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

2021-05-30 14:55周宪斌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广西高校思政元素思政教育

【摘 要】本文针对广西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提出广西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挖掘思政元素,合理设置音乐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增进思政教育活力;采取多元评价考核方式,拓宽思政教育评价体系;利用慕课平台,开发开放性与地域性兼具的慕课。

【关键词】广西高校 音乐学专业课程 思政教育 思政元素  教育活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3-0140-0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了高校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其中提出: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从中央与国家对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要求来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摆在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此背景下,在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谓十分重要且必要,对该专业的学生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个人成长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西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僵化

经调查发现,传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往往注重方向性、政治性,存在过度理想化倾向,很难做到与时俱进。“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与社会实际紧密相连,从热点事件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以批判式思维看待热点事件,让学生自发感悟思想政治理念。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与互联网时代的热门话题、时政热点呈现脱节状态,倾向于采用单向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未能“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活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审美艺术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時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音乐是艺术领域的一个分支,它的产生与传播是伴随人类物质生存与精神交往需要而出现的,与文学、舞蹈、宗教、美术等关系极为密切,音乐是在这些艺术形式融合下产生的新作品。音乐艺术的美育特征体现为抒情性、节奏性、表演性,以及同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但在当前的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将音乐的审美特性束之高阁,或认为它过于抽象无法言表、不便讲授,由此剥离了音乐课程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的关键环节,致使音乐的艺术属性与育人属性常规性脱钩,未能将两者有机结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育人的效果。

(三)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分离

当前的高校课堂,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常常出现“两张皮”现象。很多时候,思政教育过于注重教学理论与方法的讲授,忽略了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空洞、宏大、与自身相隔遥远的感觉。而专业实践教育又往往过于注重专业技能传授,忽略了其中的育人功能。例如,在高校音乐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常常只是针对课本知识进行单向传授,对音乐专业相关课程的背景与理念往往一笔带过,未能完全处理好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实践间的关系。因此,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实践置于同等地位,立足学科特点,做到寓道于教,将思政教育理念灵活运用于专业实践教育,充分释放专业学科的育人功能。

二、广西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一)挖掘思政元素,合理设置音乐课程内容

1.充分利用区域资源。音乐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地域文化的影响,广西革命历史悠久,拥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红七军和红八军会师地旧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适合就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局限于传统课堂的讲授,还应从室内走到室外,充分利用上述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广西本土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音乐学专业课程带领学生实地研学,通过重走长征路、打卡界碑、倾听红色故事等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入专业课程的实践中,因地制宜地创造学习环境。

2.提升音乐学美育价值。教师在深入解读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体会音乐美、韵律美、音乐史之美,用音乐的审美观来感悟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精神。音乐学专业课程可选取独具中国风格的作品进行赏析与教学,带领学生聆听作品,讲授作品来源背景、历史文化、思想内涵,让学生体会不同地域风格作品的特色,以艺术审美的视角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引发作品与人物的共鸣,在体悟作品精神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形成为国家民族而奋斗的精神动力。例如,广西桂林民歌不但表达了桂林地区劳动人民热爱生活、敢于反抗压迫的特点,还是在向听者传播桂林文化。在讲授该作品时,需要从三个层面让学生领会该作品的特点。一是基础讲解,包括广西桂林、刘三姐的基本概况及相关作品内容分析;二是联系作品背景,从国家、地域、个人的角度解读刘三姐歌谣的特色;三是“在地性”分析,带领学生参观拍摄《刘三姐》的所在地,从地域、作品与个人的三重视角解读该作品。教师将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教学环节中逐一呈现,达到思政育人的教学效果。

3.紧密结合时政热点。互联网时代的裂变式传播,使得国内外许多刚发生的热点新闻出现在网络平台上,为此教师要及时对当下流行的热点话题进行因势利导,使得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得到及时传播,引导学生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不被网上的错误言论“带偏”。例如,在讲解中国、美国的音乐时,可以融入“中美贸易战”这一时政热点,从文化差异上引导学生认识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明晰“世界发展离不开中国”的观点,从而树立国际自信。

(二)丰富教学方式,增强思政教育活力

音乐学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音乐学专门人才。互聯网时代,音乐创作者被赋予更重要的角色和更重大的责任,既担负着引领主流文化的责任,又发挥着连接音乐节目和观众的纽带作用,要求音乐工作者努力传承音乐经典,与时俱进创造符合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对学生来说,这是融合、是创新、是跨越,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时代使命感,教学方式必须与时俱进。

