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微创技术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1-05-22 03:14李学福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山东聊城252000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骨科微创切口

李学福(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山东 聊城 252000)

创伤骨折多是因为交通伤、工伤等造成,有伤情复杂、疼痛剧烈的特点,也使得患者活动受限。此类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切口复位手术因为创伤大、恢复慢,越来越不利于患者接受[1]。微创手术在近年来有广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也受到了认可。本文分析了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微创技术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32例患者,就诊时间范围是2017年6月-2019年5月。按照接受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66例。对照组内男性、女性比例是34/32;年龄27-60岁,中位年龄(44.18±8.11)岁;患病部位:肩关节22例,髋关节15例,膝关节29例。观察组内男性、女性比例是36/30;年龄25-60岁,中位年龄(42.79±7.16)岁;患病部位:肩关节20例,髋关节16例,膝关节30例。对比2组基础临床资料,P>0.05。

2 方法:对照组选择传统的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具体方法: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创伤骨折部位为肩关节的患者,选择三角肌与前侧胸大肌间隙行手术切口,对局部组织进行钝性分离,将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实施彻底的坏死组织、肉芽组织、淤血清除操作,利用克氏针予以临床固定,用C臂机观察骨折部位复位情况,若效果满意利用钢板进行固定,操作完成在此观察固定状况,明确固定效果良好进行切口清洗、留置引流管、缝合与包扎操作。对于创伤骨折部位是膝关节、髋关节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切口部位,再进行切口复位内固定。观察组开展微创手术治疗,在施术前利用支架、石膏固定等进行制动。施术时选择全身麻醉或神经组织麻醉,若患者创伤骨折部位是肩关节,选择患肢外侧肩峰下做一处小切口,将三角肌劈开,在此过程注意对腋神经进行保护。于患肢远端的外侧行另一处切口,经三角肌连通2处切口,进行复位骨折端操作,效果满意后将钢板置入,于2处切口进行测深钻孔,将螺钉拧入。对于属髋关节与膝关节创伤骨折的患者,利用关节镜对局部状况进行观察,在动力系统辅助下清除多余组织和淤血,明确关节囊。交叉韧带损伤情况,具体流程根据创伤类型选择。

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的临床指标,主要有切口长度、施术出血量、施术时长、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4 疗效评估: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评估临床效果:患者接受治疗后不存在疼痛,骨折处愈合,日常生活不受影响,评估优;患者接受治疗后存在的疼痛显著减轻,骨折处基本愈合,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评估良;患者接受治疗后仍存在疼痛,骨折处未见愈合,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评估为差。

6 结果

6.1 2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切口长度、施术时长、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更短,且观察组的施术出血量更低,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对比

6.2 2组治疗效果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优良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效果对比(n,%)

6.3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与对照组对比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讨 论

创伤骨科是临床收治患者较多的科室之一,尤其现阶段我国交通业、建筑业高速发展,让广大群众受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各类事故的发生概率,这也促进创伤骨科患者数量显著增长[2]。创伤骨折类型复杂,常见比如创伤骨折,在伤后能够严重损伤骨折局部组织,也可能对关节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若不给予及时治疗,能诱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关于临床治疗创伤骨折,手术是主要的方法,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是保障治疗和康复效率的关键。此类患者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切口复位内固定,但手术时间长,所需切口较大,尤其骨折患者,本身存在强烈疼痛,这种手术方法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机体承受的刺激,也影响术后恢复,同时术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时卧床,使得肺内分泌物增加,不容易排除,特别是老年患者,有并发症发生风险[3-4]。而较大的切口也不利于切口美观,尤其是对于女性患者,并不利于其接受,无疑限制了术式的应用。由此可见,更加安全、高效且对机体影响小的术式,是临床发展趋势。

医学领域逐渐在进步,临床手术设备、技术也更加的趋于完善,促进微创手术的效果、安全性和适用指征都显著提升,也更加广泛的在骨科临床应用。微创手术的参与,在很大程度对传统切口复位内固定的不足进行了弥补[5]。微创手术以微创为最大特点,能够促进手术应激反应降低,利于患者耐受。在操作过程,并不会对患者的骨骼、骨膜造成损伤,减少了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使得骨折移位得以避免,增加了愈合效率。通过微创手术,能够使骨折部位保持良好、稳定的环境,减少了骨折造成的张力和压力。同时,微创手术利于保护骨折局部效果,而良好的血供是促进骨折愈合的基础。此次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切口长度、施术时长、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更短,且观察组的施术出血量更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优良率更高;与对照组对比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更低,P<0.05。研究结果证明了微创技术的优势和价值,是患者恢复效率的保障。

综上所述,创伤骨科患者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能够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创伤,有更高的恢复效率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骨科微创切口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