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福建省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21-05-31 03:02罗格莲王莲香俞婷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期
关键词:养老机构服务

罗格莲 王莲香 俞婷婷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加大,养老机构从業人员队伍的数量和素质呈现明显差距,问题日渐突出。通过对福建省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养老机构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建设。

[关    键   词]  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建设;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4-0047-03

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期,2000年以来,老龄人口不断增长,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研究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2030年以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2030年以后增速放缓[1]。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养老服务产业的用人需求随之不断攀升,但目前养老机构从业人员队伍尚难满足这种需求。我国养老服务业的人才困境主要体现为养老服务业招人困难、养老服务业留人难和养老服务人才缺口大等[2]。

要实现老年服务机构的有效发展,开展老年服务机构人员的队伍建设是关键。截止到2019年6月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2.99万,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14.34万个,养老服务床位合计735.3万张,其中超过50%的养老机构和近40%的养老床位为社会力量举办[3],而现阶段,全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总数仅有4554名,而在校生仅3638名[4],预计到2022年,我国老年服务行业需要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5],但遗憾的是,目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养老市场巨大的需求仍是杯水车薪。因此,本文分析了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现状,针对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措施,为防止我国养老服务机构人才流失,壮大养老服务机构队伍提供参考意见。

一、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现状

(一)从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1)养老护理员缺口较大,据《2018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显示,我国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只有44102人,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仅有30万名,福建省每万名老人仅有养老服务护理人员9.3人,按照《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目标,养老护理员的数量要从2010年的3万人发展到2020年的600万人,要在5年时间内从60万扩大到600万人,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6];(2)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医护、电子网络维护等人员数量紧缺;(3)院校、培训机构等人才输出的源头存量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行业用人需求。从广义的养老机构而言,许多社区医疗服务站和照料中心都处于人才短缺状况。

(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1)年龄偏大,多数护理人员都在40~60岁之间;(2)文化层次低,小学文化程度的占绝大多数(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从业人员的70%以上),职专生占比极少(不到从业人员的20%),许多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是年龄较大的下岗职工和农村务工人员;(3)专业培训不足,多数从业人员未经系统专业培训或每年的轮训,缺乏养老服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处理老年人的日常管理或生活照料工作之外,不能满足老人医疗护理方面的需求,以至于不能及时处理老年人的一些突发情况;(4)忽视在岗人员的素质再提高,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服务护理人员缺乏学习提高的动力,老年护理服务人才的低学历现状只增不减,从而难以满足更高的服务需求。

(三)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

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临时辞职、“跳槽”现象极为普遍,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只有约20%,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极少(占比不到10%),造成养老机构不断换人招人,临时培训、仓促上岗,以致“熟练工种”不熟练,从业者队伍极不稳定,专业化水平较低,严重影响队伍整体素质。

(四)从业人员收入低、待遇差

我省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低工种的月工资水平一般维持在2000~3000元,总体低于市场劳动力价格。目前家庭保姆的月工资都在4000~5000元,而医护、网络维护等技术人员不但工资低于其他行业,而且在职称、住房等待遇方面不如其他行业,在如今物价飞涨、房价居高不下的高消费时期,居民的生活压力普遍较大。养老服务工作工资待遇偏低,福利较差的现状极易形成养老机构招工困难,从业人员具有自卑心理、缺乏职业荣誉感,产生临时供职观念,缺乏进取心和职业归属感等不良现象。

(五)养老服务专业招生困难

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260所,开设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院校86所。据调研显示,各院校的在校生人数参差不齐,现有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为430人,最少的院校12人[7],其招生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整个社会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工作总是存在一定的偏见,待遇低,工作压力大,社会认同感低下,这就导致学生不愿意报考这类相关专业[8]。

上述问题不仅影响养老机构的正常运行,还不利于养老行业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建设刻不容缓。

二、加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培养的建议

(一)通过政策扶持提高从业人员待遇

为了保障人才培养政策的顺利实施,日本政府相继颁布了《社会福祉事业法》等多项有关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力度保障护理人员的权益,旨在强化对老年服務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和储备[9]。借鉴日本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目前我国在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扶持老年服务业的发展尚有待提升。为此,建议政府对养老机构的补贴、优惠等政策应进一步向养老从业人员延伸,使从业者直接感受到政府对养老服务业人才的重视,从而激发工作的热情,在政策和法律层面重视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养老服务行业。

