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日光温室秋延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1-05-22 08:11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收获期西葫芦日光温室

裴 贞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 运城 044000)

西葫芦可以归属到葫芦科南瓜属类别,而且是一年生草质,藤木有矮生、半蔓生、蔓生三种品系,大多数的品种主蔓优势十分明显,而且侧蔓较少。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日光温室的面积越来越大,秋延后西葫芦的生产较冬春茬及春茬提早能够更早上市。这也使得秋延后,西葫芦成为供应最早的蔬菜之一,而且这个茬口西葫芦的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但是秋延后西葫芦生长的温度由高到低,相应的栽培技术难度也是十分大的,在品种选择、育苗、整地定植等一系列操作上,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才能够找出最为适宜的种植技术。

1 品种选择环节

秋延后西葫芦生育前温度较高,所以在品种选择上要尤为慎重,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选择耐寒性强、抗病毒病、膨瓜快,连续结瓜能力强、商品性好的优质品种[1]。比如近些年来较为流行的东葫19号、珍玉17号等等。

2 育苗环节

西葫芦最为适宜的育苗时期为8月份的上中旬,如果播种的过早,温度较高,光照较强,在苗期过程中就极容易感染病毒。如果播种较晚,就会致使收获期缩短,对于经济利益的提升会产生影响[2]。

一般来说,600㎡的土地需要500g的种子。将种子浸泡在60度左右的温水中,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以此来进行消毒,然后需要进行六个小时的浸种,充分沥干水分后用纱布包好,在25℃左右的变温条件下进行催芽。育苗盘选择50穴最为适宜。除此之外,用商品育苗基质育苗,育苗基质需要充分的进行吸水和搅拌操作。苗床要遮阴防雨,遮阳网透光率控制在60%左右。出苗前期需要进行全天的遮阴,而出苗之后大约在3d~4d中选择后半天遮阴,其余的时间不需要遮阴。此外,在放风处需要用60目防虫网进行覆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预防媒介昆虫传播病害,播种后用地膜覆盖。在大多数种子出苗时,及时的将地膜揭去,基质的保水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如果基质的保水能力仍然较差,需要在每天11点之前采用喷淋的方法进行补水,如果用直喷的方式收获期就会缩短一周左右。

3 整地环节

整地过程中需要选择前茬非瓜类作物排灌、条件良好、保肥保水土质疏松的壤质地块。一般来说,600㎡左右的土地需要充分的进行施肥,有机肥的质量控制在4000kg左右,硫酸钾型复合肥50kg作为底肥,然后再进行深翻细耙,南北向起垄[3]。需要注意的是,垄宽需要控制在80cm~100cm之中,垄高大约为10cm。垄间的间距为30cm,做垄之后,垄面上铺地热线,然后再进行覆膜操作,以此来为后续的定植操作做出基本的准备。

4 定植环节

适宜的苗龄大约在十天左右,也就是幼苗有一片真叶展开时就可以进行定植了。如果苗龄过大,定植的过程中就容易损伤根系,这对于缓苗过程来说是十分不利的,而且这样的定植苗容易感染病毒。一般来说,在天气的选择上,应当选择下午用点水定植的方式进行操作,定植深度与营养钵的苗度保持一致即可,在定植之前需要用80%的代森锰锌以及70%化学物质按照说明书进行比例的适配,找到适宜的浓度,再对幼苗进行喷洒。幼苗下地就可以在一定基础上预防幼苗感染病毒。此外,株距一般控制在50cm~55cm左右,600㎡的土地种植1300株左右即可。

5 田间管理

5.1 增产措施

西葫芦缓苗之后,3~4叶期内需要喷施增瓜灵。事实上,对于喷洒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一般来说,叶面喷洒的湿润度控制在不滴水即可,之后的10d~15d内可以喷洒一次,一共喷洒两次。这样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瓜秧旺长节间缩短,大幅度的增加雌花的数量,以此来达到增产的目的[4]。一般来说,通过使用增产措施可以使增产率达到15%~20%以上,而且也可以提早上市3d~5d。

