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2021-05-24 09:54
中小学德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全面性惩戒受害者

朱丽桢:为教育而惩戒

朱丽桢在《当代教育科学》2021年第4期《为教育而惩戒:从“惩戒”到“教育惩戒”》一文中提出,教育惩戒旨在教育,教育惩戒权的表述完整不可分割,切不可少了“教育”两字。“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行为,经历了体罚、惩罚、惩戒、教育惩戒四个发展阶段,标志着惩戒作为一种学生管理手段,其教育功能的价值确立。“教育惩戒”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着惩戒手段失当、惩戒程度失准、惩戒对象失变、惩戒干预失重等许多障碍。

破解教育惩戒实践难题和教师惩戒权力失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促进教育惩戒的合法化。第二,满足教育惩戒的合目的性。第三,規制教育惩戒的合伦理性。第四,追求教育惩戒的合艺术性。教育惩戒的落实以立法为保障,但不应将教育本质应有之义的惩戒只交给法律。面对学生的越轨行为,立法为教师和学校提供了惩戒的标准、边界和底线,但难以保证实践过程中惩戒的教育性和伦理性等原则,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社会舆论、家长及学生等社会力量的共同助力,使教育惩戒在“德治”与“法治”的共同监督下真正落实。同时,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并不具有使用的必须性,面对行为失范学生,更有益的教育方式仍值得学界持续思考。

郭凌风,刘文利等:全面性教育对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有预防作用

郭凌风、刘文利等在《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第4期《全面性教育对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的预防作用》一文中指出,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主要是以传统性别规范和期待为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不同层次的性别产生的敌意行为。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会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受欺凌者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行为。当前面临以下干预困境:导致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的因素难以直接干预;传统性别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受害者羞于求助;目前我国相关的的校园政策和研究较少,教师也缺乏相关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受害者和干预者对欺凌事件的不当态度加大干预难度。

全面性教育是一个基于课程,探讨性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层面意义的教学过程。其目的是使儿童和年轻人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从而确保其健康、福祉和尊严,对于预防校园欺凌有着独特的作用。开展学校全面性教育的建议如下:第一,全面性教育应尽早开展。第二,重视性教育教师的培养,也为其他学科的教师提供性别平等视角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技能。第三,给予预防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的课时保证,并设置明确的反欺凌政策,干预与预防并重,从政策与教育同时入手。第四,学校需完善性教育效果监测和评估体系。

猜你喜欢
全面性惩戒受害者
忘却歌
教育惩戒,育人为本
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
让惩戒教育有章可循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对教学的作用
短文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