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2021-05-24 05:41高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压缩性腰椎骨折

高波

(吉林省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吉林长春 130021)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骨折,在跌倒、颠簸、自身重力或暴力下椎体压缩变扁,形成前窄后宽的楔状压缩型骨折,多发于伴有骨折疏松的中老年群体。 由于骨折稳定性较好,多数患者无需手术即可痊愈,但需要长期卧床治疗,易出现压疮、尿潴留、便秘等并发症,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也不利于疾病恢复,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护理,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降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快速恢复。 既往研究显示,中医护理有助于改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1],缓解焦虑,加速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2],用于合并腹胀、便秘患者中可改善便秘治疗效果[3],但对常规护理联合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较少。基于此, 该文随机选择该院2019 年1—9 月收治的90 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常规护理联合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90 例稳定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存在精神病史、局部感染病灶、伴开放伤、神经损伤、合并其他骨折、严重心肝肾和符合手术指征患者, 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知情同意。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22 例,女性 23 例;年龄48~80岁,中位数 65.0 岁;致伤原因:18 例跌倒致伤,14 例搬运重物致伤,12 例颠簸致伤;干预前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为(9.24±1.04)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评分为(68.49±6.65)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为(58.47±5.98)分。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 20 例,女性 25 例;年龄 47~82 岁,中位数 66.0 岁;致伤原因:19 例跌倒致伤,15 例搬运重物致伤,11 例颠簸致伤;干预前 VAS 评分为(9.36±1.43)分,SDS 评分为(69.53±7.16)分,SAS 评分为(59.42±6.47)分。 两组患者的性别、中位年龄、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措施包括:(1)心理护理。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根据心理护理评估结果,针对患者的消极情绪进行疏导,使其了解骨折治疗全过程,说明积极配合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使患者充满信心,消除思想顾虑,提高依从性。(2)疼痛护理。护士应采用心理支持疗法缓解患者的疼痛,即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知觉,通过疼痛知识教育改变疼痛反应,增加患者耐受疼痛的能力。 (3)体位护理。 住院后患者应平卧硬板床,去枕以保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 根据骨折压缩程度,适当垫软枕于受伤椎体下至少6 周,垫枕时可先低后逐渐加高,使脊柱保持稳定背伸,循序渐进复位,使压缩的椎体扩张,矫正骨折畸形。 (4)饮食护理。 骨折初期要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半流质食物,腹胀严重者可禁食。 待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胃肠功能恢复后,可增加有利于骨折愈合的富含维生素、钙质的食物,并适当进食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同时应指导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5)皮肤护理。 护士应指导患者定时轴线翻身,避免肢体扭曲,造成脊柱扭转。翻身时挺直腰背部,绷紧背肌,每2~3 小时1 次。保持皮肤清洁,做好皮肤护理,定时按摩背部及局部受压处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 (6)腰背肌康复锻炼。 患者疼痛减轻后,应早期行腰背肌锻炼,先易后难,先小幅度后大幅度,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以患者的主动活动为主,切忌粗暴的被动活动。如已有腰部酸痛、发僵、不适等症状时,应当停止或减少腰背肌锻炼;在腰腿痛急性发作时应当及时休息,停止练习,否则可能使原有症状加重。骨质疏松症患者锻炼腰背部肌肉可增加肌肉力量,稳定脊柱,减轻脊柱的变形,缓解疼痛,防止骨折发生。 (7)康复训练。 在伤后 1~4 d,根据患者具体损伤部位行悬吊牵引, 牵引适应1~2 d 即可平躺在床上,行缓慢屈膝、抬腿等训练,伤后1~2 周指导患者连续扩胸和上肢运动,锻炼腰背部功能,伤后2~4 周行仰卧架桥运动,将双手支撑在双侧髂骨部位,将上半身抬起做对抗牵引,解除绷带后可行俯卧位飞燕法锻炼。 伤后8~10 周,根据X 线检查结果可行下地锻炼。

