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研究骨碎补-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2021-05-31 05:12陈锋章晓云陈跃平李华南甘斌陈丁鹏宋世雷廖建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成骨靶点关键

陈锋 章晓云,* 陈跃平 李华南 甘斌 陈丁鹏 宋世雷 廖建钊

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2.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及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1]。临床以抑制破骨、促进成骨和钙化等为主要原则,然而单纯采用现代医学治疗OP存在毒副作用多、难以有效调控骨代谢动态平衡等问题,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其在OP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中药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逐步进入研究者的视野[3]。

骨碎补和淫羊藿是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传统药对,已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过程中,现代研究表明二者的提取物具有增加骨密度,促进成骨分化、抑制破骨活动和改善骨组织微观结构的作用[4-5]。但骨碎补和淫羊藿的活性成分众多,作用靶点丰富,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从分子水平探讨“骨碎补-淫羊藿”治疗OP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方向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活性成分筛选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以“骨碎补”“淫羊藿”为关键词检索化学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类药性(drug-likeness,DL)≥0.18为筛选条件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出2味中药的活性成分,最终确定活性成分集合。

1.2 靶标蛋白筛选

基于TCMSP数据库对筛选出的活性成分进行检索,查找与之对应的靶标蛋白,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标蛋白对应的基因名,将得到的靶基因名进行合并及删除重复项,最终所得结果即为“骨碎补-淫羊藿”活性成分的靶点。

1.3 筛选OP作用靶点

在GEO数据库中检索与OP相关的芯片,获得编号为GSE56116的矩阵文件和GPL4133基因注释文件,该芯片中包含13个血液样本,其中OP患者10例,健康对照3例。利用R语言对其进行基因重注释、分类和校正,limma包分析差异基因,并设置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0.5,P<0.05;最后运用pheatmap包对差异基因绘制热图。

1.4 “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构建

在药物作用的靶点和疾病的差异基因之间取交集,以交集基因为桥梁,整合交集基因所对应的药物活性成分,获取“骨碎补-淫羊藿”治疗OP的关系网络,并导入到 Cytoscape3.7.2软件中,构建“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

1.5 PPI网络构建

将交集基因导入Cytoscape软件中的Bisogenet插件,限定研究物种为“Homo Sapiens”获得蛋白互作关系,并运用CytoNCA插件设置DC>61和BC>58,筛选富集程度高的蛋白互作关系,构建PPI核心网络图。

1.6 分子对接

利用Chem Office软件制作关键化合物的3D结构,再从PDB数据库下载核心蛋白基因的3D结构,利用PyMOL软件对蛋白质进行去水、去磷酸根等操作,利用Auto Dock1.5.6软件将化合物及核心蛋白基因pdb格式转为pdbqt格式并寻找活性口袋,最后运行Vina进行对接。根据结合能大小来评估二者的结合活性,选取结合能≤-5.0 kJ/mol作为筛选依据,以评价网络分析预测的可靠性。

1.7 GO与KEGG分析

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研究“骨碎补-淫羊藿”治疗OP的主要生物功能;对关键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骨碎补-淫羊藿”治疗OP的主要信号通路,P<0.05代表富集结果显著。最后利用R语言绘制GO和KEGG富集分析气泡图。

1.8 KEGG关系网络构建

根据步骤1.7所得的信号通路,分析每条信号通路所调控的差异基因,获得通路与基因的关系网络。将该网络导入Cytoscape中,选取前15条通路绘制“KEGG信号通路-差异基因”关系网络图。

2 结果

2.1 活性成分筛选

通过TCMSP数据库共获得化学成分261个,再以OB≥30%和DL≥0.18为过滤条件对其进行筛选,共得到41个活性成分(骨碎补18个、淫羊藿23个)。其中有2个交集化合物,删除重复项后剩余39个活性成分,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骨碎补-淫羊藿”活性成分基本信息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in drynariae rhizoma-epimedii folium