1.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增加思政教育活力。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把学生从片面的声乐教学情景中解放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实践时间、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以及创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声乐知识和技巧。针对学生在音乐学课程学习中存在的知识与运用问题,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较为有效的途径。可以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具体任务,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主动参与、自主合作和探索创新的环境,以讨论和对话的形式完成任务,达到培养动手能力、提高技能培养和创新精神的目的。例如,在声乐课教学过程中,可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所学知识由浅入深综合运用到实践操作中,逐步提升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思政内容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

2.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发挥美育的育人作用。在声乐教学方面,各类乐器的使用、曲调运用都与美育密切关联。针对学生声乐理论基础薄弱、艺术思维欠缺、艺术水平偏低等问题,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应提供经典作品及优秀学生作品等进行研究与剖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借鉴成功范式,吸取失败教训,培育其敏锐的思辨精神、独立的创新精神。例如,在讲授红色主题旋律歌曲时,师生可以共同对《我和我的祖国》作品进行赏析与训练,让学生知道作品所表达的主旋律及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团队训练中帮助学生在歌曲的语境中理解爱国精神,从艺术审美视角感受作品的高昂激情。

(三)采取多元评价考核方式,拓宽思政教育评价体系

音乐学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需要采取多元评价与考核方式来拓宽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促使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发挥最大效用。可以采取“以赛促学,以学促教,学赛结合”的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将创新创业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教师可在教学中增加作品评析环节,增进班级间及其他学校相同专业间的交流,持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高教主赛道等,结合专业知识,与其他学校专业的项目进行对比学习。一方面,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是本科生实践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作为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参加相关比赛,将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教育联合,也是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方式之一。学生参加校级选拔赛不失为多元化考核方式之一,教师在带领学生制作、分析其他优秀作品时,通过对比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后续的项目制作、交流中深入学习,达到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开设第二课堂,发挥思政育人的影响力。教师有意识地强化以兴趣为导向,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声乐作品赏析交流沙龙”,通过学生观摩、赏析经典声乐作品和音乐史等课程,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水平。除了艺术层面的培养,“课外培养”的举措更切合声乐基础技能层面的培养,教师牵头组建声乐创作小队,不定期与其他学校举办各类音乐学类专业讲座、演出,从理论、技能、运用、创作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将作品推广给更多受众,如《黄河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大合唱,从而将思政教育理念贯穿于专业课程之中。通过立足于课程质量标准,结合教学的基本内容,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教学融合,找到思政与艺术课程的有机结合点。

(四)利用慕课平台,开发开放性与地域性兼具的慕课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在此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已从传统课堂延伸到互联网虚拟空间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平台也从简单点对面的传统平台发展到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等多元复杂的社交媒介平台。当前,许多高校的音乐课程开始以“传统内容+信息技术”的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穿插传统理论知识并对其进行引申讲解,在详细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发具有开放性与地域性的网络慕课平台。教师需要发挥线上线下教学同心圆作用,在网络平台中设计专业课知识与思政教育结合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能够正确使用网络获取相关专业知识。

音乐学专业慕课课程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与精神文化的教学手段。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慕课平台,研发出开放性与地域性兼具的慕课,让更多的人学习相关课程。从地域性来看,广西地处西南边疆,与东盟国家接壤,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其音乐文化丰富多彩,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与文化优势。结合区域实际,广西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开发慕课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慕课的基础建设,包括慕课的内容、形式、推广、受众、制作。二是重点关注慕课内容的地域性特色,侧重广西与东盟国家的音乐文化课程建设,包括历史背景、音乐作品等,将思政教育的背景或理念融入课程中。三是注重教学评价与反馈。慕课平台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关注学生学习课程的体悟。慕课平台的师生互动栏目能帮助教师整体感受课程的教学效果,非本校学生也可以参与教学讨论,让开放性与地域性兼具的慕课平台在这个基础上发挥其教学作用。在线下教学与线上的混合模式教学中,教师运用慕课的辅助教学手段,发挥技术优势,学生可以随时学习思政知识,增加教学过程的知识性与趣味性,从而有效提高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总之,广西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仍存在诸多难点,需要教师不断探索解决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地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而言,要充分挖掘区域民族文化,促进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建立完善相应的评价机制,以课程作品评定实际教学效果。同时,“专业+思政”教学模式应始终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激发思政课程创新思维,促进广西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效。

【参考文献】

[1]叶德明.思想政治教育浅论[J].教育评论,2009(3).

注:本文为2019年度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红色文化课题“校园红色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传承和利用研究”(桂师科〔2019〕8 号);2021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高校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C40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宪斌(1972— ),广西桂林人,硕士研究生,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

(责编 黄 煌)

猜你喜欢
广西高校思政元素思政教育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论广西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广西高校图书馆网上资源荐购服务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