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2021-05-23 13:46耿世威张运来侯俊芝
甘肃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丹红丁苯血流量

耿世威张运来侯俊芝

1.民权县中医院,河南 商丘476800;2.商丘市中医院,河南 商丘476000

急性脑梗死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及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局部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1]。临床表现为昏迷、应激性溃疡、意识障碍等,病情加重可进展脑疝甚至脑死亡。其病理机制复杂,难以治愈,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临床上通过进行溶栓和建立侧支循环进行治疗,其中奥扎格雷钠可以抑制血小板内血栓素的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丹红注射液可以降低患者血小板的聚集率,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栓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抗凝作用;但是患者治疗时间长,因此,效果并不理想。丁苯酞注射液疗效快,可以有效溶栓,保持微循环畅通,保护血管内皮、抗血栓形成,防止出血。本文旨在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7月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随机分为丹红组和丁苯酞组。其中丹红组64例,男31例,女33例;年龄54~65岁,平均(59.26±2.16)岁。丁苯酞组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50~65岁,平均(59.18±1.89)岁。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通过的脑梗死[2]诊断;2○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排除标准:1○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2○对所注射的药物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患者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每日2次,每次80mg,静脉滴注。丹红组给予丹红注射液,一次200~350mL,一日1次。丁苯酞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每日1次,静脉滴注,每次200mL,两组患者均治疗1月。

1.3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3]。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患者体征及症状正常,生活可自理;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31%,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能力改善;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30%,患者症状无变化或加重。2○神经功能[4]。NIHSS评分:对患者意识水平、面瘫、等11个方面评分。分数越高越严重。BI评分:对患者的进食、洗澡等10个方面评分,分数越高患者恢复越好。3○氧化应激:两组患者清晨空腹抽血3mL,离心,取血清,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BIORAD伯乐680型全自动酶标仪(北京东迅天地医疗仪器有限公司)检验血清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4○缺血区脑血流量:检验患者缺血区脑平均血流量、脑血管储备功能以及脉动指数。5○药物安全性: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丹红组显效21例,有效22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67.19%(43/64);丁苯酞组显效28例,有效2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4.62%(55/6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52,P<0.05)。

2.2 两组神经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BI评分较治疗前高;丁苯酞组BI评分较丹红组高,NIHSS评分较丹红组低(P<0.05)。见表2。

2.3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CAT、SOD水平较治疗前高,且丁苯酞组较丹红组高;MDA水平较治疗前低,且丁苯酞组较丹红组低(P<0.05)。见表3。

2.4 两组缺血区脑血流量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缺血区脑平均血流量、脑血管储备功能较治疗前高,且丁苯酞组较丹红组高,脉动指数较治疗前低;且丁苯酞组缺血区脑平均血流量、脑血管储备功能较丹红组高,脉动指数较丹红组低(P<0.05)。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指标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指标的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表3 两组的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x-±s)

表4 两组患者缺血区脑血流量的比较(mL,x-±s)

2.5 两组药物安全性比较丹红组消化道出血3例,过敏反应2例,呕吐2例,失眠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8/64),丁苯酞组过敏反应1例,呕吐2例,失眠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15%(4/6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93,P>0.05)。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通常是因机体的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血液黏稠度改变导致血管内有栓子的出现,经血液的转运到达脑部,堵塞脑部细小动脉,造成的脑部缺血区血液供应不足。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通常采用建立侧支循环、溶栓治疗。其中奥扎格雷钠可以阻止血栓烷A2生成,以扩张血管,增加脑部血液循环,改善脑部的能量代谢和能量循环障碍。丹红注射液成分有丹参和红花,丹参可以抗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TXB2水平,阻止血栓的形成,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但是,丹红注射无法修复已经损伤的神经功能,且治疗时间长。丁苯酞注射液可以改善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稳定细胞的膜电位,保护神经细胞不受损伤。

患者用药后的神经功能改变与患者的康复情况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低,BI评分较治疗前高;且丁苯酞组的NIHSS评分较丹红低,BI评分较丹红组高;丁苯酞总有效率高于丹红组。说明患者使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好,可以改善缺血区脑部的供养,保护神经细胞不受损伤,减轻患者的症状特征。丹红注射液通过提高纤溶酶含量,加快纤维蛋白的溶解,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脑部循环血量,保护已存在的神经细胞不受损伤[3]。但是对已经损害神经细胞无法修复。丁苯酞注射液可以使神经功能得到修复,还可以增加患者脑部暗带缺血区的血液循环,减少梗死的生成,延长半暗带的存活时间[4]。再加上奥扎格雷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防止血小板聚集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血栓风险。证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恢复神经功能。

氧化应激指标是检测患者的用药后的供养情况,其中CAT存在于脑部和红细胞中,可将机体内的过氧化氢分解成氧和水,避免H2O2损害神经细胞,降低会导致脑部神经细胞大量损伤;MDA具有细胞毒作用,可使脂质发生过氧化,引起核酸和蛋白质的生成,对细胞的代谢产生障碍,升高会导致细胞大量死亡;SOD水平可防止机体对神经细胞造成的损伤,也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CAT、SOD水平较治疗前高,且丁苯酞组较丹红组高;MDA水平较治疗前低,且丁苯酞组较丹红组低。说明用药后可以降低神经细胞的损伤,修复神经功能。丁苯酞注射液可减少神经细胞死亡,通过降低机体内花生四烯酸的形成,减少机体自由基和脑内血栓的形成和血小板的黏附作用。再加上奥扎格雷钠可以激活血小板,抑制凝血功能,降低血栓栓塞的存在,增加脑部供血、供养,减少神经细胞因供养不足产生凋亡。

缺血区脑血流量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康复程度,其中缺血区脑平均血流量降低易发生神经细胞的死亡;脑血管储备功能是脑血管代偿性收缩和舒张以维持脑血流的畅通;脉动指数是增大血管中血流的阻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缺血区脑平均血流量、脑血管储备功能较治疗前高,且丁苯酞组缺血区脑平均血流量、脑血管储备功能较丹红组高,脉动指数较治疗前低,且丁苯酞组较丹红组低。说明用药后患者可以减少患者的血管阻力,增加其代偿性,改善缺损区血流量。主要是丁苯酞注射液中的1-NBP可以阻止血小板中5-HT的释放,升高血小板cAMP,以达到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增加缺血区脑平均血流量,还可以促进脑血管的生长,使得脑血管的侧支循环建立,可保护血管内皮,增加血管的代偿性,减少梗死面积[5]。

两组不良反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丁苯酞组呈现低于丹红组趋势。丁苯酞可以促进脑血管的生长,保护血管内皮防止出血,减轻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的损伤,还可以在梗死部位建立侧支循环,提高临床安全性。与潘维花等[6]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可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增加脑组织的灌溉,促进血液循环恢复神经功能,降低MDA水平,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且安全性较高,临床疗效好。

猜你喜欢
丹红丁苯血流量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环保低成本型高分子复合材料 人造草坪足球场地开发与实现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从计算肺循环的血流量联想到定积分的思想
丹红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疗效评价
抖腿是健康行为
丹红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