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对待惯性思维 慎思历史高考选择题

2021-05-21 08:35于水生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

于水生

摘要:高考历史选择题占48分,其考查内容不仅仅强调知识覆盖面,更强调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惯性思维对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有一定的作用,但在教学中如果一味对其盲从,可能会使学生走入备考的误区,因此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师生在利用惯性思维时,应该尝试改变以往就题论题的教学状态,转而从更高的角度和更广泛的维度去理解历史素养和高考选择题的本质,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破解规律性题目,在历史发展的复杂性与学生错误的惯性思维中,辩证地把握好历史发展趋势,做好备考准备。

关键词:历史教学;素养立意;惯性思维;高考全国卷

惯性思维(也称思维定势)是考生经过备考阶段的训练或受“常识”思维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心理活动状态,可对考试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动作用。思维定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规范性和持久性特征,在外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思维定势能使考生应用已掌握的历史方法迅速解决问题;但在外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这时,思维定势消极的一面也就成为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因此,备考时,师生必须立足“论从史出”的原则,依据材料和命题者的考查意图,辩证运用惯性思维,解答全国卷选择题。

一、运用唯物史观,解答规律性题目

革命史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原理在历史研究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具体化;革命史观寓于唯物史观之中,有着自身强大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它的许多论述和概括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显示了极强的政治指导作用。教育部长陈宝生2021年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文中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等重大问题,为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在解答高考历史试题时,特别是在分析关于鸦片战争以来的民主革命试题时,运用革命史观解题会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革命在这一时期发挥的作用巨大。我们可以从近代各阶级、各派别的言行中寻找到他们的阶级利益考量,这对于考生在考场上快速解答此类试题非常有效。如下两题,我们在分析【例1】中张之洞的阶级属性和【例2】中国民党的阶级属性后,不难排除错误选项。

【例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高考·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反对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但并不反对向西方学习技术,故C项错误;1898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1903年不会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故A项错误;《奏定学堂章程》禁止使用的只是“团体”等部分新名词,并非全部新名词,张之洞即使想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但其根本目的显然是要维护地主阶级统治及其思想意识,故B项错误,D项正确。

【例2】(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高考·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即使在全民族抗战期间,国民党的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阶级本性没有、也不可能发生根本变化。从题干中“亲日派”“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反对与其他党派民主协商,以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故D项正确。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此举抹杀了其他党派对抗战的贡献,而不是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否认国共合作,但并没有涉及抗战的领导权问题,此举并不能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而是损坏其团结抗日的形象,故A项、B项、C项错误,D项正确。

二、依据“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原则,审慎对待“想当然”的惯性思维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非常重视新材料的运用,主张在运用新材料过程中一定要严谨,不能过分推理,也就是“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在治史经验谈中提出:“尽量少说否定话……不能因为自己没有看到可以肯定那件事的史料,就否定有哪件事”,也“不要忽略反面证据……不能只留意有利于自己意见的史料”。否则,历史研究和教学都容易陷入机械唯物主义和本本主义。

【例3】(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高考·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此题強调新闻报道作为史料的价值,要求考生辨别史料真伪,考查其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考生在考场上最容易错选的是C项,因此在很多考生甚至部分教师一看到材料中有“英文报纸”或外国人,马上会受惯性思维影响,将其与西方侵略者联系起来,这种惯性思维漠视了材料。从材料中的“遇害”“滑稽剧”等词语可以看出,该西方报纸应该是对光绪皇帝及其变法表示赞同的,D选项正确。A选项过于夸大了范围,材料反映的只是某英文报纸,因而B、C选项材料都无法体现。

2019年高考的这道题也引起了一些地区教研员的反思和探索,设计了如下试题。

【例4】1867年,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向美国政府辞职,成为清政府“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此后两年多时间内,他率领使团出访西方十余国,宣述中国正在发生的进步,呼唤整个西方世界公平合理对待中国。这可以用来说明()

A.西方加紧干涉中国外交事務

B.清政府崩溃丝毫不懂外交

C.洋务运动得到各国广泛支持

D.部分西方人希望中国自强

此题的正确选项是D,答题正确率是55.87%,B项12.68%,C项5.8%,最具有煽惑性的A项为25.57%,这说明师生应破除“想当然”的惯性思维。

三、在历史发展的复杂性与学生错误的惯性思维中,辩证地把握好历史发展趋势

历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往往产生许多历史发展的矛盾(主观意图或措施与客观效果常常不一致,比如洋务运动逸出了其最初意图);历史的发展也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单一轨迹,而是在主观、客观影响中曲折地发展。这必然会使历史发展独有的复杂性和魅力——既遵循了历史自身的发展的惯性,但并不完全按照学生对历史的惯性思维前进,师生在思维上可能会出现“矛盾”。高考命题改革背景下,“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高考试题的重要内容,试题关注对学生的各项历史学科能力要素的综合考查,以判断其能否建构起合理的能力结构。”这需要考生立足必备知识和基本能力,在纷繁复杂中找到历史真相。现以2018年全国卷关于近代外交发展趋势的两道题略加说明。