1.建立工龄补贴和岗位津贴制度

在核定公办事业养老机构绩效工资总量时,应予以适当的倾斜,并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其工资待遇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要督促指导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福利待遇。如青岛市建立了护理员入职年限补贴制度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并在住房和落户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养老机构一线岗位上实际工作满5年,给予最高3万元的一次性入职年限补贴;对养老护理人员,按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不同等级,分别给予100元、140元、160元的月岗位津贴。厦门市思明区对各类职业院校就读有关养老护理专业及方向的应届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与养老机构签订岗位聘用合同,服务年限不少于5年,给予人才奖励补助每人4万元,分五年拨付,每工作服务年限满1周年核发8000元。这些政策措施对解决养老护理员招聘困难、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2.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

政府部门应在职称评定、工作调动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借鉴澳大利亚的养老护理,其养老服务人才等级由低到高分为养老护理助手、登记护士、注册护士、老年专科护士或临床护理专家4级[10]。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明确的养老服务人才国家职业标准,但是只是对养老护理员的等级进行划分,建立了资格认证制度。且其职业标准并不是强制性的职业认证机制,所以经常出现护理员没有参加职业培训而直接上岗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监督养老机构护理员的职业培训和职称评定工作,其养老机构从事医护工作专业人员的职称评定、移转等方面与其他行业享受同等待遇,对调入养老机构工作的医务人员给予优先办理。

3.建立从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必要的监管确保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尤其对民营养老机构的用工必须与公办机构缴纳标准一致。同时,还应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职级评定、收入标准以及相应待遇出台指导意见,督促落实。只要养老从业人员的待遇得到进一步改善,从业者队伍必将逐渐壮大,队伍整体素质建设就有较好的物质基础。

(二)注重教育培训提高从业者队伍素质

养老服务在国际上属于公认的专业行业,这个专业有独立的知识体系,独特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以及被社会认可的职业规则[11]。为迅速改变当前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护理人员年龄大、文化低、缺乏专业知识的现状,政府部门应制定教育规划,从源头抓起,大力引导和鼓励大中专院校开设老年护理等相关专业,培养专门人才。

1.通过院校持续培养专业人才

组织专家根据教育规划制定统一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和办学规范;编写统一教材,使专业办学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12]。通过“订单式”办学,大量招收学员,培养专门人才,充分发挥“蓄水池”作用,储备养老服务人力资源,源源不断向养老机构输送各类养老服务人才,促进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化、年轻化。同时,为调动院校的办学积极性,吸引优秀教师人才,可以对院校开设健康养老相关专业给予专项资金,例如山东省教育厅对有开设养老相关专业的学院,一次性奖励200万元的专业建设专项补贴。

2.对在岗人员进行学历教育

现阶段应积极推行“二元制”教育,促进政、校、企联动融合,发挥专业院校、培训机构、养老机构多方面的积极性,抓好在岗人员的继续教育。可由民政部门牵头并出资,联合院校组织师资力量,成立专家库,在各地市设立培训基地,设置老年护理、心理辅导、医疗保健、急救护理、营养调配,以及网络技术、文体活动等方面的专业课程,按实际需要开设初级、中级、高级培训班,开展滚动式、开放式免费教学培训。初级班学员必须通过考核获得结业证书,中、高级班采取学分制,在职人员每年必须获得继续教育的规定学分。这样可以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各项技能和综合素质,使之进一步适应现代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要求,同时,由于向社会人员提供开放培训,也为居家养老护理输送了人才。

3.积极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

面向边远贫困农村大量招收中年以下富余劳动力,由民政部门培训机构进行签约免费培训,在培训合格取得结业证后,须按协议在养老机构服务三至五年,之后实行工龄补贴制度留住人才。湖南省采取这一举措取得良好效果,既解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又缓解了行业人力资源紧缺状况。

4.推行“时间银行”制度

鼓励中年及年轻老人自愿到社区和养老机构开展积分服务,由民政部门通过养老机构统一登记建档,进行服务“时间储蓄”[13],以供将来本人获得优惠或免费养老服务。这一方式的实施推广不仅有利于盘活人力资源,还有利于互助式居家养老。

(三)通过优化管理提升从业者服务质量

目前,我省一些优质公共养老机构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的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相关部门应根据《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前瞻性地制定和推行全省统一的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确保有章可循、有据可考,并与各类从业者的职改、职称评定与奖励考核对接挂钩。

