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1-05-24 05:41郑文静郭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组间康复训练心功能

郑文静,郭玲

(1.枣庄市立医院急诊科,山东枣庄 277100;2.枣庄市立医院门诊部,山东枣庄 2771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引起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坏死[1],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及致死率高等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临床治疗AMI 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疏通堵塞或狭窄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血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但PCI 手术并未改善AMI 的发病因素,不能阻止疾病发展,患者术后发生再梗死的风险依然较高[2]。 有不少研究显示[3-4]:康复训练不但能够促进PCI 术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而且有利于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 但是如果运动干预方案中运动方法或强度不当反而会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另外,PCI 术后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不少患者存在负性情绪,服药依从性差,从而影响康复进程[5]。 该次研究选取2018 年8 月—2020年7 月该院心血管科收治的130 例行PCI 的AMI 患者,分析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AMI 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心血管科收治的行PCI 手术的130 例AMI 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8 版)》中 AMI 的诊断标准,且均为PCI 手术适应证者。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感染者;合并恶性肿瘤者或心律失常或支气管哮喘者;精神病及认知功能障碍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 例。 对照组:男 37 例,女 28 例;年龄 35~78 岁,平均(59.37±7.92)岁;心功能Ⅱ级 39 例,Ⅲ级 26 例。 观察组:男 35 例,女 30 例;年龄 37~76 岁,平均(60.18±7.65)岁;心功能Ⅱ级40 例,Ⅲ级25 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基线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次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干预, 包括常规宣教和康复训练(术后3~5 d 指导患者进行翻身、四肢屈伸练习,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步增加运动量,包括床上关节活动、床上呼吸练习、床边行走等)、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 早期康复训练包括:(1)术后12 h 指导患者主动或被动翻身、屈伸四肢。 (2)术后 2~3 d,患者主动翻身,半卧或坐位于床,进行吸气、呼吸练习,并自主洗漱和进食;静坐床边,双腿下垂,3 次/d,5~10 min/次。 (3)术后 4~5 d,患者静坐于床边椅子 5 min,站立 5 min,5 次/d;自行完成洗脸、刷牙、吃饭、穿衣等活动。 (4)术后 6~11 d,指导患者在床边漫步行走,从20 m 开始,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增加,直至患者可以长距离行走。 (5)术后 12~15 d,指导患者进行上下楼梯训练,时间控制 15~30 min/次,2 次/d,两次训练中间应休息 15 min 以上。(6)术后 16~21 d,指导患者户外散步 2 次/d,20~30 min/次;慢跑 10 min。 (7)术后22~28 d,指导患者参加户外活动,可根据患者喜好进行举重、哑铃等体能训练,重复 5~10 次,3 组/d。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当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眩晕、面色苍白、大汗等症状时应降低训练强度或及时停止训练。健康教育包括:(1)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1 次/d,20 min/次,内容包括 PCI 术后康复流程、注意事项、正确的生活方式等,并对患者的疑问及时解答。(2)每2 周举办1 次病友会,通过康复患者现身说法增强患者康复的自信心。

干预1 个月后,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变化。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等心功能指标。

(2)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采用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分越高,表明心理状态越差。

(3)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再梗死)的发生情况,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 LVEF、LVEDV、LVESV 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两组 LVEF 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 且观察组LVEF 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两组 SAS、SDS 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 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LVEF(%)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65)对照组(n=65)t 值P 值58.27±10.65 59.04±10.82 0.328 0.807 69.48±7.36a 64.75±8.19a 5.164 0.022 LVEDV(mL)干预前 干预后28.09±4.52 28.23±4.49 0.631 0.564 30.46±3.28 29.37±4.06 0.257 0.824 LVESV(mL)干预前 干预后46.92±5.74 47.03±5.81 0.196 0.385 44.98±4.77 45.83±5.12 0.370 0.418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SA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SD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65)对照组(n=65)t 值P 值42.75±5.26 42.91±5.07 0.382 0.793 28.63±4.05a 35.24±4.73a 10.057 0.001 41.29±5.11 41.35±5.20 0.618 0.472 28.72±4.63a 33.68±4.95a 7.905 0.008

2.3 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6 个月内,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诸多研究显示[6-7]:AMI 患者PCI 术后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严重心律失常、猝死等不良事件。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了相关的疾病知识,使其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治疗依从性得以提高,从而加快了康复进程[8]。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LVEF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9-10]的结论大体一致,说明合理、正确的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PCI 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其内在原因可能是:早期床上运动、床边运动、户外散步及体能训练使冠状动脉得到舒张,动脉血运增加,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况;增加胸腔负压,促进静脉回流充盈心室,也利于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况;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得到良性调节,可抑制平滑肌细胞,预防内膜增厚,使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症状减轻;另外,心肌细胞凋亡减少,有利于正常血管通道重建,从而使心功能改善。干预后,两组SAS、SDS 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5,8]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详尽了解,能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促进心功能改善;早期康复训练让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让患者有被重视感,心情更为舒畅,促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一步改善,更加积极参与、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康复训练,从而能够进行最大限度的运动量,形成良性循环,加快康复进程。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1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说明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有利于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其原因可能是:早期康复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全程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避免了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训练方法正确,注意事项严格遵守,且对自身生命体征变化警觉性提高,使不良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用于AMI患者PCI 术后康复中,有利于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和心理状态改善, 还有利于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组间康复训练心功能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初探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