2.2 OP作用靶点的筛选

利用R语言对芯片进行分析,共得到971个明显改变的基因,其中上调基因541个,下调基因430个。在上调和下调的基因中分别选取前20个绘制差异基因热图,见图1。图中前3列为健康对照组的基因,后10列为OP患者的基因,颜色则代表该基因在不同样品中表达的程度,绿色代表低表达,黑色代表中表达,红色代表高表达。而在整组差异基因中,变异程度越高,对OP发生发展造成影响的可能性越大。变异程度最高的蛋白基因为CYP1B1、UBR7、SERPINA6、ANPEP、TMEM51。

2.3 “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

药物作用的靶点基因和疾病的差异基因之间共存在17个交集基因,整合交集基因所对应的活性成分,构建“骨碎补-淫羊藿”治疗OP的“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见图2。该网络中度值排名前5位的化合物分别是槲皮黄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淫羊藿苷元、豆甾醇,其基本信息见表2。

图2 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Fig.2 Single drug-active component-target network

2.4 PPI网络及拓扑分析

利用Cytoscape软件的Bisogenet和CytoNCA插件构建PPI核心网络,其过程见图3。结果显示度值排名前5的蛋白基因为ESR1、PRKDC、HSPA8、EP300和HSP90AA1,这些度值较大的蛋白基因在整个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可能是治疗OP的关键靶点,其基本信息见表3。

2.5 分子对接

以结合能≤-5.0 kJ/mol为标准,对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PRKDC由于缺少相应的配体结构未能与关键活性成分进行对接)。结果显示二者对接的亲和力远小于-5.0 kJ/mol,由此表明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间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证明该研究的预测较为可靠,结果见表4。选取亲和力最低的木犀草素和ESR1进行分子对接展示,见图4。

图3 PPI网络拓扑分析Fig.3 Network topology analysis of PPI

表2 关键化合物的基本信息Table 2 The basic information on the key compounds

2.6 GO和KEGG分析

GO富集分析共得到68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59个、细胞成分5个、分子功能4个;KEGG富集分析共得到15条通路,根据P排序,选取富集最显著析结果显示,“骨碎补-淫羊藿”治疗OP主要包括异源代谢、固醇代谢、破骨细胞分化的调控等生物学过程,涉及MAPK、NF-κB、PI3K-AKT及HIF-1等信号通路。

表3 关键靶点的基本信息Table 3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key targets

表4 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对接的结合能

图4 木犀草素和ESR1的分子对接图Fig.4 Molecular docking diagram of luteolin and ESR1

图5 GO和KEGG信号通路可视化结果Fig.5 Visualization results of GO and KEGG signaling pathways

的10个条目以气泡图形式展现(不足则选取全部),见图5。图中横坐标为该通路富集的基因占人体总基因的比例,气泡越大代表该通路富集的基因数越多,颜色越红则代表富集程度越显著。分

2.7 KEGG关系网络构建

通过Cytoscape软件对靶点-信号通路关系网络进行可视化处理,构建“KEGG关系网络图”,见图6。内圈长方形代表基因,外圈三角形代表KEGG信号通路,如果KEGG信号通路和基因之间有连线则说明该基因属于这条通路,图形越大则代表连接节点越多。结果显示“骨碎补-淫羊藿”的各有效成分是通过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共同起到治疗OP的作用。

图6 KEGG关系网络图Fig.6 Diagram of KEGG network

3 讨论

中医学将OP归为“骨痿”“骨枯”等范畴,认为OP的发病以肾虚为本,临床治疗上以补肾壮骨、益精填髓为主[6]。骨碎补和淫羊藿是骨伤科常用药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7],两者经常组成药对出现在治疗OP的药方中,但其药理机制尚未清楚。因此运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二者联用下的药理机制。

