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背景下智慧学习模型分析

2021-05-31 03:02陈君涛展金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期
关键词:模型智慧教学方法

陈君涛 展金梅

[摘           要]  智慧教育较大程度上推进了信息化教学改革。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智慧学习模型是促进智慧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国内外智慧教育和学习模型研究的综述,回顾智慧教育的研究动态,分析了近几年学者们智慧学习模型研究的关切问题。最后,以经典学习理论科尔伯模型为基础,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技术工具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智慧学习模型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    键   词]  智慧教育;学习模型;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4-0012-02

一、问题提出

2018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正式提出“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并要求“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智慧教育进入了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智慧教育战略的提出,带来了新一轮智慧化教育的研究热潮。我国研究学者开始投身于智慧学习环境[1]、智慧资源推送[2]、智慧学习平台[3]、MOOC个性化学习模型[4]和智慧学习分析模型[5]等研究之中,学界对学习模型构建的关注点也开始从“信息化学习模型”转向“智慧型学习模型”。此外,赵忠君等[6]探讨智慧学习环境下,通过结合扎根理论分析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构建了高校教师胜任力的模型并进行了检验。但是目前对智慧学习模型的研究主要是学习模型的设计与构建和学习模型的应用方面,对学习模型构成的要素、学习过程的评估与运行机制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基于智慧教育理念,探讨符合智慧学习模型构建的要素,结合科尔伯学习模型,构建出智慧教育背景下智慧学习理论模型并分析了其作用,以期为高校开展智慧学习提供理论模型参考,帮助提升智慧教育背景下智慧学习的有效性。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

(一)智慧教育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从早期的电化教育,逐步发展到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再演绎到当前的智慧教育。特别是近些年来,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助推下,智慧信息技術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相互影响,推动了当前智慧教育背景下对教学改革的关注和教学研究的投入。比如,张利认为智慧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育学生拥有智慧”[7];黄荣怀认为智慧教育的核心是构造智慧化的学习环境、智慧教学模式和教育管理体系[8];杨现民分析和总结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及其表征特性[9];祝智庭等提出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境界,并对智慧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进行详细的陈述[10][11];陈琳等论述了智慧教育的创新价值,对以智慧教育为核心的智慧课程的建设和开发进行的探讨[12][13]。根据目前的研究文献和发展的趋势来看,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改革和发展的高级阶段[14],并处于不断发展和演绎之中。

(二)学习模型分析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环境和学习情境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重新塑造,也为新型的学习模型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智慧教育环境、智慧课堂、智慧学习空间、智慧学习模型都颠覆了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和主体地位,并支持学生开展主动性、个性化和碎片化的学习。智慧教育背景下的智慧学习模型研究也吸引了研究学者的兴趣。龚奕刚等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和构建了教师智慧学习平台,并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分析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泛在化网络、云计算对教师智慧学习平台构建、设计策略以及和智慧教育系统的工作原理[15];余胜泉等从教学者(学习者)的视角尝试提出一个基本学习元的双螺旋的学习模型,该模型是以学习活动为主线,以知识网络和人际网络为主体的深度学习模型[16]。随着“互联网+技术”涌向教育领域,智慧化学习模型也需要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与教育信息化高度吻合并处于一个动态演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三、智慧教育背景下智慧学习的理论模型分析

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学习环境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技术工具、教学策略和交互渠道,也为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渠道、技术工具和学习方法。在智慧学习环境中,学生通过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增强了信息技术的学习体验,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终促进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模型中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技术工具和评价体系是一种相互统一、共同作用的整体。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是选择技术工具的重要影响因素;教与学是逻辑上的整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两个中心,教学方法的选择影响着教学策略的制订、评价体系的实施和技术工具的选取;技术工具的运用、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体现着教学方法的优劣。技术工具运用恰当与否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评价体系也反映出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技术工具的运用情况。

四、智慧教育背景下学习模型的要素分析

(一)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和自主学习法。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来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比如,需要简述、解释和推论的方式来传递信息、阐明原理、概念和公式时可选用讲授法,增加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感性认知;针对技能技术操作型的教学内容,可以选用直观演示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练习法,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技能演示的过程,提升理论认识和操作环节的熟练掌握程度,然后再加以练习以便巩固提高;针对问题类的教学内容可以选取任务驱动法、讨论法和自主学习法,增强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小组讨论和与合作的集体行为意识。

(二)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包括训练与练习策略、演绎策略、归纳策略、启发式策略、探究式策略、情境教学策略、问题教学策略和发现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行不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比如: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引导学生对原理、公式和结论的获取进行演绎,让学生获得深层的理性认识;创建教学情境和任务,启发学生开展知识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愉悦、成功和幸福的心理体验,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有目的地提出系列问题和任务,创建一个交流、合作、讨论的轻松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增加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从能力到人格魅力的提升。

(三)技术工具

技术工具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媒体设备、移动终端、幻灯机、投影仪和电子白板等,软件部分则包括互联网课程、教学平台、虚拟仿真软件、教学演示软件、社交软件以及幻灯片、投影片等。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教育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移动互联网等层出不穷,围绕信息技术而诞生的软件平台和工具如雨课堂、云班课、智慧树、网易云课堂以及硕鼠、格式化工厂、狸窝等也顺势而生。教师应充分利用技术工具和课程教学的方法、策略,构造一个智慧学习的学习环境,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

(四)教学评价

变革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无法正确反馈自主学习的成效,教师需完善评价与考核方法,建立一个形成性和结果性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既重视结果评价的成效,又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构建的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是一个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方式选取学生评价、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和第三方参评相融合的多维度评价结构,做到真实有效反映教学效果,对教师做出一个公开整体性的评价。

五、结语

研究和分析智慧教育背景下智慧学习模型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智慧学习模型的构成要素,能使智慧教育理念更加有效地促进智慧学习的有效开展。通过分析科尔伯学习模型的特点,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技术工具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了智慧学习模型,探索学习模型构建、设计实施的关键环节,助力智慧教育“培育学生拥有智慧”的理念深入人心。进而,将智慧教育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有效地促进智慧教育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顺势而为,满足人的自身发展规律,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深化。

参考文献:

[1][10]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2]李宝,张文兰.智慧教育环境下学习资源推送服务模型的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5(3):41-48.

[3][11]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1):18-26,49.

[4]杨玉芹.MOOC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4(6):6-10,68.

[5]林秀瑜,李梦杰.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分析的理论模型及其机制[J].现代教育技术,2019(4):19-25.

[6]赵忠君,郑晴,张伟伟.智慧学习环境下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2):43-50,65.

[7]张利.“智慧教育”理念下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8(12):53-56.

[8]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現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3-11.

[9]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9-34.

[12]陈琳.智慧教育创新实践的价值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5-19.

[13]陈琳,陈耀华,李康康,等.智慧教育核心的智慧型课程开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33-40.

[14]马小强,施建国,程莉莉,等.智慧教育的发展及价值取向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1-6.

[15]龚奕刚,惠恭健.“互联网+”环境下教师智慧学习平台模型的构建[J].江苏教育研究,2019(1):56-60.

[16]余胜泉,段金菊,崔京菁.基于学习元的双螺旋深度学习模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6):37-47,56.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模型智慧教学方法
自制空间站模型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模型小览(二)
圆周运动与解题模型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