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正与个性化教育的一致性研究

2021-05-27 04:12王鹏
科教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一致性公平

王鹏

摘 要 在新时代教育公平发生了深刻变化,个性化教育成为教育公平的新要求。我们不仅应当考察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教育的历史发展状况,还应当考察两者之间的现实发展状况,对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教育之间不协调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此外,应当从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体制、促进教育均衡等出发,为教育公平和个性化教育的一致性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 教育公正 个性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2.005

Research on the Consistency of Educational Justice and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WANG Peng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Henan 461000)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profou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educational equity, and personalized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requirement of educational equity. We should not only investigat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equity and personalized education, but also the actual development between them, and deeply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sharmony between education equity and personalized education. In addition, we should create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consistent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equity and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by innovating educational ideas, optimizing educational system and promoting educational balance.

Keywords educational justice;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教育公平与教育个性化之间有着深刻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多维度、多方面的,同时也是宏大的教育命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和分析。鉴于本文的篇幅有限,尝试从时间维度对教育个性化和教育公平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探究,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通过教育个性化推动教育公平。

1 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教育一致性的历史考察

在考察教育公平和教育个性化问题时,首先要考察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和本质属性。从总体上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形式,它是动态的、发展的、历史的、变化的,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思想内涵、内在要求和重要形式。教育个性化是指以适合学生兴趣爱好、心理特征、自我需要等方式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智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基础、领悟能力等各不相同,理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所以个性化教育是最好的、最有价值的教育方式。但是个性化教育需要耗费大量的教育资源,为每个学生都量身定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在教育条件落后、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很难开展个性化教育。所以我们应当以历史的、动态的维度考察教育公平问题,把握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首先,教育公正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理想状态,但是不同时代的教育公平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在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讲经传道,将教育从贵族阶层普及到普通百姓中间,这就是教育公平,所以孔子也被称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被人广为传颂。在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实行科举制度,每个贫寒子弟都可以到私塾读书,学习四书五经,考取功名,这些在当时看是较为公平的教育制度,为许多社会底层的勤学好问者提供了上升通道,也促进社会各个阶层的相互流动。与封建主贵族为主的西方传统社会相比,中国传统社会的教育制度具有较大的先进性和公平性,这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

此外,教育公平在现代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基础性的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等问题已经被解决,个性化教育称为教育公平发展的新课题。在义务教育没有被普及之前,许多贫困孩子没有上学的机会,但是在义务教育普及的新时代,国家已经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受教育问题,于是如何提升教育质量、如何促进孩子进步等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课题。所以说,教育公平发生了深刻变化,个性化教育成为教育公平的新要求。所以應当对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教育的一致性进行深入研究,考察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 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教育一致性的现实分析

教育公平和个性化教育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教育问题,我们不仅应当考察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教育的历史发展状况,还应当考察两者之间的现实发展状况,对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教育之间不协调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2.1传统教育理念制约教育公平,影响个性化教育发展

教育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文化的实践活动,它不仅受经济发展、现实条件等因素影响,还受到传统观念、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等因素影响。当代学校教育发展就面临许多传统观念束缚问题,如在科举考试理念、学而优则仕、“官本位思想”等观念影响下,许多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和学习理念存在偏差,这些直接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和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比如在传统教育理念下,人们更加关注学生的考学、就业等功利层面的东西,反而忽视学生的自我成长问题,这些是制约个性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2.2應试教育模式束缚教育公平,约束个性化教育发展

毫无疑问,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仍深刻影响着学校教育活动,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更重视考试、知识灌输等,对学生的个性成长、素养生成等不甚重视。在这种应试教育思维影响下,产生了许多考试工厂,如安徽毛旦厂、河北衡水、湖北黄冈等,这些学校不是因为培养出高素质创新性人才而闻名全国,也未培养出许多伟大人物或历史名人等,而是以高考分数高、高考状元多等闻名于世,这些显然是应试教育魔咒的结果,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和家长片面重视考试成绩,孩子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学成为最主要的评判标准,真正影响孩子成长的个性、兴趣、创造力等反而被人们所忽视,这些影响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2.3教育发展失衡影响教育公平,制约个性化教育开展

