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盐碱养殖水体中放养密度和规格对斑点叉尾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1-05-21 03:29葛红星王加鹏潘海军冯兴王明华
水产养殖 2021年5期
关键词:放养密度鱼种斑点

葛红星,王加鹏,潘海军,冯兴,王明华

(1.江苏海洋大学, 江苏 连云港 222005;2.江苏省东辛农场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248;3.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7)

我国拥有超过300 万hm2的盐碱水资源,且逐年上升[1]。其中江苏省仅沿海地区滩涂总面积就高达68.7 万hm2,其中潮上带29.5 万hm2,且每年仍以1 267 hm2的速度淤长[2]。但盐碱水主要离子失衡,严重影响了绝大多数水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尽管部分品种能够耐盐碱,但仍可能存在生长较慢和经济价值不高等问题。虽然我国盐碱水渔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部分盐碱水资源仍处于未有效开发状态[3]。选择合适水产养殖品种进行增养殖是充分利用盐碱水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

1 研究方法

1.1 养殖池塘

试验在江苏省东辛农场有限公司所在地一典型低洼氯化钠类盐碱地,经多年改良,养殖水体平均盐度1.7,pH 值约为7.72。选取4 块相邻精养池塘,其面积分别为3.93、7.33、7.67 和7.73 hm2,依次标记为1#、2#、3#和4#。养殖池塘水深2.1 m,排灌水方便,按照每(5×667)m2配备一台3 kw 功率的增氧机。鱼种放养前,池塘均经过严格的晒塘、清淤和消毒。

1.2 放养情况

鱼种放养时间为2019 年4 月中旬,主要为自培大规格鱼种。选择4.5%的食盐水对鱼种浸浴3 min 后放养于试验池塘。其中,1#,2#和3#池塘放养规格(0.30±0.04)kg 的鱼种,放养密度分别为15 000、16 500 和18 000 尾/hm2;4#池塘放养规格为(0.50±0.04)kg 的鱼种,放养密度为15 000 尾/hm2。

1.3 饲料投喂

鱼种投放后第2 天开始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2%的配合饲料(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采用自动投饵机进行投喂,日投喂2 次(08:00 和18:00),投饲量约为估算鱼体质量的3%。每周估算鱼体质量并调整投饲量,并根据天气、水温和摄食情况适当调整投饲量,确保在投饲后15 min 内无剩饵。

1.4 日常管理及捕捞

养殖期间,早中晚进行巡塘并采用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YSI)进行水温、溶解氧、盐度和pH值等常规水质监测。

根据市场行情和生长规格,2020 年7 月下旬开始采用捕大留小的方式进行捕捞销售,于2021 年1月中旬结束。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放养密度及规格对斑点叉尾生长性能影响

表1 放养密度及规格对斑点叉尾生长性能影响

表1 放养密度及规格对斑点叉尾生长性能影响

池塘 面积/hm2放养情况 收获情况放养规格/kg饵料系数1# 3.93 0.30 15 000 18 066 54 744 68 202.50 17 354.33 1.27 97.9 1.65 2# 7.33 0.30 16 500 34 230 114 099 133 085 18 156.21 1.22 96.1 1.72 3# 7.67 0.30 18 000 41 039 124 028 128 980.50 16 816.23 1.19 87.2 2.02 4# 7.73 0.50 15 000 58 759 115 568 156 776.50 20 272.8 1.38 98.7 1.74密度/(尾·hm-2)放养量/kg放养尾数/尾收获量/kg平均产量/(kg·hm-2)收获规格/kg成活率/%

2.2 不同放养密度和规格对斑点叉尾养殖经济效益影响

表2 放养密度和规格对斑点叉尾经济效益影响

表2 放养密度和规格对斑点叉尾经济效益影响

投入池塘产出面积/hm2平均毛利润/(元·hm-2)1# 3.93 252 924 506 404 20 650 15 930 795 908 1 145 802 349 894 89 031.55 2# 7.33 479 220 1 030 078 38 500 29 700 1 577 498 2 235 828 658 330 89 813.10 3# 7.67 574 546 1 172 433 40 250 31 050 1 818 279 2 063 688 245 409 31 995.96 4# 7.73 822 626 1 227 560 40 600 31 320 2 122 166 2 821 977 699 811 90 531.82苗种成本/元饲料成本/元微生态制剂等其他投入/元工人工资/元总投入/元总产值/元毛利润/元

