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办人民满意学校

2021-05-21 08:35滕增国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底线教研中考

滕增国

锦州市第八中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持续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扎实开展,大德育理念深入人心;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稳步攀升;规范办学严格落实,职业信度大幅提升;文化建设加快推进,内涵发展卓有成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每个八中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教育的每个细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每个八中人的神圣使命。

一、深化从教者大德育观,着力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注重师生关切,着力解决师德师风师能问题

一是狠抓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决违规补课、收受节礼、体罚及变相体罚等师德问题,在评先评优、晋职晋级考评中一票否决;二是通过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营造风清气正的人文环境;三是通过强化“走出去、请进来”,督促“全员、全程、全领域”有效进行校本教研,解决个别教师能力不强、个别学科教研不到位等问题。

(二)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常规管理

一是加强考勤制度落实,完善请假程序和流程。让每一位教师在规范中自律、自省、自觉;二是创新教师管理机制,解决教师岗位聘任问题,研究制定教师工作量和岗位责任相融合的考评机制;三是完善家校合力教育新机制,倡导开放办学模式,把社会监督作为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升的途径;四是继续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遵循绩效工资合理性原则和按劳计酬原则,调整分配方案,以此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专业成长的自觉性,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三)探索多种路径,优化学校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明确中层干部岗位职责,通过设定干部队伍的专业底线,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突出中层干部引领示范作用;二是优化模块管理,把学校组织分成五个模块(三个年部、集团成员校、机关),发挥比对评价作用,调动年部主任工作积极性;三是班子成员精诚协作,既服务好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又要坚定政治信仰,把办人民满意学校作为工作宗旨;四是注重拓展中层干部专业成长路径,使他们既要有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又要具备理顺和协调各种关系的工作智慧;五是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重心在教研,本着教学问题就是研究课题的原则,把校本教研与科研课题作为提升学科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素养的主渠道。

(四)突出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建立健全德育课程化建设机制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树立全员德育意识,突出抓好班主任队伍梯队建设,鼓励所有教职工参与德育管理。科学评价德育工作,在班主任考评、德育干事考評、值周值岗考评中,注重因地制宜,减少主观臆断,强调育人,弱化管制。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发各类德育课程,以课程为依托,让德育工作落小落地落实;整体设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把新时代中学生该有的修身内涵变成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礼仪行为;整体设计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整体设计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建成学校特色德育实践活动范式,如研学旅行、乡村手拉手、国际民宿互访等;整体设计生涯规划指导教育,把初中生的生涯指导教育做成学校德育品牌。

3.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认真开展各个年部的达标竞赛活动,主要考评指标如下:一是课间走廊纪律;二是大课间操;三是自习班级纪律;四是问题学生管理;五是课堂秩序;六是学生礼仪;七是公物维护;八是室内卫生;九是室外卫生;十是卫生保持。通过指标性考评,提升年部管理的竞优氛围,提升德育管理精细化品质。

4.开展制度化的德育系列活动

德育必须通过系列活动才能达成稳定的教育目标:一是特定时间开展艺术节、文化节、合唱节、读书节、体育节等活动;二是建立升旗讲话、班团活动、社团建设、家庭教育、主题教育活动的一般范式及评价标准并确保有效实施;三是落实好班级评优、排座等各种制度,减少主观裁量,增加评价的确定性;四是抓实国防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劳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完成。

5.搭建学生成长展示舞台

开拓师生国际化视野,为学生成长搭建自我展示舞台。研究国家相关的对外交流政策,通过教育行政部门,达成对外交流新格局。恢复国际校际交流,做好新加坡全额奖学金项目。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五)完善医务保健室和心理咨询室建设,确保师生心情愉悦,身体健康

一是建立师生健康(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档案,把控特殊体质学生的活动范畴;二是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及各类应急准备程序;三是关切师生心理健康,做好心理疏导,防止极端事件发生;四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课,不断拓展和延伸心理咨询服务范围。

二、精准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突出校本教研实效

落实教学常规的底线评价标准,实施电子档案化评价:一是教案的实用化、课堂管理的秩序化、学业成绩评价的同本化;二是校本教研的全员化、教研内容的主题化、教研方式的多元化、教研组织的责任化;三是教师仪表的规范化、教学语言的专业化;四是课堂教学的趣味化、课堂质量的高效化和课堂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二)注重教师专业成长

坚持教师专业成长的共性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教学管理的新机制:一是课程标准的掌握要坚持常态化评价,各个学科要系统跟进学习;二是依据课标编制的现有教材要做到心中有数,各个学科要拿来研讨;三是各个学科教师要有学科素养,要在学科领域有自己的理解;四是学科教师要有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断改进。

(三)明确教学工作底线

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工作的四个底线:一是秩序底线,每个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谁的课堂谁负责,保证课堂教学正常秩序;二是效率底线,每个教师的常规教学都要保质保量,做到有效直至高效,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保证;三是接纳底线,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让受教育者悦纳自己,不仅注重言行,更要注重内涵;四是成长底线,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要不断改进,以适应新时期新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开展教学系列活动

强力推进中考备考工作,确保中考质量:一是每个初三教师实名制按中考考试说明命制中考模拟试题,确保各个学科的首位评价;二是各个学科的教研组長、备课组长要对本学科负起责任,每个科任教师都要对任教班级负起责任,每次考试结束后开展实名评价;三是年部主任、教务处、科研室要制定科学备考方案,一抓到底,保证“求全、求细、求精”,注重梯度,确保“高底线、高分段、高均值”;四是领导班子深入一线,与教职工一道对每个考生负责。

(五)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整合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实现课程建设现代化。把每周34节课上全上好,建立并落实好学校课程方案。在完善课程体系的同时建设信息教育中心。把三通两平台、学校网站、电视台、录播室、微信公众平台等整合起来,形成主校分校一体的信息技术网络。

(六)创新教学管理评价

创新教学管理新评价,加强绩效考核。量化工作量标准,按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12节,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地理、体育14节,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和地方课程等其他学科16节,厘清不足工作量的岗位并公示;弄清教职工基本的工作意愿,把那些大家想“躲着走”的工作通过绩效引导,变成“抢手”工作,切实解决评卷、监考、代课等现实问题。

(七)关注中考增值评价

关注中考增值评价,做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强化九年级毕业班中考增值评价,呈现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三年的结果性评价,以此数据依据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八)注重社会认同

以社会口碑为参考,注重高知名度与高美誉度兼备的社会认同。通过科学备战中考、认真研判中考形势、关爱每个中考生的成长细节,以达到社会口碑广域性认同的高质量教学水平。

三、筑牢责任底线,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一)突出规则意识

强化安全首遇负责制,创新安全预防机制,让安全文化进校园、安全意识渗透进师生的血液,让守规矩成为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全面评价学校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人员的义务服务工作,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杜绝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发挥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教师的作用。

(三)重视家校合作

抓好家校联动,营造安全有序的育人环境,切实保障师生安全。适时增补和改选班级、年部、学校等三级家长委员会成员,提倡开门办学,拓展家校合作渠道,充分挖掘家校合力的实效性。

(四)强化责任意识

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做好学生疏散演习训练,提升学生安全应急能力。实施责任倒查制度,杜绝各类责任事故发生。聘任专业的法律顾问,成立校园法律事务处,服务于学校及师生。

(五)建立预警机制

做好应对突发事件预警预案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预案。学校通过规范办学,不断提升了学校区域内的安全指数,为学生营造了安全而又舒适的校园环境。

(责任编辑:赵静)

猜你喜欢
底线教研中考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真相与底线
底线①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底线抽击得手后上网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