

( 涪陵郭昌毕骨伤科医院 , 重庆 408000 )

由于意外事故造成创伤骨折,尤其是肢体创伤骨折具有较高发病率。创伤骨折伴有强烈疼痛、大出血、严重骨折症状。患者接受治疗后均可恢复,不会影响日常生活。但在治疗过程中受其他因素影响,骨折恢复情况不理想。如:四肢创伤骨折手术以固定技术为主,但住院时间久、康复慢,因而不被很多患者接受。而且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加重病情。一旦出现骨不连将增加治疗难度,而加压钢板内固定作为常见手术方案治疗效果不理想。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得到了重视与广泛应用,对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促进恢复。为此,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骨不连患者,对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68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男(n=12),女(n=22),年龄35-69(50.2±2.4)岁。其中,胫腓骨10例、股骨10例、肱骨14例。骨不连种类:萎缩型12例、肥大型10例、其他12例。病情持续4-15(8.4±1.2)个月。观察组男(n=20),女(n=14),年龄36-75(54.3±3.5)岁。其中,胫腓骨9例、股骨9例、肱骨16例。骨不连种类:萎缩型15例、肥大型8例、其他11例。病情持续5-10(7.4±0.5)个月。6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比。列入:(1)患者均满足骨不连诊断标准。(2)自愿入组并签署同意书。(3)半年内未接受过其他手术。排除:(1)凝血功能异常。(2)中途退出,依从性不高者。(3)重要脏器受损者。(4)精神性疾病,语言交流障碍者。

2 方法:对照组加压钢板内固定:仰卧位、麻醉。于患侧切口,切开皮肤与筋膜使组织完全暴露,放入加压钢板,皮质骨螺钉固定。植骨与加压螺旋,缝合切口、放置引流管。观察组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仰卧位,麻醉。于患侧作切口,分割股外侧肌、筋膜,暴露病变。剥离骨不连骨膜后以梯形断面形式修复,骨刀扩髓。根据大转子定点在骨不连端放入骨骼块,骨折复位。髓内钉固定,缝合、放置引流管。

3 评价指标:(1)分析2种手术方法疗效:骨折恢复时间、引流量、出血量。(2)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感染、血栓、关节僵硬。(3)患者临床指标比较:手术时间、切口、住院时间。(4)分析2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5 结果

5.1 2种手术方法疗效对比:观察组骨折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2种手术方法疗效对比

5.2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32.35%(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5.3 2组术后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121.45±15.41)分钟、切口长度(13.54±1.27)cm、住院时间(13.08±1.27)天,短于对照组(155.69±14.05)分钟、(18.67±1.66)cm、(21.39±1.05)天(P<0.05),详见表3。

表3 2组术后临床指标比较

5.4 2组总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总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76.47%(P<0.05),详见表4。

表4 2组患者总满意度比较(n,%)

讨 论

通常四肢创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可恢复,但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骨不连现象,影响恢复效果[1]。骨不连属于骨折康复期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治疗以骨髓导入、髓内钉固定、电刺激为原则,多数患者可恢复。若骨不连得不到有效治疗将增加致残率,影响正常生活。临床骨不连手术主要在于骨折端处理与复位、固定。其中,固定技术影响康复效果,成为临床医疗研究重要研究内容[2]。现阶段,加压钢板内固定应用较多,但切口大、出血量多、剥离面大且并发症发生率高,不被患者接受。为此,我院提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手术方法简单、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现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患者接受程度高[3]。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主要通过带线锚钉弹性内固定技术达到治疗目的[4]。该技术患者适应性强,有利于加快受损部位痊愈,弯曲应力小,能够避免骨位移、旋转发生。而且不会对外皮质骨与骨膜产生影响,有利于加快骨折恢复,不良反应小。临床治疗中,股骨轴骨折治疗不会影响骨膜,只经过髓腔即可,预后效果良好。压缩板固定效果强、置入简单[5]。这一点在其他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庄鹤[6]通过对118例骨不连患者回顾性分析得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各项指标对比优势显著(P<0.05)。治疗后,关节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高鑫[7]等人通过对60例老年骨折患者研究得出:髓内钉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复位优良率、不良反应等指标均良好。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易复组(P<0.05)。以上2项研究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中,观察组骨折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我们认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对骨折骨不连治疗效果显著,手术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值得推广应用[8]。而且治疗满意度高,有利于创建和谐医患关系,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此外,较常规治疗方法,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坚强稳定,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治疗方案。

综合分析,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疗效显著,手术指标、康复情况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髓内出血量切口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