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与水课的数据画像

2021-05-27 04:12郭克华陈良奎晓燕金一粟余肖勇
科教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金课教学质量

郭克华 陈良 奎晓燕 金一粟 余肖勇

摘 要 金课和水课是教育部明确定义的课程类型,正确认识和把握金课水课的特征对高校课程建设有指导意义。本文以某双一流大学2016级8468名本科生四年的课程质量评价数据为统计对象,从专家评价和学生评价的角度划分金课水课,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的方式分别对金课与水课进行数据画像,基于此画像,对高校提升教学质量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教学质量 金课 水课 数据画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2.004

Data Portrait of "Valuable Courses" and "Valueless Courses"

——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ts and Students

GUO Kejia[1][2], CHEN Liang[1], KUI Xiaoyan[1], JIN Yishu[2], YU Xiaoyong[2]

([1]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3;

[2] Undergraduate Schoo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3)

Abstract "Valuable Courses" and "Valueless Courses" are the types of courses defin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t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luable Courses" and "Valueless Cours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is paper takes the curriculum quality evaluation data of 8468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grade 2016 of a first-class university as the statistical object, divides the "Valuable Courses" and "Valueless Cour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ts and students evaluation, and makes data portraits of "Valuable Courses" and "Valueless Courses" respectively by using binary logic regression. Based on this portrai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teaching quality; golden class; water course; data portrait

0 引言

2018年,教育部出臺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等政策,[1]明确要求各高校要认真梳理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合理增加课堂难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为大学生“合理增负”。建设更多的“金课”,是当前推进教学改革、 加快一流本科建设的发力点。[2]

金课代表着具有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性的课程。教学方式科学且灵活,课堂内容能够反映专业知识的前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因材施教,知识能力素养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课程教学具有较深的内涵,对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授课水平。[3]水课代表着陈旧性、低阶性的课程。[4]一般体现为教学模式陈旧,授课内容陈旧,课堂松散,低质量、低效率的课堂;以及教师上课不用心,教学空洞枯燥,学生无法较好的理解吸收知识。

本次统计的对象为某双一流大学(以下简称A大学)2016级8468名本科生四年的督导和学生的课程质量评价数据,从教学班规模、学生专业、教学班属性、学生成绩、挂科率和专家评价指标6个方面对金课水课进行数据画像,基于此画像,最后对金课水课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继而对高校课程建设提出建议。

1 数据整理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整理

本次统计的数据来源于A大学2016级本科生4年的教学班相关信息,共涉及106个专业,8468名学生,363353条有效学生评教记录和2808条督导专家评价记录。为准确地对金课水课进行画像,统一以教学班作为本次研究的基本单位,专家评价中删除自评记录后包含1836个教学班,学生评教筛选出15人以上参评且评价分数非0的记录后包含6163个教学班,去重后共计7264个教学班。

为增强统计有效性,本研究将学生评价前50%和专家评价前50%的教学班交集作为金课样本,共119个金课教学班,将学生评价后50%和专家评价后50%的教学班交集作为水课样本,共300个水课教学班。

1.2 研究方法

对于班级规模和挂科率,本文采用分区间统计的方式,刻画不同区间的班级规模和挂科率占比变化;对学生专业,首先在不同集合内按专业人数进行分级,再对比所统计专业的级别差异,可有效反映金课水课的学生专业情况;对于学生成绩,一方面从教学班均分的方差、平均值和偏度峰度来描述学生整体成绩,另一方面从学生所在学院和教学班所属学院是否一致的角度,探究跨学院对金课水课学生成绩的影响;对于专家评价指标,则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指标对当前教学班是否为金课的贡献度。采用SQLyog和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 值)取 0.05。

2 金课和水课的数据画像

2.1 金课的数据画像

2.1.1 金课班级规模

以班级规模100人为限,每10人作为一个统计区间,统计金课相比全部教学班每个区间人数占比的变化,观察哪些区间变化较为明显。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区间[20-50](整体占比62.1%)出现正增长,[1-10]和[90以上]出现负增长,表明金课教学班规模大都集中在20-50人。

2.1.2 金课学生所在专业

将金课教学班学生相关的专业和全校所有专业分别按人数分级,再对比这些专业的级别差异,统计可得有14.8%的专业在金课中排名更靠前。同时将上述专业和A大学重点专业对比发现其中仅50%为重點专业。

2.1.3 金课课程属性

经过统计,金课教学班属性占比如表1所示,从表1可看出,在金课教学班中必修占比最大,且不含任选性质的教学班。

2.1.4 金课学生成绩

金课教学班均分的整体情况如表2所示,前50%的教学班均分大于84.3分。和所有教学班均分相比,金课教学班学生平均成绩增加3分,成绩的离散程度明显减小,整体分布更接近正态分布。