3 讨论

3.1 放养密度和规格对斑点叉尾生长性能的影响

放养密度是影响养殖鱼类生长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张海恩等[8]研究结果表明,密度胁迫显著影响中国对虾的生长速度。该研究中,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斑点叉尾收获规格呈现降低的趋势,表明放养密度影响斑点叉尾生长速度,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拥挤胁迫及溶解氧的消耗等抑制鱼类的正常生长发育[9]。很多研究如大西洋鲑[10]、银鲳[11]、大口黑鲈[12]等均已证明了放养密度和鱼类生长之间的关系。放养密度对鱼类成活率也会产生影响,如王明华等[13]研究认为养殖密度过高抑制斑点叉尾苗种成活率。该研究中斑点叉尾成活率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密度过高导致鱼体摩擦而引发病害。放养密度也会影响养殖鱼类的饵料系数,如候明华等[14]研究表明大西洋鲑饵料系数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该研究发现斑点叉尾饵料系数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这可能是因为放养密度过高导致鱼体拥挤、溶解氧降低和氨氮等有害物质积累,而这些都会导致鱼类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进而影响饵料转化效率。

放养规格也会影响鱼类生长性能,如吴艳庆等[15]研究表明大规格海参苗种成活率显著高于小规格苗种,该研究也有类似发现。这可能是因为大规格苗种体质较强,能够较好地适应池塘水环境。另外,由于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养殖密度一般较高,这使得放养对象对饵料和生存空间的竞争较为激烈,导致部分弱小的苗种被淘汰。其他鱼类的成活率与鱼种投放规格也有密切关系,如河川沙塘鳢[16]、中华绒螯蟹[17]和草鱼[18]等大规格苗种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小规格苗种。而成活率直接影响着养殖产量,该研究中大规格鱼种成活率和产量均高于小规格鱼种。鱼种规格还影响饵料系数,该研究中大规格鱼种的饵料系数高于小规格鱼种。这可能是因为水产动物的特定生长率随着体质量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如吴艳庆等[15]发现在同等条件下随着海参规格的增大,其生长速度变缓进而导致其饵料系数升高。

3.2 放养密度和规格对斑点叉尾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文献[13]研究表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养殖鱼类的经济效益呈现增大的趋势。这是由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大,池塘水体既得到充分利用,又对鱼类的正常生长和存活不会产生不良影响或者影响较小。研究中,随着养殖密度从1 000 尾/667 m2增大到1 100 尾/667 m2,斑点叉尾收获规格由1.27 kg/尾下降到1.22 kg/尾,成活率也由97.9%降低到96.1%。但养殖每667 m2均产量由1 155.98 kg/667 m2提升到1 209.86 kg/667 m2,所以毛利润也由5 930.41元/667 m2增加到5 984.82 元/667 m2。随着养殖密度从1 100 尾/667 m2增大到1200 尾/667 m2,斑点叉尾收获规格由1.22 kg/尾下降到1.19 kg/尾,成活率由96.1%降低到87.2%,养殖产量由1 209.86 kg/667 m2下降到1 121.57 kg/667 m2,毛利润也由5 984.82 元/667 m2降低到2 133.99 元/667 m2。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密度增大,超过其最佳养殖容纳量,导致拥挤胁迫或者缺氧、水质恶化等问题,进而影响鱼类的生长、抗病力和存活[7]。

放养规格对养殖效益也可能产生重要影响[19]。该研究中,随着放养规格由0.30 kg/尾增大到0.50 kg/尾,毛利润由5 930.41 增加到6 032.85 元/667 m2,这可能是由于放养苗种规格较大,鱼类养殖周期缩短、病死率降低;随着放养规格的增大,存活率由97.9%提高到98.7%,收获规格也由1.27 kg/尾提高到1.38 kg/尾。养殖周期缩短,提前上市,不仅有利于获得较高的销售价格,而且有助于降低养殖过程中的风险。

猜你喜欢
放养密度鱼种斑点
斑点豹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放养密度对泥鳅育苗效果的影响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放养小龙虾虾苗注意事项
冬放鱼种技术
不同放养密度对有机稻株型塑造的影响研究
黄颡鱼工厂化育苗技术
Finding beauty in your scars Alexandra Heather Foss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