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肥料配比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1-05-27 07:59王震朱计谋赵师成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咖啡碱浸出物茶多酚

王震,朱计谋,赵师成*

(1.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2.信阳市平桥区林业局,河南 信阳 464000)

茶叶是我国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茶叶产量与品质快速提升,施肥技术的更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茶农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盲目施用化肥,导致茶园逐渐酸化,土壤理化性质变差,有机质含量降低,茶叶产量和品质也不断降低[1-3]。因此,以有机肥、生物肥为主的施肥模式开始受到关注,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4-6]。目前,关于不同肥料配施对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将有机肥、茶叶配方肥、脲甲醛缓释肥、微生物有机肥设置不同比例配施,测定不同处理茶叶产量和品质,筛选适宜的施肥模式,以期为茶园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7年4月在信阳农林学院进行,茶样采自于信阳市罗山县,供试品种为薮北茶种。供试肥料有茶叶配方肥 (N 8%,P2O58%,K2O 12%)、有机肥 (有机质≥45%)、微生物有机肥(有机质≥45%)、脲甲醛缓释肥(N 26%,P2O512%,K2O 10%)、硫酸钾复合肥 (N 14%,P2O516%,K2O 15%)。

1.2 处理设计

采用田间试验,设18个处理:T1,农户对照(硫酸钾复合肥);T2,空白对照;T3,有机肥;T4,脲甲醛缓释肥;T5,茶叶配方肥;T6,微生物有机肥;T7,有机肥+30%脲甲醛缓释肥;T8,有机肥+50%脲甲醛缓释肥;T9,有机肥+70%脲甲醛缓释肥;T10,有机肥+30%茶叶配方肥; T11,有机肥+50%茶叶配方肥; T12,有机肥+70%茶叶配方肥; T13,微生物有机肥+30%茶叶配方肥; T14,微生物有机肥+50%茶叶配方肥; T15,微生物有机肥+70%茶叶配方肥; T16,微生物有机肥+30%脲甲醛缓释肥; T17,微生物有机肥+50%脲甲醛缓释肥; T18,微生物有机肥+70%脲甲醛缓释肥。小区面积为1 334 m2,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除空白对照不施肥外,各处理施肥量与农户对照相同,为1 800 kg·hm-2,其他管理措施保持一致。

1.3 测定指标

发芽密度。用0.1 m×0.1 m铁框每小区随机选择3个样点,数铁框内芽头数量(包括已被采过的茶叶)。百芽重。采一芽一叶进行测定,取平均值。

品质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参照GB/T 8313—2002《茶 茶多酚测定》;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参照GB/T 8314—2002《茶 氨基酸测定》;茶叶中咖啡碱含量的测定参照GB/T 8312—2002《茶 咖啡碱测定》;茶叶水浸出物测定参照GB/T 8305—2002《茶 水浸出物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T13百芽重最高,达14.2 g,且显著高于T1,但与T2百芽重无显著性差异。从图2可以看出,T1、T12发芽密度无显著性差异,T5、T12之间发芽密度也无显著性差异,T1发芽密度显著高于T5,T1、T5、T12处理发芽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图3可以看出,以T13产量因子最高,较T1增加18.8。

柱上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图2、4~7同。

图2 不同肥料配比处理的茶叶的发芽密度

产量因子=百芽重×发芽密度。

2.2 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从图4看出,水浸出物各处理基本在45%左右,其中T18含量最高,为51.8%,较T1高8.8百分点,且T18茶叶水浸出物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从图5可以看出,T17茶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T1高15.8百分点。从图6可以看出,T5、T10、T12、T18茶叶氨基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且以T12最高,为7.3%;T1茶叶氨基酸含量最小,仅2.6%。从图7可以看出,T17、T18茶叶咖啡碱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以T17最高,为4.9%,且二者咖啡碱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以T1茶叶咖啡碱含量最低,为2.6%;除T1、T8、T17、T18外,其他处理咖啡碱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从图8可以看出T18酚氨比最高,为10.7,其次是T1,为9.7。

图4 不同肥料配比处理茶叶的水浸出物含量

图5 不同肥料配比处理茶叶的茶多酚含量

图6 不同肥料配比处理茶叶的氨基酸含量

图7 不同肥料配比处理茶叶的咖啡碱含量

图8 不同肥料配比处理的茶叶酚氨比

3 小结与讨论

有机肥可为植物提供全面营养, 且肥效长,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肥料[7]。研究[8-10]表明,茶园配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茶叶产量。任红楼等[11]研究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堆肥2 250 kg·hm-2)可使春茶产量提高23.5%,尤以微生物有机肥+30%茶叶配方肥的处理产量最高。

茶叶中水浸出物是指在冲泡过程中能融入茶汤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茶的水浸出物是成品茶叶质量好坏的综合性指标,成品茶越好,水浸出物越高[12]。本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有机肥+70%脲甲醛缓释肥处理水浸出物含量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茶多酚含量在22%~24%时,能维持茶汤浓度、纯度和鲜爽度的和谐一致,当其含量进一步增加,尽管茶汤的浓度加大,但鲜醇度降低,苦涩味开始形成并加重[13]。微生物有机肥+50%脲甲醛缓释肥处理茶多酚含量达41.0%,与茶多酚适宜范围有较大差距。茶多酚含量和品质的关系较为复杂,茶多酚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或负相关并无定论[14],因为还要考虑氨基酸的含量。氨基酸在茶叶品质评价上具有重要意义,氨基酸是绿茶鲜爽滋味的主要来源[15-16]。氨基酸含量与绿茶品质呈显著的正相关[17]。试验以有机肥+70%茶叶配方肥配施茶叶氨基酸含量最高。酚氨比能够反映茶汤滋味苦涩和鲜爽之比例, 一般来说, 绿茶的酚氨比低的品质较好[18]。名优绿茶的酚氨比一般不超过8[19]。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处理酚氨比都在8以下,其中以有机肥+50%茶叶配方肥品质相对较好。咖啡碱是茶叶中含量最高的一种生物碱,一般含量在2%~4%,是茶叶中重要的滋味物质[20]。试验除微生物有机肥+50%脲甲醛缓释肥与微生物有机肥+70%脲甲醛缓释肥处理外,其他处理都在正常范围内。

从试验结果来看,茶园以微生物有机肥+30%茶叶配方肥配施产量因子最高,其次为有机肥+70%茶叶配方肥;有机肥+70%茶叶配方肥配施茶叶氨基酸含量最高,且酚氨比也较低。综上所述,施用有机肥+70%茶叶配方肥对提高茶叶产量、品质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咖啡碱浸出物茶多酚
安徽农业大学揭示茶树咖啡碱合成调控机制
骨疏宁片浸出物测定方法研究*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广西产罗汉松茎与叶浸出物的测定
黔产金钗石斛茎和花中浸出物测定
肠道微生物与茶及茶多酚的相互作用在调节肥胖及并发症中的作用
19份茶树资源鲜叶中咖啡碱合成酶的活性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速溶茶中咖啡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