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显示“骨碎补-淫羊藿”治疗OP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结果显示槲皮黄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淫羊藿苷元、豆甾醇等是其关键有效成分。研究证实槲皮黄素可通过作用于ERK通路抑制脂肪干细胞增殖并促进其成骨分化[8],而山奈酚可增加骨密度、改善骨微结构,能有效治疗OP[9]。另有研究显示木犀草素不仅能减少破骨细胞形成,还可降低其骨吸收能力[10]。淫羊藿苷元具有促骨髓间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11]。豆甾醇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抑制软骨降解,具有治疗OP的潜力[12]。除豆甾醇之外,其他4种活性成分均属黄酮类药物,该类药物与雌激素在体内的功效高度相似,具有促进成骨、抑制破骨等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可开发为有效防治OP的药物[13]。且从图2可以看出,豆甾醇可单独作用于靶点ADRA1B,槲皮黄素可单独作用于靶点FOS,而二者又可共同作用于靶点RXRA。故笔者认为“骨碎补-淫羊藿”各有效成分之间存在紧密的协同作用,是治疗OP的关键有效成分。

蛋白互作网络表明ESR1、PRKDC、HSPA8、EP300和HSP90AA1可能是“骨碎补-淫羊藿”治疗OP的关键靶点。ESR1编码雌激素受体,可与ESR2形成二聚体从而表现出雌激素样作用[14]。而雌激素的减少不仅会使成骨细胞数目减少,活性降低,更会让破骨细胞凋亡受抑制,从而诱发OP[15]。PRKDC参与多种细胞途径,其表达的抑制会导致体内DNA-DSBs水平增加从而诱导细胞凋亡,然而其在上述细胞途径中的潜在作用仍不清楚[16],这就为以后通过作用PRKDC来治疗OP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线索。EP300蛋白在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具有治疗OP的潜力[17]。HSPA8与HSP90AA1二者均属于热休克蛋白,维持着细胞蛋白的稳态和正常功能。研究表明通过下调HSPA8和HSP90AA1能够调控MAPK通路中与成骨相关的转录因子,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18-19]。对上述靶点分析表明,通过作用这些靶点有望达到治疗OP的目的。

GO富集分析显示“骨碎补-淫羊藿”治疗OP的基因功能主要体现在异源代谢、固醇代谢、破骨细胞分化的调控等过程,与文献报道相符[20]。KEGG信号通路主要富集在MAPK、NF-κB、PI3K-AKT及HIF-1信号通路。①MAPK信号通路:MAPK是细胞内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调控成骨细胞生长和分化,在抑制骨吸收、促进成骨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治疗OP意义重大[21]。②NF-κB信号通路:NF-κB是一种蛋白质复合物,能够调控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在骨形成和骨吸收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证明破骨细胞在吸收骨组织时候会释放炎症因子,而通过作用NF-κB信号通路可明显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消除机体的炎症反应[22]。③PI3K-AKT信号通路:PI3K信号通路主要调控体内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PI3K被激活后会募集下游信号分子AKT,同时促进mTOR的活化来影响成骨细胞分化,并抑制其凋亡,对治疗OP有重要指导意义[23]。④HIF-1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是一种典型的低氧反应通路,研究表明在骨的生成过程中HIF-1可以调控成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对骨存在保护效应[24]。对上述通路的分析表明“骨碎补-淫羊藿”主要在成骨、破骨和炎症等方面发挥作用,通过作用于此类靶点来调控骨代谢达到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治疗OP效果。同时通过图6可知,槲皮黄素可通过作用GSTM1、GSTM2等靶点来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而山柰酚同样可通过作用GSTM1来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各有效成分通过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共同起到治疗OP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对“骨碎补-淫羊藿”治疗OP的潜在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有效成分与作用靶点之间不仅存在密切的协同关系、良好的结合活性,而且从侧面反映出中医药治疗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的特色,与中医整体观念思想不谋而合。这为后续使用“骨碎补-淫羊藿”进行OP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仍需结合体内外实验进一步验证,以期阐明其分子作用机制,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成骨靶点关键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成骨分化对骨代谢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lncRNA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经典Wnt信号通路与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
高考考好是关键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心力衰竭的分子重构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靶点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
蒋百里:“关键是中国人自己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