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2021-05-24 07:54林法成郑权伟
医药前沿 2021年6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硬膜外

林法成,郑权伟

(瑞安市塘下人民医院 浙江 瑞安 325200)

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诊,据一般综合医院统计,急性阑尾炎的住院病人约占同期腹部外科住院总数的10%~15%[1]。如果发生了阑尾炎不手术切除,即使及时抗炎治疗能够成功,阑尾的管腔上会留下疤痕。而阑尾管腔的环状疤痕,会造成阑尾管腔的狭窄,又会造成日后阑尾管腔的堵塞,引起再次复发。因此,临床首选手术治疗阑尾炎患者。术中常用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有研究报道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镇痛完全,较硬膜外麻醉可更好的抑制术中牵引反应[2]。本文通过对117 例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对比,旨在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炎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为临床麻醉提供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117例阑尾炎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9)。对照组(n=58):男33例,女25 例,年龄17 ~61 岁,平均年龄(37.2±9.3)岁;体重41 ~86kg,平均(62.8±7.4)kg;ASA 美国麻醉师协会ASA 分级[4](分级标准:Ⅰ级:体格健康,发育营养良好,各器官功能正常。Ⅱ级:除外科疾病外,有轻度并存病,功能代偿健全。)Ⅰ级23 例,Ⅱ级35例。观察组(n=59):男34 例,女25 例,年龄16 ~60 岁,平均年龄(38.1±8.9)岁;体重42 ~85kg,平均(61.9±7.5)kg;ASA 分级:Ⅰ级24 例,Ⅱ级3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年龄16 ~61 岁;(2)ASA分级[5]Ⅰ~Ⅱ级;(3)未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4)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麻醉药物过敏;(2)存在严重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疾病;(3)长期镇静镇痛药物使用史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前半小时肌注0.5 mg 阿托品(国药准字H32020166,江苏涟水制药有限公司)。选择穿刺T12¯L1 椎间隙,注人5 mL 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41023667,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测试麻醉平面,对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表现进行确认。确定无麻醉表现后注人2%利多卡因15 mL。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前半小时肌注0.5 mg 阿托品。选择穿刺L2¯3 椎间隙,腰穿针刺人蛛网膜下腔,注入2.5 mL 的0.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30 s 内完成推注并退出腰穿针。头向置人硬膜外导管约4 cm,应用针刺法测定阻滞范围。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疼痛评分、麻醉阻滞平面以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集每位患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72 h 外周静脉血,并采用流式细胞仪(BD Rhapsody TM,美国碧迪医疗器械公司)检测CD3+、CD4+、CD8+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性别、年龄、麻醉起效时间、疼痛评分、CD3+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不同时间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疼痛评分及麻醉阻滞平面的比较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疼痛评分及麻醉阻滞平面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疼痛评分及麻醉阻滞平面的对比(± s)

表1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疼痛评分及麻醉阻滞平面的对比(± s)

组别 n 麻醉起效时间/min 疼痛评分/分 麻醉阻滞最高平面/cm2观察组对照组5.60±0.23 7.14±0.31 t 15.4270 11.6425 27.5931 P 0.0000 0.0000 0.0000 59 58 2.12±0.38 5.13±1.35 2.23±0.54 4.70±1.27

2.2 两组免疫功能水平的比较

术 前 两 组CD3+、CD4+和CD8+水 平 差 异 不 显 著(P>0.05),术后24 h、72 h 两组CD3+、CD4+较术前降低(P<0.05),但两组CD3+、CD4+和CD8+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水平对比(χ¯±s,%)

2.3 麻醉诱导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4.48% VS 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麻醉诱导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3.讨论

阑尾炎发病原因是阑尾管腔阻塞、感染以及胃肠道功能的紊乱导致,另外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比如饮食生冷、便秘、急速奔走、精神紧张等,此外天气因素也与阑尾炎发病有关。典型症状为转移性的右下腹疼痛[3]。阑尾炎手术属于普外科小中型手术,可用椎管内麻醉包括腰麻或硬膜外麻醉。通过腰椎管或硬膜外腔麻醉,在椎管内打了腰麻以后,阻滞腹部神经和内脏神经,完成手术[4]。麻醉后脐周以下的身体处于半麻醉状态,此时有利于阑尾切除的手术操作,患者术后平卧6 ~8 个小时可以适当的活动[5]。本文对比了两种椎管内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

本文中,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疼痛评分及麻醉阻滞平面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镇痛完全和可缩小麻醉阻滞平面的优点,麻醉效果更佳。研究结果发现,术前两组CD3+、CD4+和CD8+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24 h 两组CD3+、CD4+较术前降低,但两组CD3+、CD4+和CD8+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72 h 两组CD3+、CD4+较术后24 h 降低,但两组CD3+、CD4+和CD8+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可知,两种麻醉方式对患者身体免疫功能影响差异不大,有利于患者恢复。对照组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4.48% VS 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跃军[6]在其研究中也发现,腰硬联合麻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0.0%,远低于对照组,与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腰硬联合麻醉兼具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腰麻药物起效快,阻滞完善,利于手术的进行。硬膜外麻醉根据手术需要随时补充局麻药,维持适当的麻醉阻滞平面,满足手术需要。阑尾炎一般手术时间比较短,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化脓性阑尾炎及阑尾变异术时,增加手术难度,手术时间会延长,这时腰硬联合麻醉优势明显,可根据手术需要,延长麻醉作用时间,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炎手术中麻醉效果好,免疫功能水平影响小,可降低术后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硬膜外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单纯急性阑尾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