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及教育效果研究

2021-05-31 03:02李启松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期
关键词:标本医学实验室

李启松

[摘           要]  目的:调查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生物安全防护情况,探讨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某高校2019届170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上学期未对学生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下学期对学生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教育。采取问卷调查法分别于上、下学期末对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情况、生物安全防护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后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生物安全防护情况明显优于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可有效改善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与生物安全防护情况,值得推广。

[关    键   词]  医学检验;学生;生物安全;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生物安全防护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4-0014-02

生物安全防护是指为防止实验室各种活动中的生物因子及微生物对环境、社会、人带来的危害或者潜在危害,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防护措施及人员教育培训措施等,从而实现对环境、社会、人的安全防护[1]。现对某高校170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安全防护教育实施前后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生物安全防护情况进行调查,旨在探讨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的有效方法与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某高校2019届170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男92名,女78名;年龄16~22岁,平均(18.44±0.65)岁。调查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本研究经本校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二)方法

1.生物安全防护教育方法

上学期未对学生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下学期对学生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生物安全防护教育方法如下:(1)完善相关防护设备。为确保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的顺利开展及其效果,配备全面的防护设备,在原有工作服的基础上,增加手套、口罩、防护服以及废弃物分类垃圾处理设备等。(2)将生物安全防护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中去。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例如,临床检验课中,在指导学生进行标本采集操作的时候,可适当进行生物安全防护教育。标本采集前,嘱咐学生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戴手套、口罩,穿工作服,做好防护准备;标本采集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要求,禁止回套针帽,注意避免锐器刺伤;标本采集之后,教育学生根据检验流程,对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理。可将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纳入实践考核中去,作为一项技能要求,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3)加大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专业课程教学前,先开展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向学生讲解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实验室标准操作手册、仪器设备规范操作手册以及安全手册等。(4)加强实验室管理。科学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对生物安全防护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切实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将课本、自用物品等放在清洁区,不可在实验室内打电话、玩手机、吃东西,在接触标本之前必须戴好手套,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定摆放各种实验室用品,注意避免体液、血液、排泄物等与地面、实验室台面、物品表面直接接触,以防污染。(5)开展实践模拟训练。以预防职业暴露事件为主要目标,在实验实训活动前,开展生物安全防护实践模拟训练,以便于使学生明确掌握实验操作中哪些操作容易引起职业暴露问题及其防护措施。如,各种防护设备的正确穿戴、脱卸方法,标本离心处理后发生碎裂如何处置,标本散落的时候如何处理等。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取角色扮演法[2]。

2.问卷调查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法分别于上、下学期末对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情况、生物安全防护情况进行调查、比较。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包括八个问题:医院感染是什么?职业暴露是什么?威胁检验人员健康的因素有哪些?自我防护的措施有哪些?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分為几级?如何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如何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如何处理紧急情况?分为知道、不知道。生物安全防护情况包括八个问题:实验操作时是否穿工作服?在接触标本时是否戴手套?在实验操作时是否出现标本污染或刺伤事件?是否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是否将报纸、课本等资料带进实验室?在操作中是否接听电话或使用手机?实验操作后是否严格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学校是否有必要开展自我防护教育?分为是、否。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进行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

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后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生物安全防护情况

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后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情况明显优于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自2003年北京、中国台湾、新加坡出现SARS实验室感染事件之后,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3]。医学院校学生,尤其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诸多课程是在实验室中进行,因此经常接触尿液、血液及其他体液的检测,出现生物安全事件的几率较高[4]。有研究指出,58.8%的医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至少发生过一次针刺伤事件[5]。鉴于此,有必要调查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及生物安全防护情况,加强对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之前,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尤其是对“威胁检验人员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分为几级”“如何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如何处理紧急情况”这几个问题的知晓率仅为18.82%、1.76%、15.88%、1.18%;在生物安全防护情况方面,91.76%的学生在接触标本的时候不戴手套、95.29%的学生会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提示,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较差。对学生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之后,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其生物安全防护情况均得到了有效改善。提示,通过开展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明确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意义,自觉严格执行实验室规章制度、规范操作,从而可以有效减少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可有效改善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与生物安全防护情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敏,陳亚霜,杨葵,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情况调查分析[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0,3(2):86-88.

[2]焦红见,曹琳.生物安全防护策略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中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4):56-58.

[3]孙伟,苏建荣.生物安全教育在医学检验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13-15.

[4]张峰波,王红英,朱玥洁,等.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中开展生物安全教育的思索[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4):3796-3798.

[5]刘娟娟,荆雪宁,刘文辉,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实训中培养学生生物安全意识的尝试[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7):125-126.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标本医学实验室
留在现场的血型标本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蝴蝶标本飞了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电竞实验室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