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24 01:02袁继容
南北桥 2021年8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应用

袁继容

【摘    要】信息技术目前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与普及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与必然。本文以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具体的应用展开研究和深入细致的探讨,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157

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班班通、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等教学硬件的逐渐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流。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图、文、声、像于一体,使原本单一的教学活动成为智能化的双向教学过程,更能促进感知,调动情感,发展思维,可以实现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达到的知识表达及传递的效果,真正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笔者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谈谈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往往对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就需要我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为具体的视觉画面,再现课文中的人物与事件,有效地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这是因为信息技术能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其他教学媒体难以实现的“形真”,即形、声、色、光相结合,渲染气氛,制造氛围,激发学习情感,導致“情深”。《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桂林的秀丽风光,全文脉络清晰,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感受。在课堂引入时我是这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视频播放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同时配以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自然风光。随着舒缓音乐的响起,美丽山水的出现,深情歌词的朗诵,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哇,好美呀”“太美了”“人间仙境”这样的惊叹。当教师提问:“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桂林山水吗?”学生们异口同声答“想。”整堂课,学生完全陶醉于桂林山水美丽的画卷中,真正产生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

二、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环节,但是也是教学的难点。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比较抽象的事物原理难以理解,这就给我们的语文教学造成了教学难点。此时,如果能够以合适的方式应用信息技术的话,阅读教学难点将被顺利突破,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詹天佑》这篇课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詹天佑的“杰出”主要表现在“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而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顺利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在教学时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展示了“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尤其是火车通过“人”字型铁路时,采用两个车头,前拉后推。上坡后,前后交换,变为后拉前推。形象直观的动画演示,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火车行驶的原理,对詹天佑的奇思妙想更加敬佩,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原本富有难度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自然就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更利于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三、应用信息技术扩大知识容量

语文学科是一门信息量极大的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为此,有人称语文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也有人说,“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开发语文学习资源,扩大课外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时,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学习情感的发展,我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补充了以下内容:1.根据诗词创作的歌曲《阳关三叠》;2.元二与安西介绍;3.诗词中送别诗的类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体会到朋友送别可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难舍难分,也可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还可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补充,学生由学习一首诗延伸到学习一类诗,很好地掌握了送别类诗词的情感。

四、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合作交流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教师是教学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和接受。在信息技术应用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时,我发现学生对红军长征的背景了解有限,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此,我课前安排学生上网查询红军长征的背景,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等。当学生坐在电脑前,便会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没有陌生感,没有约束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学习。这样,他们有了更独立的思维空间和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的机会,学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体现。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是信息化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和探索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最终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璨璨.语文课堂中信息技术的运用[J].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017(6):65-66.

[2]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國电化教育,2016(10):51-56.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