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2021-05-31 17:30薛萧萧
文教资料 2021年4期
关键词:红色精神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薛萧萧

摘   要: 新时代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各地区各高校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作为、主动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明显提高。需要指出的是,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尚存在内容与方式的不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 红色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文化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背景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016年12月,陈宝生提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在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上下功夫。2017年,教育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支持机制,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要强化改革驱动,提高实践育人质量。

二、校园文化氛围营造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南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唯一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36年来,学院先后隶属于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機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兵器工业总公司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虽然隶属关系历经多次变化,学院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服务面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红色文化办学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学院把校园环境设计和红色精神有机融合,使景观设计既体现学校的风貌,展示学校的红色文化传统,又营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发挥润物无声的感化融入作用。

学院建筑中设置了许多具有红色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文化走廊、文化景点、宣传橱窗、主题雕塑等,人们走进学院,感受校园环境的同时从一个侧面真正理解和把握学院的红色文化传统。

学院道路景观命名围绕“文化氛围营造”和“文化元素渗透”两大板块进行,既体现学校的历史传统、专业特色,又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南阳地方文化特色。在道路命名中体现航空、航天、航海的高新科技特色和学院为兵器工业服务的特色,校园的主要道路分别命名为航天路、航海路、航空路、兵工路,每条道路牌上还注以相关文字说明,将与航空、航天、航海、兵工有关的知识、技术和有关造型呈献给师生,让广大师生时时刻刻感受到军工文化的教育。学院还从培养载人航天精神出发,将中心广场命名为神舟广场。

学院在绿化园地中,设计有与人文和红色文化相关的壁画或浮雕作品,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表现学院特有的现代校园文化元素。先后在校园内制作了军魂、军工元勋雕像、红色文化石和红色文化知识长廊等。学院还在办公楼、实验实训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悬挂宣传红色文化标语、名言、警句。在图文信息中心中央大厅制作了以航天与图书齿轮组合为主题的大型浮雕,浮雕中火箭发射、读书万卷、齿轮、地动仪、浑天仪、冶铁图等元素,彰显了学院军工特色。火箭下方耦合的齿轮组图案,表达了生产实践在现代军工科技中的地位,寓意出了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践性的教育特点。学院行政和系、部办公楼中间建设军韵苑,由“流金岁月”、日升广场、军工文化柱及主体绿化四部分组成。其中由音乐符号和五线谱组成的“流金岁月”路,按照时间的推移,每个音乐符号上刻着我院30余年来校名的更迭和校址的变迁。在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学生感同身受,于潜移默化中心中国防的种子不断生根、开花、结果,真正做到让文化引领青年。

2012年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组织摄制《军工记忆》系列电视纪录片,精心打造“军工记忆”品牌,以所摄制的电视纪录片为载体和中心内容,创新和丰富学习方式,通过体验式学习、参与式学习、全员学习、拓展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习效果,传承和弘扬军工精神,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军工梦”助力“中国梦”宣传教育,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由此可见红色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红色精神视角下,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改革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当前大学生注重学习“互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互动关系的建构,是一种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平等的“你来我往”,不是单向度的“你说我听”。大学生的需要满足最终落脚在教育过程中能体验和拥有“获得感”,他们注重“互动”不“被动”“参与”不“给与”。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摆脱单向的、被动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模式,创新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实践教育模式。

四、依托红色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走近军工,继往开来——老军工帮扶志愿服务。

老军工帮扶志愿活动,依托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雷锋营志愿服务团队,以军工企事业单位的“五老”人群为志愿服务对象,突出志愿活动与学生思想教育、爱国教育相结合,以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为依托,积极探索志愿者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

1.校企联合,资源共享育英才。

学校坐落于河南南阳,有30多家军工企业分布于各县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大批优秀人才从祖国的大江南北来到地处深山的军工企业工作。几代军工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用心血和汗水创造了一个个辉煌,为国防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具有深厚军工背景的河南红阳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北方向东工业有限公司、南阳川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立大学生军工教育基地、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参与老军工志愿服务的学生来自汽车工程学院,指导志愿服务的老师由学校辅导员和企业职工共同担任。

2.信息平台,量化考核保质量。

依托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软件“学习通”建立以志愿服务为课程的管理平台,以课程模式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管理。每一次志愿服务就是一次课,活动方案、执行步骤、人员管理、过程记录等都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同时,实现线上线下相互交融,系统完整记录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时间、到会人数等,并进行图文、视频展示,强化志愿服务的活力和执行力。

3.弘扬传播,新媒体渠道做宣传。

老军工帮扶志愿服务对每一位访谈慰问的老军工详细记录档案,记录他们的当年事迹、家庭情况和当前困难,并对记录的故事、事迹进行整理,上传至志愿服务平台。让老军工的事迹在学生中广为传播,让学生真实感受红色文化。老军工帮扶志愿服务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扩大活动的宣传力度和广度。现有汽车工程学院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志愿服务微信群等。

4.精品服务,“走近军工”落实处。

(1)文化帮扶。学校以“军工情”文艺演出为载体,广泛开展军工校企文化交流活动。汽车工程學院志愿者每年参与学校组织的“军工情”大学生艺术团,创造颇具特色的军工节目,深入军工企业慰问演出,丰富老军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2)生活帮扶。学校以“关爱军工·你我同行”为主题,开展一系列老军工生活帮扶志愿者活动。定期组织大学生深入老军工家庭,通过生活设施维修维护、生活物品代购代运、陪伴聊天、就医陪护等形式,不断提高老军工的生活质量。

(3)健康帮扶。学校秉承以“您的健康·我来守护”的志愿理念,以校医院为依托,定期组织老军工免费体检、聆听健康养生讲座,同时,邀请我市知名医院为老军工现场义诊,建立健康管理档案,为老军工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通过对老军工的帮扶活动,大学生与老军工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尤其是聆听老军工当年奋斗故事、艰苦创业阶段的自力更生故事,都深深地感染着当代大学生。此项活动使学生对军工人的关爱、对红色文化的热爱有了更好的载体。大学生献身国防、立志报国的爱国主义热情得到激发。据统计,老军工帮扶团队的学生成员中,学生干部成员占比高达90%,60%以上的学生成为学生干部骨干。由此可见,老军工帮扶活动对大学生能力的锻炼和素质的提升,效果显著。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张仲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创新实践、爱国爱党的优秀品质,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与“张仲景”博物馆联合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开展各类教育活动,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机制和大学生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校外教育基地。

学院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系统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包含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汉代礼仪传承教育、古建筑中的国学文化、古琴和茶道高雅艺术培育、艺术对人生规划的影响、“《伤寒杂病论》在我国的地位”讲解等,通过讲座座谈、对话访谈、文艺演出、现场学习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传承工匠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深入推广和教育活动的依次开展,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1.爱国主义教育得以普及。自基地建立以来,汽车工程学院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参观活动,师生主动参与“我们的节日”传承。

2.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文化育人课堂形成体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受益面达到1000人次/学期,学生自觉将“考校以求验”的工匠精神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3.学院学生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参与度越来越高,我院学生礼仪工作队、我爱博物馆自觉开展传承活动,学生的朗诵、书画表演等项目逐步纳入传统文化传承内容之中,并在南阳日报、南阳晚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学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力逐渐增加。

参考文献:

[1]姜金林.网络空间治理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8):70-72.

[2]李强.“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7):211-212.

[3]张欣然,任思斌.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9):32-33.

[4]崔炜.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18):247.

猜你喜欢
红色精神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党员红色精神信仰现状的调研和反思
红色精神:新常态下培育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形成的有效助推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