1.2.2 观察组

该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主要措施包括:(1)中药护理。根据体质辨证外敷中药:将大黄、黄柏、姜黄、厚朴、天花粉、陈皮、制南星、甘草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药物研磨为粉,以香油调为膏状,涂抹在大小合适的棉垫上,外敷患处,1 次/d。 外敷过程中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不适,并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2)情志护理。 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护士需耐心与患者沟通, 根据患者心态变化合理运用说理开导、劝说疏导、移情相制、顺情从欲、气功调神等方法予以对症情志干预,进一步消除患者负性情绪。(3)中医饮食护理: 恢复早期患者受到骨折影响易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下降等情况,此阶段可给予其薏米山楂粥等促消化、健脾胃的食物,同时指导患者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保证均衡营养,预防便秘。恢复期可食用瘦肉汤、牛肉、鸽子肉、木耳、鱼肉等具有益气补血的食物。 骨折后期主要可食用牛奶炖鸡蛋、山药瘦肉粥等滋补肝肾食物,重在补气固本,促进患者恢复。应结合患者饮食习惯及营养需求制定食谱,病情恢复后予以瘦肉、菠菜、山楂等活血化瘀食物,气血不足者予以当归、黄芪、牛肉、羊肉、鱼等食物,肝肾虚弱者予以桃仁、肉桂、枸杞等药物。(4)中医康复锻炼。伤后 1~2 周以神阙穴为中心行腹部按摩, 使用红花油按摩肩部、背部及骶尾和足跟部,如应用手法整复和垫枕疗法疼痛仍未消失且存在局部受限活动,可在垫枕疗法同时采用五点支撑法行功能锻炼;伤后2~3 周同时行床上和三点支撑法行功能锻炼;伤后3~4 周采用四点支撑法行功能锻炼;伤后4~5 周行飞燕法功能锻炼。(5)中医针灸。气滞血瘀者针灸阳陵泉、太溪、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内庭、外关、内关、鱼际、合谷等穴位,气血不足者针刺神门、脾俞、气海、心俞、足三里穴位,脾肾虚者针刺太冲、关元、三阴交、太溪、命门、肾俞等穴位,1 次/d,10~30 min/次。

两组均干预 6~8 周,出院后随访 4~1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评价,评分范围 0~10分,0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剧痛,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症状越明显。焦虑、抑郁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价。

1.4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 JOA 评分), 评分范围 0~29 分,分数越低表示功能障碍越明显。 评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29-治疗前评分)×100%,据此判定疗效。 评分改善率为100%者判定为治愈,评分改善率介于60%~99%者判定为显效, 评分改善率介于25%~59%者判定为有效,评分改善率<25%者判定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VAS、SAS 和 SDS 评分用()表示,采用 t 检验;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n(%)]表示,应用Wilcoxon 秩和检验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 VAS、SAS 和 SDS 评分比较

假设检验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护理后 VAS、SAS 和 SDS 评分的比较[(),分]

表 1 两组患者护理后 VAS、SAS 和 SDS 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VAS 评分SDS 评分 SAS 评分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4.64±0.95 3.16±0.72 8.329 0.000 54.20±5.87 42.16±6.13 9.516 0.000 49.69±4.66 35.66±4.48 14.560 0.000

2.2 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

Wilcoxon 秩和检验表明, 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76,P=0.010);卡方检验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 论

中老年人体内钙流失,骨质疏松,更易发生骨折,胸腰椎骨折是中老年人多发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发生在T11~L1椎体之间,一般为外力创伤所致,背痛、直立行走障碍、 胸腰椎活动受限等为该病常见症状。由于椎管内有脊神经存在,一旦受到损伤可出现截瘫等症状,应进行手术治疗。 而未发生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一般进行保守治疗,多数患者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但是骨折后常出现腹膜后血肿,刺激内脏神经, 影响肠道蠕动而出现腹胀腹痛和便秘;长期卧床治疗,压疮、尿路和肺部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4],影响患者康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中医康复护理是中医学基本理论与康复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在护理过程中运用中医整体辨证施护观念,结合传统康复护理及康复锻炼、康复疗法等,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状态,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中应用广泛[5-9]。 研究显示,实施中医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及疼痛症状,缩短实际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0],护理效果较好,有利于促进骨折快速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1-12]。

该研究观察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中,采用外敷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药物辅助治疗,可提高保守治疗效果;通过中医情志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战胜疾病信心; 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可以改善患者体质,为康复打好基础;通过实施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者腰背部功能恢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VAS、SAS 和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疗效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中医辨证施护应用于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其健康水平,提高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3]。

综上所述,常规护理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应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确切, 可显著降低其疼痛、焦虑和抑郁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压缩性腰椎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CONTENTS
患了压缩性骨折怎么办?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