1.提高养老机构管理水平

由民政部门每年有计划地分批组织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到模范省市的养老示范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考核。同时由院校设置管理课程对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了解国际养老服务标准和国内同行业管理规范的差异,让养老机构管理者拓宽视野,丰富自身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与管理水平。

2.强化一线人员的服务规范意识

面对现阶段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服务规范意识薄弱的现状,需要进一步强化职业培训,落实入职资格认定与在岗服务考评,把服务技能与岗位工资挂钩,服务质量与补贴津贴挂钩,从而引导从业人员从传统的生活照料服务向多层次、全方位的现代养老服务转变。

3.建立行业网络资讯平台

加强信息化建设,进行行业资讯搜集追踪,由政府相关部门加强行业指导与监督,对服务标准与管理规范执行好的养老机构,予以通报表扬并适当奖励;对执行差的可视情予以通报批评直至罚款,责令整改;对从业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发生劣行并产生严重后果的录入“诚信黑名单”进行公布,使之辞退后不得再次进入养老服务行业。通过上述措施逐步实现养老行业管理规范化,护理作业标准化,养老服务亲情化,从业人员专业化,整体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四)通过舆论引导强化公众对养老服务职业的价值认同

调查显示,养老服务专业招生困难,养老机构招聘受阻,流动性大,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从业人员的社会价值感低下,受传统观念影响较严重[14]。当一种职业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甚至遭受歧视时,必将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群产生消极影响乃至伤害,同时可能殃及这一职业所服务的对象。因此,当前必须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主流媒体和大众传媒,广泛宣传老龄化社会的时代特征和服务需求以及养老服务行业的社会贡献,提升职业荣誉感。

1.树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先进典型

要大力引导公众对这一职业群体的价值认同,进而使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摆脱自卑心理,获得光荣感。如青岛等地开展“敬老使者”两年一评选活动,获评者每月享受1000元政府津贴。通过活动宣传,既引导社会公众正面认知养老服务职业,又提升从业人员的社会价值感。

2.进行全方位的社会宣传

通过开设专栏、组织专访、主题报道、运用“互联网+养老服务”等形式,广泛宣传推介养老机构服务行业,既抓好从业者的典型塑造、事迹宣扬,又注重行业先进理念的弘扬,包括公眾对养老服务的正面认知与评价等。

3.发动社会力量扩大宣传效果

借助各种社会力量进行渗透性宣传,组织学生和社会志愿者直接进社区,到农村开展直观的体验性助老服务和宣传推介活动,大面积覆盖城乡群众,包括潜在的从业者人群,宣传正确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养老职业价值观,通过舆论引导、氛围营造,使养老服务职业进一步得到社会认可,从业者自我肯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阶段公众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偏见,让养老护理员的劳动和社会价值在全社会得到尊重,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从业队伍健康持续发展壮大。

总之,克服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素质短板,已成福建省养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如果能够把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储备与人力资源存量扩大和后续梯队的开发同步推进,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与优化行业管理同社会舆论引导有效结合,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养老服务从业者队伍素质建设必将得到有力推动,养老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必将明显改观。

参考文献:

[1]王伟,岳博.中国老年人口数量预测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4):166-168.

[2]屈冠银.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瓶颈问题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7,11(1):25-28.

[3]张良平.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举措:解析《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J].财富时代,2019(10):103,105.

[4]王天鑫,韩俊江.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税务与经济,2018(6):52-57.

[5]王秀江.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又一政策利好[J].中国社会工作,2019(32):22-25.

[6]张菊萍.养老护理员:数量缺口大素质待提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6-01-19.

[7]蒋玉艺,彭婷,黄岩松,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办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6(4):99-101.

[8]刘淑娟.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6.

[9]李鹏军.日本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10]章琦琴,刘畅.发达国家老年护理保险模式、人才培养及资格认证体系对中国的启示[J].卫生软科学,2016,30(1):16-21.

[11]李红亮,马春健.中外成人继续教育“学分银行”的实践运行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6(5):138-141.

[12]陈卓颐,黄岩松,罗志安.关于提高养老照护从业人员素质的思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2):280-281.

[13]高健,杨乃坤.论中国特色社会养老服务共同体的现实构建[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6):1-5.

[14]刘婷婷.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4.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养老机构服务
养老生活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