为更全面分析金课教学班学生成绩,我们以学生所在学院和教学班所属学院是否一致为划分依据,探讨不同情况下学生成绩情况。在不一致的情况下,金课的教学平均分较高,说明跨学院开课的情况下,金课整体学生平均成绩较好。

2.1.5 金课学生挂科率

筛选全校10人以上的教学班共5925个,其中金课教学班118个,对比金课教学班和全校教学班不同挂科率区间的占比变化,统计变化明显的区间分布,如图2所示。

从图2看,挂科率[2%-5%]同比增加2.94%,而10%以上减少2.84%;金课中低挂科率的教学班更多。金课挂科率集中在5%以下(占比86.44%),且不存在挂科率20%以上的教学班。金课的较低挂科率(10%以下)教学班只出现在大三和大四上学期,且大三上下学期分别占比59.6%和34.8%。

2.2 水课的数据画像

2.2.1 水课班级规模

采用和金课相同的分析方法,具体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水课班级规模主要是区间[40-70](连续区间占比最大)出现正增长,[1-10]和[100以上]出现负增长,因此水课教学班规模集中在40-70人之间。

2.2.2 水课学生所在专业

将水课教学班学生相关的专业和全校所有专业分别按人数分级,依次统计这些专业的级别差异,统计发现有26%的专业在水课中排名更靠前。同时将上述专业和A大学重点专业对比发现,其中有45%为重点专业。

2.2.3 水课课程属性

水课教学班属性占比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水课教学班中选修占比最大,且不含任选性质的教学班,和全部教学班相比选修占比增加28.01%,而必修占比下降31.6%,说明选修出现水课的概率大于必修教学班。

2.2.4 水课学生成绩

水课教学班均分的整体情况如表4所示,前50%的教学班均分大于81.2分。和全部教学班均分相比,水课教学班的整体成绩稍低于全部教学班成绩,离散程度减小,整体分布更接近正态分布。

2.2.5 水课挂科率

筛选10人以上水课教学班共299个,对比水课教学班和全校教学班不同挂科率区间的占比变化,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水课挂科率[5%-10%]同比增加3.28%;[20%-30%]占比1%,水课仍以低挂科率为主,但较高挂科率占比相对金课要大,且出现挂科率在20%以上的教学班。

和全部较高挂科率教学班相比,水课中较高挂科率教学班的选修占比增加47.65%,仅大三学年就占72%,说明大三学年出现较高挂科率水课的概率较大。

2.3 金课水课的区分度分析

本部分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分度。在数据集中,统计了既上出金课又上出水课的教师数目,经过分析,该类型的教师数目在全部教师中占比最多为0.45%,说明教师的教学质量基本与教师的个人素质呈正相关。

再从课程自身的角度,探讨同一课程被不同教师一人上成金课,一人上成水课的课程。经过分析,该类课程占比为0.44%,说明课程组建设效果对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3 总结和建议

3.1 总结

本文以A大学16级学生教学班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对金课水课进行数据画像,旨在通过对比两种课程的特征,对“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提出可行的建议,促进高校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根据统计分析,可得如下结论。一是相比水课,金课的班级规模较小,必修占比大,平均成绩比全部教学班平均成绩好,低挂科率占比大且不存在挂科率20%以上的教学班。二是金课水课的靠前专业中都有50%左右的专业为A大学重点专业,该结果反映了专业建设工作仍需完善。三是在水课中存在当学生所在学院和教学班所属学院不一致时,学生整体成绩较高。四是大三学年出现优质金课和较高挂科率水课的概率都很大。五是基层教学组织,特别是课程组建设,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3.2 相关建议

根据前述分析,为了实现打造金课,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给出如下建议。一是教学班规模不宜过大,建议50人以下。对于大规模集体教学班,可通过分组方式管理,组内安排负责任、爱学习的组长,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形成互助机制。二是规范选课制度,避免混学分选课现象。如:低年级就适量加入部分选修课程,减轻日后选课压力;可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多倾听学生意见,以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选课,培养方案的设计要多调研;尝试以创新创业学分代替部分选修学分。三是合理安排课程的学年学期,不要把过多课程安排在大三学年;通过讲座等方式对考研、就业进行科学指导。四是加强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助力打造金课。

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质量测量、分析与反馈机制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际的通知.[EB/O L].[2018-08-27].https://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0903_347079.html

[2] 李志义.“水课”与“金课”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24-29.

[3] 马浚锋,罗志敏.什么是大学“金课”:学生如是说[J].江苏高教,2019(05):60-66.

[4] 孙敏,曾斌.摒弃“水课”,铸造“金课”——谈如何提升课程质量[J].才智,2019(29):116-117.

猜你喜欢
金课教学质量
虚拟仿真实验“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云模型及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新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新探
打造以本为本的学前教育“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