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浅谈饮食文化对西班牙语习语的影响

2021-05-28 10:07■/
长江丛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习语西班牙语葡萄酒

■/

一、前言

语言作为文化的外在表现符号,它并不只是简单地表达文化现实,更是体现着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思维习惯。习语可以说是语言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其语义上的约定俗成性反映了习语形成的历史文化环境和各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及审美情趣,赋予了习语强烈的民族性特征。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社会“共变”关系的学科。陈原对其如是解释道:“语言是一个变数,社会也是一个变数,语言和社会这两个变数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接触而引起互相变化。”语言社会化(Language Socialization)这一观念更是把语言看作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习语是一个民族通用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一种语言变体,因社会环境不同、文化不同,不同民族的习语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特征。习语的存在充分地体现了社会对语言的影响。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社会对语言的影响的一种重要体现。文化对于习语的形成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豆”等中国习语,西班牙语习语中也有很多与饮食有关,借此以生动灵巧又简洁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的含义和情感。

二、西班牙语习语的语义特征

(一)整体性

与所有习语一样,西班牙语习语的语义同样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不是其内部各组成成分的总和。我们在理解西班牙语习语的时候万万不可逐词解读其含义,或将组成词的字面义简单相加,而是应该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否则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比如,“meter la pata”的意思是“搞砸”,而与“pata(蹄子)”毫无关系;“tomar el pelo”的意思是“取笑”,和“pelo(头发)”并没有关系。

(二)违逻辑性

西班牙语习语是约定俗成的,而不是通过某种固定、有规律可循的法则编造的。这意味着,无论是其组成部分的含义还是语法结构,都很可能是随意的、不符合西班牙语正常语言逻辑的。比如上文提到的“meter la pata”,其中没有任何一个词的意思与“搞砸”有关联。而这可能是在特定语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表达,可能受到某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被赋予这样一种令人摸不着头绪的含义。所以切忌用惯用思维刻板地去解读西班牙语习语。

(三)双重性

很多西班牙语习语有双重含义,即字面义和引申义。有时二者有一定关联,比如“echar una mano”,其字面义为“伸出一只手”,引申义则为“援助”;“tirar la toalla”字面义为“扔掉毛巾”,引申义为“放弃”。

(四)象征性

语义上的象征性赋予了习语一种灵巧婉转、生动形象的独特魅力。这一特征在西班牙语习语中尤为显著。它通常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表现的。在西班牙语习语中,大多数是通过隐喻来构筑其语义的。比如用“sacar la espina(取出鱼刺)”来比喻“除掉坏事”,以“espina(鱼刺)”来象征“坏事”;当然也有明喻,比如狐狸诡计多端,因此以“zorro(狐狸)”来象征“狡猾之人”——“ser como un zorro(像狐狸一样)”。

三、西班牙的饮食文化

特定的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和生活中会形成特定的风俗、特定的文化,而年深日久,这又会逐步成为这个社会群体默认的、共同遵循的习惯法则一般对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产生作用。这种影响包括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的影响。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在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是不断变化的,由此有方言、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之分,以及习语等的存在。因此某种特定的文化造就了特定的语言变体,西班牙的饮食文化对西班牙语习语这一变体的筑成作用不容小觑。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社会群体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饮食文化自然也各有迥异。中国北方适合种植小麦,因此以面食为主;而南方多雨,适合种植水稻,因此主食是米饭。生活在草原上的群体以放牧为主,因此食物的主要构成是各种奶制品和肉类;而生活在海边的以打渔为主,因此常吃海鲜。西班牙位于地中海域,气候受海洋影响,大部分地区适合种植的谷类作物是小麦、大麦。小麦用来磨成面粉,制作面包,成为西班牙人的主食。众所周知,西班牙是世界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可用来酿酒的大麦加上盛产的葡萄让葡萄酒成为西班牙人不可或缺的日常主要饮品。因此,在西班牙,葡萄酒(vino)与面包(pan)分别是“饮”与“食”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那么自然,围绕pan与vino这两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产生的习语数不胜数、各式各样,所反映和体现的则也辐射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含有pan、vino的西班牙语习语

(一)含有pan的西班牙语习语

对于西班牙人来说,面包是最主要的食物,是必需品,所以“pan”寓意着“生活”、“物质基础”、“生存之本”等,有时也代表食物总体这一概念。比如“ganarse el pan”,表面意思是“为自己获得面包”,而实际是指“谋生”。因为每天都会吃面包,面包是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东西了,所以“pan”经常形容“普遍”、“司空见惯”。比如“Hay más refranes que panes(谚语比面包还多)”是表明“谚语很多,处处皆是”;用“el pan de cada día”来形容“老生常谈”或“家常便饭”。

面包是重要的主食,对人体有益,故常用“pan”象征那些美好的人或事物。比如说某人“ser un pedazo de pan(是一块面包)”,即表示这个人善良忠厚,是个好人。

(二)含有vino的西班牙语习语

(三)同时含有pan和vino的西班牙语习语

面包的主要成分是小麦,葡萄酒的生产主要需要大麦和葡萄,这些都是西班牙的主要种植作物,因此,面包和葡萄酒在习语中的同时出现通常与庄稼收成有关。比如,Abril frío,mucho pan y poco vino(四月气候寒冷,产粮多而产酒少)。

如前文所说,在西班牙,葡萄酒与面包分别是“饮”与“食”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因此“pan”与“vino”在一起象征着“饮食”或“吃喝”。Con pan y vino se anda el camino,有了面包和酒就可以前行,表明解决饥渴才能解决其他问题。

五、结语

习语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经久不衰是因为它融合了种种社会因素以及相应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融合新的元素。社会不同,该社会群体所拥有的文化便不同,语言变体也不尽相同。正如前文提到的,面包与葡萄酒是西班牙饮食的主要构成,因此围绕其形成的习语繁多且影射着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会将其更改为米饭与牛奶或馒头与果汁等。

综上所述,学习一门语言不单单是学习它的语法、它的发音或仅仅学习如何用这种语言进行表达,更要了解其背后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习语恰恰是最能反映这一点的。因此,我认为不管是何种语言的学习者,学习并探析该语种的习语不仅有助于深入地了解该民族的文化、历史、习俗等,还能更加灵活、恰当地运用这门语言。

猜你喜欢
习语西班牙语葡萄酒
罐装葡萄酒在美国销量迅猛上升 规模超过4500万美元
砸酒瓶
第九讲 教你如何醒酒
酒水相溶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