【例5】(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高考·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本题由材料“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可知是中国希望借助西方势力而非日本借助西方列强,故A项错误;由材料“琉球国向中国进贡”“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可知,中国与琉球国为朝贡贸易,传统朝贡体系并没有解体,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地方督抚上奏中提到的外交建议而非干预朝廷的外交决策,故C项错误;由材料“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可知,地方督抚希望借助国际公法解决日本干涉中国和琉球的事务,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具有部分近代外交的观念,故D项正确。

【例6】(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高考·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尽管【例6】所得到的甲午战争的时间在【例5】之后,但中国的外交思想并不一定会比以前更加近代化。甲午战争的进程是由中日双方决定的,欧美的舆论宣传最多也许能影响一些但不可能左右战争进程,其说法太绝对,故A项错误;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灭亡中国,将中国包装成专制独裁的代表并非为了改变中国的君主政体,而是为了在舆论上争取西方的支持,故B项错误;面对日本对西方舆论的争取,清政府却无所作为,反映了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西方媒体的说法反映出日本获得了西方舆论的支持,并非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

这两道题需要考生克服错误的惯性思维,运用正确的历史观来分析近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从题中可以看出,近代外交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矛盾轨迹”相呼应:一方面,清政府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对“天朝上国”的泱泱大国梦仍然念念不忘,在抱残守缺的同时,受到西方工业文明强大力量的冲击下,被迫走向近代化,其过程是曲折而痛苦的;另一方面,中国在民主革命过程中也逐渐走向了复兴。正如马克思1853年撰文指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一方面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破坏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另一方面又必然会造成“新的生产力”“播下新的社会因素”。这就是著名的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论断。

四、科学引导学生辩证对待惯性思维,提高历史高考解题能力

(一)鼓励阅读丰富的历史史料

最大限度地占有更多更真实的历史史料,这有利于实践新课改所提倡的“用教材教”理念。从全国卷来看,从2016年的福利制度题到2018年的基层治理创新、大豆题、上海和曼彻斯特的城市化等高考题,我们可以感觉到,新教材已经逐渐融入高考命题之中。2019年全国卷Ⅱ材料题考查了海关关税、全国卷Ⅲ考查了汉代和罗马的国家治理,分别对应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相关内容。

掌握了大量历史教学理论和占有足够多的史料基础上,史料教学才能水到渠成。何成刚等人在《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一书中写道:“史料教学要突破思维惯性,首要任务是破除旧的、错误的观念和认识,这必须要有更细节化、更真切的史料作依据;……超越原有的眼光与认识……教会学生史料研究的方法。”

(二)倡导在“大胆假设”的前提下“小心求证”

胡适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中国的文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胆假设”是要人们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挣破旧有思想的牢笼,大胆创新,对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假设或解决的可能;“小心求证”即是要求人们不能停在假设或可能的路上,而要小心地证明,尊重事实,尊重证据,不能有半点马虎。

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结论在新史学研究成果冲击下,已经显得没有那么坚不可摧,有些说法都应该在考证后重新加以定义。比如西周的宗法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孔子推崇周礼而反对变革,魏晋九品中正制就是选官制度的倒退,雇佣关系就是资本主义萌芽,太平天国是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战争,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笔者建议师生应多关注每年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最新成果,用最前沿的历史史料和研究成果提升学科素养,对传统提法多加以辨别区分,唯此在考场上遇到新材料、新情境营建的新问题时才能举重若轻。

(三)利用高考全国卷真题进行检验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在备考过程中,师生要掌握这些历史要素,广泛阅读历史著作。除此以外,还要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它是备考者与命题人的无言交流,也是新课程内容的集中体现。

比如,2019年新课标高考全国卷Ⅲ第35题要求分析20世纪70~80年代法国经济衰退的原因,考生须结合所学知识与相关经济学原理进行严密推理,这有利于选拔具有较高历史学科素养的考生。学生平时学习中对19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涨问题了解比较透彻,但题目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思考,以还历史一个真相,这些都是很多学生欠缺的。一些学生看到题目当中说到通货膨脹,后面采取了措施,那结果就是考生“自动”认定为新措施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这就是一种消极的思维定势。结果错选了B项或C项。

尽管惯性思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仍存在局限,影响素质教育在高考中的评价维度和结果。因此,教师如果能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引导学生辩证地用好惯性思维,学生的备考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成效更高。

参考文献:

[1]吴波等著.高考命题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

[2]何成刚等著.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赵静)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中诗词的引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的探讨
在构建历史高效课堂中如何“选择性崇拜”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