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子午流注热熨对妇科开腹术后胃肠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1-05-24 05:41刘洪斌罗淑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开腹胃肠

刘洪斌,罗淑超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中医科,重庆 401329)

妇科开腹手术在恶性肿瘤、畸胎瘤等疾病治疗中使用比较广泛。 腹部手术操作会对肠管产生影响,且术后禁水、 麻醉药物等因素会降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影响康复的进度,导致功能紊乱、障碍的出现,表现为呕吐、恶心等。 速度是评价胃肠功能康复的重要依据,胃肠功能恢复速度越快,患者出现并发症等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就越低, 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较多, 但服用西药等常规治疗方案起到的作用不明显。随着祖国医学研究的深入,中药子午流注热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1]。 基于此,该研究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0 月于该院行妇科开腹术的患者78 例为对象,观察中药子午流注热熨对患者胃肠功能康复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行妇科开腹术的患者78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经过相关医学检查包括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之内;符合开腹术指征;家属对于此次试验知情。 排除标准: 存在严重的肝、肺、肾等血液系统疾病;对麻醉药存在过敏;合并病毒感染;智力障碍;慢性胃肠不适;精神异常。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39 例。 对照组:年龄 21~62 岁,平均年龄(45.5±4.8)岁;手术时间 0.8~2.4 h,均值(1.5±0.3)h。 观察组:年龄 22~61 岁,平均年龄(45.3±4.9)岁;手术时间 0.9~2.3 h,均值(1.4±0.4)h。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妇科开腹手术治疗,术后为患者静脉滴注头孢他啶(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0067603)2 g、维生素 B6(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026)100 mg、维生素C(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3020022)2 g。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术后6 h 要绝对卧床休息; 术后6~24 h 可适当开展肢体活动和呼吸功能训练等;术后24 h 辅助患者下地活动等。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鼓励,提升其康复自信心。 术后6 h 给予患者流质饮食,并根据其身体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给予患者莫沙必利(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13030),口服,10 mg/次,3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子午流注热熨:对患者的腹部进行热敷,选择天枢穴、脐周旁2 寸,在术后第1 天开始治疗,时间为早上7:00~9:00。 热熨包中包含小茴香、厚朴、枳壳、莱菔子、吴茱萸各120 g,药材使用电子热瓦煲进行加热,温度在60℃左右。 将药物放到布袋中,于患者的腹部放置干毛巾,待热熨包温度适宜后,在肚脐顺时针进行热熨,时间10 min左右,然后将其放置在左右天枢穴,热敷20 min,7:00~8:00、8:00~9:00 各 1 次。 在治疗中,要做好患者的皮肤保护,治疗3 d 或者肛门排气后停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 (2)记录两组患者的胃肠不适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计算发生率。 (3)参考舒适状况评分量表 (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对患者进行评分,包括四个维度,满分为112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舒适度越高[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 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术后指标比较()

表1 术后指标比较()

组别 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h) 排气时间(h) 排便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n=39)观察组(n=39)t 值P 值18.6±2.4 13.2±2.2 10.358 0.000 23.7±4.8 21.2±3.5 2.628 0.010 34.1±5.9 26.5±5.2 6.035 0.000 7.6±1.8 6.5±1.6 2.852 0.006

2.2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观察组胃肠不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不良反应对比[n(%)]

2.3 比较两组患者舒适状况评分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 和48 h 的舒适状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 论

开腹手术为妇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式,在术前多行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药物对机体产生较大影响,导致身体应激反应、胃肠蠕动频率下降等[3]。手术操作会对胃肠脏器产生牵拉,使解剖结构发生变化;术后腹腔出现电解质紊乱,加之部分患者需要卧床,易导致胃肠功能恢复障碍,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甚至出现肠梗阻、粘连等并发症。 临床调查表明[4],开腹手术后胃肠不适的发生率在35%, 而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为48~72 h。 但是,由于术后胃肠蠕动存在障碍,导致恢复时间延长,尤其是年纪较大、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恢复速度更缓慢,提高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加快开腹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非常有必要。 快速恢复胃肠功能可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加快疾病康复进度。 恢复胃肠道功能的方法比较多,包括西医、中医、康复锻炼等,效果存在差异[5]。常规西医治疗主要使用胃肠动力恢复、维生素等药物,配合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所需时间较长,效果不甚理想,且西药对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较差,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表 3 舒适状况评分[(),分]

表 3 舒适状况评分[(),分]

组别 术后24 h 术后48 h对照组(n=39)观察组(n=39)t 值P 值64.3±10.8 78.5±12.2 5.443 0.000 80.3±14.2 98.6±16.5 5.250 0.000

中医在胃肠功能恢复方面更具优势。中医认为胃肠功能障碍属“腹痛”“腹胀”范畴,手术操作对血脉产生创伤,出现瘀血,气机失调、气血瘀滞、运行不畅,导致脾胃功能障碍。因此,术后需要改善患者脾胃功能、调节其气血运行[6]。 中药子午流注热熨建立在中医天人合一的观念上,遵循中医经络理论,以不同时间气血流注为原则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在治疗时间上,胃经在辰时活跃,在此时进行治疗,符合病穴结合原则,可促进气机上下沟通,达到调节肠腑、消胀的效果。选择热熨部位时,手术切口多为脐下正中位置,所以腹部为主要部位。在中药方中,吴茱萸调节脾胃,加快寒气消除,具有止泻作用;莱菔子消除胀气、止呕;枳壳理气,改善气血运行,减少便秘;小茴香理气和胃[7]。现代药理研究表明[7],吴茱萸能加快前列腺素生成,减轻疼痛程度;莱菔子提升镇痛作用,加快炎症因子的消除;小茴香消炎,减轻胃肠障碍,诸药合用可提升治疗效果。在7:00~9:00 进行子午流注热熨,能提升胃经的旺盛程度,加快气机运行,改善胃肠消化功能;通过热熨和温热共同作用,对腹部皮肤产生刺激,调节毛细血管的张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充分发挥热与药的协同效果,方便药物进入腹腔,增强胃肠部位的蠕动,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通过对穴位的热敷产生刺激作用,能改善局部血运,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还能实现对手术创伤的弥补,改善脏腑气血的运行,调节脏腑阴阳,对患者负面影响非常小,安全度高[8]。 在治疗同时,对患者腹部单向按摩,力度适中,与结肠方向一致,能改善肠管运动,加快内容物走行,实现药理作用和物理作用协同,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

该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胃肠不适发生例数以及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药子午流注热熨能够在妇科开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治疗优势,能够加快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进度,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开腹胃肠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