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品质的培养

2021-05-31 18:05刘惠婷麻建帅
文教资料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思想政治教育

刘惠婷 麻建帅

摘   要: 本文从培养思政课教师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一些思政课教师出现的自信心不足、职业倦怠、情绪管理不够、良好心理品质不高等问题,提出:通过培养理性平和的心态、增强专业自信、加强对心理品质的重视等措施,培养思政课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这对于培养优秀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心理品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涉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法制观、道德观等多项内容,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载体、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优秀人才的培养者,还是道德的引导者、理想信念的塑造者。自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及组织管理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但是当前国内一些高校对思政课教师的心理品质关注不够,长此以往,势必会对思政课教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心理品质是个人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征,是多种心理要素的高度凝结,体现个体人格、个性及心理素质水平,心理品质包括个体在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及个性品质中表现出来的记忆品质、思维品质、意志品质及动机、态度、性格等方面的特性[1](215-216)。心理品质虽然具有先天而成的部分,但更多的是后天习得的,心理品质对个体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政课教师的心理品质状况对专业成长有重要的影响,也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

(一)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心理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1.社会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都与他的心理品质密切相关。思政课教师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授者和传播者,其职责之一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如今,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这种改变主要包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美好生活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教育等各方面,在教育方面,这种向往包括对教师的新期待。高校思政课教师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及组织管理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2.学校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

思政课是全体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思政课教师面对的不是某一学院、某一专业的学生,而是全校学生。据笔者调查研究,某高校2019级新生已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平均每班学生110人,现2018级学生已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平均每班学生120人,虽然人数与以前的150左右相比有了一定减少,但是思政课教师的课时量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相比依然居多。在课时量大、学生人数众多的现状下,学校对思政课教师的授课方式、课堂感染力、课堂驾驭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这种要求同样也包括心理品质。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大学生来自家庭、社会、结业、学业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多,这些压力的长期累积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了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出台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心理品質是人的基础素养,教育和培养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思政课教师的心理品质如何,直接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并对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个时刻散发正能量的思政课教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出具有积极心理品质的学生,对教育结果产生积极作用。

(二)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心理品质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改革的主体之一,应在思政课改革的大潮中努力完善自我,心理品质是其中需要完善的重要一环。

思政课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统一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品质和外在表现形式。思政课肩负立德树人、培育三观的重任。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立场、道德品质等因素将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若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信仰不够坚定,则学生会怀疑思政课内容的正确性及专业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大打折扣。因此,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立场、道德品质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成正比,社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思政课教师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

1.教师自觉的准确定位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必须是学科教师、人生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三者的高度统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扮演多种角色。作为学科教师,除了学科教学质量之外,课堂驾驭能力、课堂情绪管理、课堂感染力、授课方式等也是很重要的衡量标准;作为人生导师,在传统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朋友、知己的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转变,并不意味教师权威的缺失,而是在传统教师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上,多了思想、职业规划、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帮助,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成长;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近年来学生的心理问题一直被高度关注,成为阻挠大学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2.加强榜样示范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言传身教”,身教大于言传,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承担“立德树人”任务之前,除了要拥有相关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注重提高诸如思维、意志、性格等内在心理品质,成为一个可推崇的“模范”,引导学生将内化于心的理论知识外化于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3.促进教师的自我更新和发展

思政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思政课的任务和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且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增强教学效果主动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新的教学技术与教学方法,以自身的知识及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增强学习获得感。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品质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内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大多是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理论能力、教育能力、学历要求等,但较少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且缺乏相关考察标准。当前,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心理品质状况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自信心不足

当前一些高校思政课,存在高期待与低成效之间的矛盾。主要因为,在高中政治课为边缘性学科,学生受中小学学习经历的影响,不太重视思政课。并且,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三观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看到学生对讲课的内容不感兴趣,会对讲课方式、教学理念产生怀疑,影响自我效能及获得感。

(二)职业倦怠

国家、社会、学校赋予思政课很高的地位,将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但思政课教学政治性、思想性较强,且学生思维活跃,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间的矛盾,导致一些思政课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不仅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意识形态的稳定。

(三)情绪管理不够

大班教学的思政课,导致其任课教师面临比其他课程更大的教学压力。再加上,思政课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一些学生课上抬头率低,会感到不悦。