从总体上看中国在教育均衡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仍面临许多教育发展失衡问题,比如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特长等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以说这些地区的个性化教育比较好,并且以个性化教育推动了教育公平。但是在许多落后地区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较差,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义务教育,并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发展机会,从而制约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3 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教育一致性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个性化教育无疑是最理想的教育形态,也是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主要方向。为此,应当从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体制、促进教育均衡等出发,为教育公平和个性化教育的一致性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3.1创新教育理念,促进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教育的一致性发展

教育理念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国教育中仍面临教育理念落后问题,许多教育者深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工业化教育思维的影响。所以应当创新教育理念,树立以个性发展、素养培养等为重要内容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培养等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上。此外,应当提高广大家长的教育思想,使家长能够认识教育的本质和阵地,而不是忙于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是否考上好大学等,其实,孩子的道德素质、个性发展、人际关系能力等往往比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在改变教育理念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环境中,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宣传教育理念,传播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提高广大家长的思想认识。比如可以宣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导家长理性看待上学问题,对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有正确的定位,而不是盲目地靠重点高校或普通高校等。对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上职业技校、高职院校等,学习一门专业技能也是一种正确的人生选择。这样可以使家长更加理性地对待孩子上学问题,也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空间和舆论空间。

3.2优化教育体制,促进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教育的一致性发展

教育体制是影响个性化教育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个性化教育往往被视为另类,比如教师更加关注考试成绩,往往以考试分数论英雄,如果考试成绩好,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如果考试成绩不好,那么学生的各种优点往往被否定,甚至遭到排斥和歧视。所以应当摒弃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教育模式,树立以能力培养、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教育应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这些充分说明,道德素质、个人性格、合作意识等比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加重要,学校应当更加关注学生身上这些本质性的东西。此外,应当改革现有教育体制,推动中招和高招制度改革,将学生的个性特长、合作意识等作为考试的内容,并以实践考试、日常考察等方式进行体现。还应当改变现有的教育评价体制,更加重视学生的日常评价、实践活动评价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个性教育的发展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最后,还应当创新教师评价机制,改变以考试成绩至上的教师评价机制,将学生的道德品质、综合素质、日常表现等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这样能够引导教师更加重视个性化教育,而不是一门心思地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3.3减小教育差异,促进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教育的一致性发展

中国面临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如高考大省河南、山东等地区的学生要考上重点大学,几乎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是北京市、上海市等地区的学生考重点学校却比较轻松,这种教育差异直接影响着教育公平。比如在河南地区,多数学校都忙于搞应试教育,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北京等地区的学生考学压力却比较小,可以学习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要改变这种教育上的发展差异,为不同地区和省市的学生提供更多公平的发展机会,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成长,从而为个性化教育发展提供更多契机。此外,应当缩小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上的差异,为落后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好的学习环境,促使落户地区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进行学习。

从总体上看,教育公正和个性化教育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动态的,所以我们应以动态化的思维考察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要把握教育公正和个性化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要以个性化教育推动教育公平,促使中国的教育发展更上一层楼。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教育公正与个性化的一致性及其实现》(编号:〔2019〕-JKGHYB-0195)

参考文献

[1] 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2] 萧斌臣.寻找失落的钥匙——中国个性化教育全景报告[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3] 王本陆.教育公正:教育制度伦理的核心原则[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 金龙.教育公正新解——重构社会转型期教育公正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一致性公平
离散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以“电解质溶液”教学为例
笨柴兄弟
基于Paxos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实现与优化
必须公平
跳过去
斯诗私塾
揪出那只“混进革命队伍里的猫”
公平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