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持续阳性时间的影响因素

2021-05-28 05:59李侗曾梁连春
实用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淋巴细胞计数抗体

李侗曾 梁连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北京10006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1]。该病属于新发传染病,目前的研究结果对于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SARS⁃CoV⁃2疫苗的研发也已上市;已有众多研究[2-6]表明SARS⁃CoV⁃2抗体(IgG/IgM),可以用于协助诊断SARS⁃CoV⁃2感染,但鉴于抗体检测试剂应用于临床的时间有限,目前尚缺乏对于恢复期COVID⁃19患者SARS⁃CoV⁃2抗体的长期观察性研究报道。随着感染后SARS⁃CoV⁃2随访时间的延长,可以观察到SARS⁃CoV⁃2抗体由阴性转阳性,再由阳性逐渐转为阴性,其协助诊断SARS⁃CoV⁃2感染的价值可能受到发病时间长短限制,对回顾性的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疫苗效果的评价有重要影响[7]。本研究以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随访至发病6个月以后患者抗体持续阳性情况及患者抗体持续阳性的影响因素,为COVID⁃19的临床诊疗、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21日至10月25日于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在随访期间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且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的COVID⁃19患者43例。随访起点是患者发病时间,随访终点为患者最后1次检测SARS⁃CoV⁃2抗体时间。COVID⁃19的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型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本研究符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伦理规范的要求。

1.2 资料收集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流行病学接触史、发病日期、基础疾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肝肾功能、CRP、是否有发热情况等资料。收集患者住院及出院后随访期间所有的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

1.3 SARS⁃CoV⁃2抗体检测采用唐山英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1.4 分组本研究根据患者发病后的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将发病后6个月内连续两次检测IgM、IgG抗体均转为阴性的患者定义为转阴组,抗体持续阳性时间超过了6个月的患者定义为持续阳性组[8]。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比较抗体持续阳性患者与转阴组患者之间临床指标差异,并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向前的回归方法筛选变量。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超过6个月的COVID⁃19患者共有43例,其中男23例(53.5%),临床分型为普通型37例(86.0%),中位随访时间为182 d。转阴组10例(23.3%),持续阳性组33例。持续阳性组患者的年龄、发热的比例显著高于转阴组患者,而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转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SARS⁃CoV⁃2抗体持续阳性时间的影响因素将表1中年龄、发热、淋巴细胞计数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热、淋巴细胞计数低是患者SARS⁃CoV⁃2抗体持续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1 SARS⁃CoV⁃2抗体持续阳性6个月患者与转阴患者之间临床特点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SARS⁃CoV⁃2 antibody positive patients and negative patients for 6 months M(P25,P75)

3 讨论

SARS⁃CoV⁃2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与其他冠状病毒有一定的同源性。以往研究表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IgM抗体出现时间早于IgG,抗体在发病后4个月达到高峰,并持续时间至少2年[9]。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CoV)抗体在发病后至少持续34个月[10]。在本研究中,经过对恢复期患者的长期随访,发现患者发病后6个月SARS⁃CoV⁃2 IgM全部转阴,23.3%的恢复期COVID⁃19患者IgG转阴;本研究最长随访到发病后231 d,该患者的IgG仍为阳性。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一致[11-12],但与上述两种冠状病毒抗体相比,SARS⁃CoV⁃2抗体持续时间明显较短,这对COVID⁃19疫情的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表2 影响SARS⁃CoV⁃2抗体持续阳性(6个月)的logistic回归分析Tab.2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ARS⁃CoV⁃2 antibody persistence(6 months)

谢朝梅等[4]发现COVID⁃19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与IgM、IgG转阳时间有关,IgM、IgG转阳时间越快,核酸转阴时间也越快,考虑SARS⁃CoV⁃2抗体有可能对感染SARS⁃CoV⁃2有一定的保护作用,SARS⁃CoV⁃2抗体检出时间有助于对新冠疫苗保护时间的预估分析。在本研究中,COVID⁃19患者的抗体在发病后6个月23.3%转为阴性,因此对于感染SARS⁃CoV⁃2以后发生再次感染的风险随着距离首次感染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近期香港大学报道了1例二次感染SARS⁃CoV⁃2的案例,该患者在首次感染后的4个月再次感染SARS⁃CoV⁃2,但该患者两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有多个不同之处,由此可知,即使SARS⁃CoV⁃2抗体有保护作用,其持续时间较短,且缺乏交叉保护作用,是否存在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另外,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报道了一例患者在48 d内感染了两种不同基因型的SARS⁃CoV⁃2,并且第二次感染更为严重,这就表明感染过SARS⁃CoV⁃2并不能对患者有完全的保护作用,对于所有患者都应采取同样的防护措施[13]。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可能影响COVID⁃19患者SARS⁃CoV⁃2抗体持续时间的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发热的患者在发病后6个月抗体持续阳性率较高,在未转阴患者中危重症的比例也较高。有研究发现SARS⁃CoV⁃2 S1蛋白特异性IgG水平与年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呈正相关,与淋巴细胞百分率呈负相关,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4]。另外,也有众多研究表明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是COVID⁃19重症化的预警指标[14-17],由此推测,抗体持续阳性的时间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一项来自法国的随访时间为6个月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大约一半的轻症患者抗体检测阴性[8],另外一项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研究显示,40%的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在诊断后的3~6个月内的IgG变为阴性,而与轻症患者相比,重症患者产生的抗体滴度显著升高,且在至少持续5~7个月[18-19],该研究再次证实了抗体持续时间与患者病情相关,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免疫应答较弱,抗体水平快速下降,对回顾性免疫性调查造成一定影响[20]。

随着对SARS⁃CoV⁃2病毒的研究不断加深,核酸以及抗体检测试剂的普及,COVID⁃19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也不断提高。本研究结果提示淋巴细胞计数偏低、临床有发热症状的COVID⁃19患者的抗体阳性持续时间更长,本研究可以为COVID⁃19疫情的追踪调查、疫苗的研发等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淋巴细胞计数抗体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肌炎自身抗体检测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古人计数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Ro52抗体与其他肌炎抗体共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