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21-05-24 07:54李仕强通讯作者陈晓东
医药前沿 2021年6期
关键词:排气开腹腹腔

李仕强,张 海(通讯作者),陈晓东,潘 洪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 重庆 400052)

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恶性肿瘤,也被称为大肠癌。由于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很多患者在首次诊断时已进入晚期,治疗较为困难,因此,早期诊断结直肠癌并规范化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1]。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并在术后配合放化疗治疗,术后也会存在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探讨2020 年1 月—11 月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 例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 月—2020 年11 月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 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1 例腹腔镜组,女16 例,男15 例,36 ~78 岁,均值(56.62±11.37)岁,Ⅰ期11 例,Ⅱ期16 例,Ⅲ期4例。31 例开腹组,男13 例,女18 例,36 ~78 岁,均值(56.97±11.48)岁,Ⅰ期9 例,Ⅱ期14 例,Ⅲ期8例;两组年龄、性别、癌症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指证。排除标准:研究不合作,患其他恶性肿瘤,器官功能障碍,不符合手术适应症,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史。

1.2 方法

开腹组:患者麻醉后,在腹部切一切口,找到结直肠病变部位,进行切除,术后缝合伤口,进行相应治疗。

腹腔镜组:患者麻醉后,采取高截石位,在肚脐上面打一个孔,伸一个管子进去,用二氧化碳来建立气腹,并且置入腹腔镜,变换体位,暴露出显示好的部位,进行探查,之后在下腹部根据情况建立三到四个孔,通过这些孔径伸进去器械,切除直肠来完成手术。术后止血并缝合伤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手术、排便、首次排气、住院时间和出血量。

1.4 统计学处理

用S P S S 20.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数[n(%)]表示,数据对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s)表示,数据对比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排便、首次排气、住院时间和出血量比较

腹腔镜组手术、排便、首次排气、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排便、首次排气、住院时间和出血量(± s)

表1 两组手术、排便、首次排气、住院时间和出血量(± s)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首次排气时间/d腹腔镜组 31 100.65±21.37 43.26±5.64 2.33±0.42开腹组 31 154.56±30.62 65.97±9.62 4.52±0.51 t 8.0386 11.3388 18.4558 P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n 排便时间/d 住院时间/d腹腔镜组 31 3.59±0.45 9.86±1.95开腹组 31 5.37±0.68 14.43±2.11 t 12.1541 8.8562 P 0.0000 0.0000

2.2 两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比较

与开腹组的结果进行比较,腹腔镜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比较[n(%)]

2.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腹腔镜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生在结直肠上皮的恶性肿瘤,所谓恶性肿瘤是指人体组织细胞病理性过度增生而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局部肿瘤。临床上大多数大肠癌发生在左半结肠,即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横结肠和右侧上行连接处的恶性肿瘤很少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传统饮食结构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相对较为常见。其发生具有以下特点:(1)常见于老年人:70%的患者年龄超过65 岁;(2)症状隐匿: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部分轻微症状,难以发现;(3)远处转移很容易发生。目前,大肠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等,疗效因患者的不同阶段而有显著差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次腹腔镜组临床总有效率90.32%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吻合口瘘0%等并发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手术、排便、首次排气、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该结果与余振兴[2]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吻合口瘘发生率为9.09%结果一致。证明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开放性手术创伤大,术后引起的并发症也相对较多。常见的后遗症有伤口感染、免疫力下降、腹腔出血、吻合口瘘等。伤口愈合不好或体质敏感的患者,手术后长期可出现疤痕部位隐隐疼痛,长期卧床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便秘发生。开腹手术也可能导致腹部肌肉松弛,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也可能导致短时间的全身疲劳。腹腔镜手术是现代高科技医疗技术,利用电子、光学等先进设备原理完成手术,是传统开放手术跨越时代的进步[3]。在闭合的腹腔和腹腔内进行,摄像系统在冷光源照射下,通过连接腹腔内的腹腔镜,在监视屏上拍摄腹腔内的器官[4]。在高科技显示屏的指导下,外科医生在腹腔外操作手术器械,对病变组织进行探查、电凝、止血、组织分离、切口和缝合等手术,它是电子光学相机等高技术在临床外科应用的典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恢复快等优点。然而,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相比存在以下缺点:首先,腹腔镜设备昂贵,手术更复杂,需要腹腔镜手术再培训,外科医生有技术要求,所以腹腔镜手术比开放手术更昂贵。其次手术前很难估计手术时间。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进行术中剖腹手术,手术创伤大于剖腹手术。而且对于某些特殊手术,腹腔镜手术无法完成,必须进行剖腹手术[5¯6]。但是对于结直肠癌术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更好,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创伤小,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较小,因此对于结直肠癌是具有应用价值的。

综上所述,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吻合口瘘等并发症低,手术、排便、首次排气、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更有利,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排气开腹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五指山小型猪腹腔粘连模型的建立
1 3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中转开腹的治疗体会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