(四)心理品质不高

思政课教师作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力,必须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用积极的思想行为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思政课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师的身心健康及教师的成长,是教师工作幸福感的基石。但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心理品质不高。教学工作中,思政课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可以以最佳状态对待工作、可以积极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确保师生融洽相处的前提。思政课教师内心是否积极乐观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同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理念。思政课是大班教学,课堂上学生会出现各种状况,如若教师没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则这些情况很容易影响任课教师,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良好心理品质的措施

(一)培养理性平和的心态

1.引导教师学会合理认知

认知是行为的先导,不同角度的认知会引发截然不同的行为和结果。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学会笑对人生,通过正确思维和认知培养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思政课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有合理的认知,认识到自己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担负的使命与责任;在未能很好地实现预期目标时,要不气馁,积极反思,转换视角。

2.提高情绪涵养

情绪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情绪不仅是个人的内心体验,还是一种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直接作用于学生。情绪涵养不仅是一种行为、能力和历程,还是一种态度、一种道德、一种生活方式①(43)。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思政课教师除了体验自身的种种情绪情感之外,还要感受学生不同的情绪反馈,接受学生情绪的影响和作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情绪涵养。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自身情绪管理,应当增强情绪觉察的能力。情绪觉察,是提高情绪涵养的基础。教师只有敏锐地察觉学生的情绪,才能明白学生的期许,进行下一步的沟通;面对学生的“问题”,要改进情绪表达的方式,培养健康且稳定的情绪;面对教学任务与科研、家庭发生冲突时,要学会合理调节。

(二)提高专业自信

1.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是否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是思政课教师是否拥有职业自信的前提。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思政课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3]。思政课教师只有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更具震撼力和说服力,才能身体力行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想信念才更易被学生接受。

2.发现工作价值

认识思政课的价值是思政课教师拥有职业自信的关键。首先,思政课教师的价值在于精神的传递。思政课教师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规范传递给学生,也将自己的精神、情感融入学生的心灵,铸就学生的精神世界。一个成功的思政课教師会影响教育对象的一生。所以,思政课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成长中感受自身的价值、工作的乐趣。其次,思政课教师的价值在于思想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思政课教师不是上传下达的传声筒,而是通过劳动创造使抽象的讲解生动起来、使条文丰满起来、使深奥的理论通俗起来。这种创造过程,既是思想的传递、信念的坚定过程,又是生命的升华、理想的实现过程,是其他职业无法达到的。最后,思政课教师的价值在于推动社会进步。思政课教师通过思政课,使社会成员获得正确的思想意识,实现人的政治社会化,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政治人的转化,成为秉承人类文化成果、担当社会历史责任的行为主体,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學会反思

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思政课教师只有学会反思、深刻地进行反思,才会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收获、在反思中进步,才能增强思政课的效果。这种反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自身教学情况的反思。思政课教师基于自身在课堂上的感受,对授课内容、创新程度、教学设计、语言表达、情绪管理、课堂秩序等方面进行反思,对不足之处多加改正,对好的方面继续保持,通过反思,在提升自身的同时,有助于思政课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2)对学生表现的反思。对学生听课的反应、合作情况、目标达成率、作业完成情况、上课互动情况等内容进行反思,可以帮助思政课教师客观分析教学行为,寻找更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三)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品质的重视度

1.从制度层面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品质的重视度

针对现状,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引起对思政课教师心理品质的重视。在加强思政课教师心理品质建设的过程中,以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为目标,通过相关制度的完善,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全面健康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2.学校加强对思政课教师心理品质的关注

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刻不容缓。学校应创造机会,让思政课教师认识、了解、完善心理品质。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有关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讲座、定期组织教师出去学习交流、成立与教师爱好相关的协会……只有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教师,才能教授出积极乐观的学生。

思政课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等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素质,才能对教育对象起榜样作用,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人格和个性品质,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

注释:

①周思勇.论教师的情绪涵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1).

参考文献:

[1]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Z].教社科〔2015〕3号.

[4]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意见[Z].社教科〔2008〕5号.

[5]高晓文.教师情绪管理的理论模型与实践策略[J].中国德育,2019(14).

[6]钟璟萱,王晓航,岳楠,刘虹赞.教师情绪觉察能力研究综述[J].才智,2019(25).

[7]蔡志成.浅谈教师的“情绪管控”[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

[8]闫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9).

[9]周思勇.论教师的情绪涵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1):43.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思想政治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