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贯疗法治疗儿童Hp 相关胃病疗效观察

2021-05-24 07:54李蜀媛王玉婷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1年6期
关键词:胃病感染率胃镜

李 俊,李蜀媛,龚 舒,詹 学,王玉婷(通讯作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 重庆 40001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 Hp)是人体胃粘膜内的一种螺旋状的革兰阴性细菌,Hp 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1]。近年来,我国学龄儿童Hp 感染率超过30%,儿童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胃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然而采用序贯疗法治疗儿童Hp 相关胃病疗效的研究少见报道;序贯疗法是否能提高儿童Hp 相关胃病患者Hp 根除率目前并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2]。

因此,我们拟通过该项研究,希望能够研究序贯疗法对儿童Hp 相关胃病的疗效、治疗费用、药物不良反应,从而为更好的治疗儿童Hp 相关胃病提供更有效的选择。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5 月我院就诊的确诊为Hp 相关胃病(包括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的患儿191 例,年龄1 岁8 月~15 岁11 月龄,男126 例,女65 例。病程1 d ~2 年。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便血)、贫血(头晕、乏力、苍白、晕厥、惊厥、心慌)、恶心、呃逆、呕吐、反酸、腹胀、发热、消瘦等。分组方法同摘要,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经13C 呼气实验或经胃镜活检后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确诊为Hp 相关性胃病(胃炎、十二指肠炎或消化性溃疡),且既往未接受过Hp 根除治疗。

排除标准:①就诊前4 周内使用过质子泵抑制剂(PPI)、H2 受体阻滞剂、抗生素、铋剂、胃黏膜保护剂、益生菌、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②有严重心、肝、肾、肺病变;③年龄>18 岁;④对序贯疗法中任一抗生素过敏;⑤曾接受过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患者。

本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案

A 组,采用经典“三联”疗法(TT)即(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疗程14 d);

B 组,采用“四联”疗法即(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铋剂,疗程14 d);

C 组,采用“序贯”疗法(SET)即(d1 ~d5 PPI+阿莫西林;d6 ~d10 PPI+克拉霉素+甲硝唑,疗程10 d)。

如为消化性溃疡,胃溃疡PPI 共使用6 ~8 周,十二指肠溃疡PPI 共使用4 ~6 周。

疗程结束后电话随访记录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服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停药4 周后门诊复查13C 呼气实验或胃镜结果。记录Hp 根除率和治疗有效率。

1.4 疗效判断

比较三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分为有效、好转、无效三个级别。厌食、反酸、上腹痛、呕吐、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消失,胃镜复查溃疡愈合或炎症消失,尿素酶试验阴性,说明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溃疡较前有愈合或炎症有好转,尿素酶试验阴性,说明好转;症状未缓解甚至恶化,尿素酶试验阳性,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有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3]。

Hp 根除率:停用药物至少4 周后行13C¯UBT 检测或胃镜,13C¯UBT 或快速尿素酶实验阴性则判断为阴性,确定为Hp 已根除。

1.5 不良反应(安全性)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新的不适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均认为是治疗过程中新出现的不良反应。随访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是否需要继续治疗或停药、与治疗的关系和结果等。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如果统计比较有显著差异,则分别进行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 法调整α 水平为0.05/3=0.0167。

2.结果

A 组中因3 例患者不规则服药、1 例患者药物严重胃肠道反应、1 例患者皮疹、3 例患者失访等原因,只79例按规定方案完成治疗。

B 组因2 例患者未按规则服药及2 例失访,只39 例按规定完成治疗。

C 组因2 例未按规定服药,2 例严重胃肠道反应及2例失访,只55 例按规定方案完成治疗。

2.1 疗效

由以上方法得出A、B、C 组Hp 相关胃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4.7%、89.7%和81.8%。治疗A 组、治疗B 组、治疗C 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61,P=0.145>0.05),见表2。

Hp 根除率的结果分别是70.9%、84.6%、和74.5%。治疗A 组、治疗B 组、治疗C 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1,P=0.266 >0.05),见表2。

表2 组间总有效率、Hp 根除率对比[n(%)]

2.2 不良反应

A 组(87 例)中因3 例患者不规则服药、3 例患者失访等原因,只81 例电话随访不良反应成功。其中发生胃肠道反应8 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其中1 例因严重胃肠道反应而停止治疗;皮疹4 例,其中1 例因皮疹停药;头晕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7.3%(14/81),见表3。

B 组(43 例)因2 例患者未按规则服药及2 例失访,只39 例电话随访不良反应成功。其中发生胃肠道反应4例,食欲减退2 例,味觉异常2 例,皮疹2 例,头晕3 例,头痛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5.9%(14/39),见表3。

表3 组间不良反应对比[n(%)]

2.3 治疗费用

患者所选药品厂家不同,购买渠道不同,所花费用不尽相同;且本文为回顾性研究,患儿家属多对治疗费用不能做准确回忆,故暂无法做统计。由于市售甲硝唑价格便宜,故所花费用主要是集中在PPI、奥美拉唑、克拉霉素3 种药物。

3.讨论

在我国,多个中心的大规模自然人群中Hp 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Hp 感染率为40%~90%,平均为59%[4]。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报导的儿童Hp 感染率不同,但多高于发达国家感染率的报导;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儿童Hp感染率与发达国家相近,感染率较低[5]。

4.结论及展望

本研究中三种疗法根治率均未达90%的目标根除率。随着抗生素耐药率的逐渐升高,既往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根除率难以达到要求。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降低。抗菌素耐药性模式因国家/地理区域而异,是决定根除疗法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是回顾性研究,故存在回忆偏倚等问题;且样本量相对偏少,缺乏药物耐药性实验等,尚需进一步前瞻性随访研究。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抗菌药耐药性检测费用偏贵,且耗时稍长,Hp 根治前均行耐药性检测不符合局部地区的国情,故需更多的Hp 相关胃病疗效评估研究,如设立专病门诊,在征得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随访疗效,留取粪便或胃镜下活检标本进行耐药性试验,以更好的掌握本地区Hp 耐药情况和在药物敏感性缺乏的情况下指导本地区的经验性用药[6]。

猜你喜欢
胃病感染率胃镜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别把胃病当小病!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走路治好老胃病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老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