5.2 水管理

缓苗后可小范围的浇水,600㎡随水冲施尿素,大约8kg左右即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棵,当第一株雌花开花之后两至三天内,也就是瓜长控制在8cm~10cm时。就已经进入了结瓜盛期,在这个时期需要对肥水的管理进行严格的把控,以此来提升西葫芦的产量,根瓜坐住以后五天左右浇水一次,十天左右追肥一次。

5.3 授粉

西葫芦对生长温度的要求较高,一般在西葫芦生长的前期温度较高,而且昆虫较多。所以,可以利用昆虫进行授粉,而在生长的中后期温度较低,可利用免蘸花药剂待雌花开放到50%以上距离生长点上部50cm~80cm喷施,傍晚进行,间隔7d左右。生长健壮的植物,每株可以同时留5个瓜左右,而疏密的瓜胎就可以改善植株的营养状况。

5.4 扣棚

如果白天气温降低到20℃以下,外界夜间的温度低于14℃以下之时,需要对西葫芦进行扣棚,以此来保证温度的稳定并且延长收获期。除此之外,白天的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为宜,中午高温时需要进行放温处理霜降之前要在棚膜上覆盖草毡或者棉被,白天卷起,夜间落下以此来增加棚内的温度。当棚内温度夜间低于8℃时,晚上需要打开电热线来增加地温,以此来延长西葫芦的收获期,对于增高产量和提高收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 植株整理环节

由于温室种植密度大,所以,应当及时的进行吊蔓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在吊蔓的同时也需要将卷须老叶侧枝摘除。西葫芦的叶片较长,叶柄较大。容易相互遮光,所以应当将病叶、黄叶、残叶和老叶及时的摘除,这样做可以促进通风和透光,而且也可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染。疏叶之后需要及时在伤口处喷洒农药,以防止伤口感染,腐烂,生长后期中下叶片老化,植株生长势较弱,应当将中下部的叶片摘除,选择上部的一至两个侧枝打顶后替代主蔓结瓜。

7 适时采收

日光温室秋延后西葫芦一般种植后的一个月就可以进入采收期。通常以鲜嫩顺直的幼果作为产品采收的频率,需要根据植株生长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的灵活管理作为参考标准,幼果采收之后,用毛边纸包好,就可以装箱上市。前期单瓜质量250g左右就可以采收,如果大于250g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盛果期随着环境条件逐渐改善,果实的采收单瓜质量可以控制在300g~500g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需要掌握“第一个瓜要早摘,中间的要巧摘,后期的要好摘”的原则。畸形瓜需要尽早的摘除,以防止对其他的瓜产生影响。

8 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优质西葫芦的市场不断扩大,而且也开发出了新的局面。一些品种优质的、抗病毒能力较强的西葫芦被人们广泛喜爱,打破了我国传统西葫芦栽培技术循旧的现状,在育苗期的提升以及采收期的延长上,都有了新的突破。经过近些年来不断的推广实践,发现秋延后西葫芦不但抗病毒能力强,而且连续结瓜能力较好,瓜条皮色漂亮美观,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而且在价格上也没有大幅度的提升。一般来说,600㎡左右的西葫芦土地,可以得到6000元左右的收入,许多菜农已经选择这种西葫芦种植栽培技术,并且不断的总结经验,从品种选择,营养钵,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方面总结出了许多的经验,使得西葫芦日光温室秋延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收获期西葫芦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荷载组合方法及应用
包头地区紫花苜蓿最适收获期研究
阳台变成小农田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延秋西葫芦种植 掌握关键技术
黄腐酸肥料对日光温室中油5号桃的增产提质效果
山东省探索开展日光温室补贴试点
播种量和收获期对饲料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不同播期与收获期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