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时代医药类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路径探析

2021-05-31 19:27王媛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期
关键词:立德院校职业

王媛媛

[摘           要]  新兴媒体聚合的大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与催化作用,我国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作为受新媒体时代影响最为广泛和彻底的当代大学生群体,既享受着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又受到新媒体文化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正确引导大学生,让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和使用新媒体技术,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这个课题必须破解的难题。立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以医药类高职院校(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以职业道德培养为突破口,探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实践路径。

[关    键   词]  新媒体时代;医药类高职院校;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4-0036-02

一、引言

2020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9.04亿,和上年相比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年龄在20~29岁的网民占21.5%,30~39岁网民占比20.8%,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其中,20~29岁年龄段学生网民占比最高,可见大学生是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大量极具挑战性的新问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

新时代面临新挑战:(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加大。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其信息传播更加具有开放性,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一些负面信息阻碍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亟待改变。网络新媒体具有一定的虚拟特性,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大的冲击,甚至改变他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网络信息更新换代很快导致现有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都比较滞后。(3)对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保持以前的工作模式,对于网络信息的获取比较被动,网络新媒体手段使用缺乏,在获取的信息和数量上远远赶不上学生,这就导致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关系疏离,缺乏共同话题,加大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

新时代孕育新机遇:(1)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跟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能提供多元化信息、巨大数据量、更快的传播速度、更强的互动性,利用新媒体的这些特性可以有效地开展学习、交流和互动,从某种程度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了有效的增强。(2)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沟通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新时代孕育信息化产物,诸如微博、微信、QQ、公众号、短视频等的出现和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渠道,极大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可以使教育工作者全方位及时掌握学生动态,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3)新时代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主动性。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自己想要学习和感兴趣的内容,这样使学习更具主动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新媒体”及“立德树人”的研究逐步增多,也有对于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的研究,但以医科类高职院校为对象的研究相对较少。

西方国家及日本等国高校对新媒体的重视和运用起步较早,非常重视信息传播模式的建设,取得的效果相对比较理想,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和实践相对完善健全,对我国的相关领域研究有比较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知网以“新媒体+立德树人”进行关键词检索,截止到2019年底共检索到相关论文36篇。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的陈文甜在《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宏观环境构建》一文中指出,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人才培养的职业指向性尤其不容忽视,因此要立足新媒体时代背景,推动实践,以职业道德培养为突破,构建家校社企育人环境共同体;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孙长明在《论新媒体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长效机制的构建》一文中提出,面对新媒体时代对教育工作造成的冲击,高校必须秉持育人观念,以“德”字来培养和评价学生,圍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细微之处落手,通过内涵建设促进学校发展,以立德树人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教育导向;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殷茹在《论新媒体平台和立德树人的关系》一文中主要讨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先进性来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基于现有文献的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从宏观上对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学生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大多学者对新媒体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有一定的研究,主要是对新媒体概念及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关于新媒体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这些成果为今后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三、新媒体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学生的特点

新时代高校教育的立足点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有着普通大学生的共性,但更具其个性。

1.相较于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效果更好。一般来说,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而高职教育更加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两者本质上没有优劣之分,只不过针对的是不同的社会用人需求。职业院校录取的成绩普遍较低,因此文化理论功底薄弱。采用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可能对高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接受差异和难度,效率也更低。结合一线教育经验,可以感受到高职学生在理论教学上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是在动手实践、兴趣小组、学生活动、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较高热情,也表现出较强的能力。基于此,适当改变思想理论教育方式,将传统的灌输、说教方式改变成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比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日活动等,可以提高“立德树人”的实效。

2.有比较明确的职业倾向性,但就业质量和层次参差不齐。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高质量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其专业设置也根据市场的用人需求来设置,所以职业倾向性更强。一般情况下,高职专科学生的就业率虽比较高,但就业的层次普遍较低。究其原因,有人们长期以来对高职学生存在的偏见、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机制有缺陷、动手能力不足等。因此,高职类院校想要提高就业质量、塑造学生完善人格、加强内涵培养,使培养出的学生符合社会需求,就要立足于高职学生的特点,重视“工学结合”,”走“校企合作”之路。

3.网络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较强,喜欢在网上交流。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和网络一起发展成长起来的,网络是学生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00后”,他们最突出的特征是个性张扬、极具自我意识、思维跳跃,热爱新事物、喜欢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网络空间。但是他们对于网络空间的信息不具有分辨能力,思想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容易受不良风气和思潮的影响,导致价值判断脱离正常轨道。因此,在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警惕网络的负面影响,积极拓展思政阵地传播正能量,这样有助于“立德树人”的任务完成。

4.医药类高职学院除了具有高职学生的特点外,由于行业和专业的特殊性,本职业直接关乎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就要求医药类高职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的职业素养。这就必须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提高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四、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立德树人实施情况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作为苏北唯一一所医药类高职院校,在苏北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适合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融入“立德树人”思想。学校历史悠久,具有红色沿革,孕育天使文化和铁军精神,学校将这些校园文化融入学生入学教育、文明养成教育、职业道德培养等环节。发挥盐城红色革命老区的地缘优势,利用当地的红色遗址组织学生实地感受红色文化,使学生接受“铁军精神”的洗礼,让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鼓励学生到基层单位就业,通过实习、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服务群众,增强职业认同感,加强学生的医德教育,更坚定学生服务基层的信心。

学校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全方位育人中,实现网络育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校推行立德树人有了新的载体。学校各部门、二级学院通过QQ、微信公众号、抖音、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开展学生管理活动,不仅可以对网络热点进行交流讨论,更可以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目前,网络云演讲、信仰公开课等形成特色文化输出,在思想引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响。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江苏医药职业学院”“苏医团青汇”等宣传阵地,将“立德树人”的思想通过网络潜移默化深入学生心中。

虽然通过利用新媒体手段学校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要继续加强教育信息优化、数字化建设和投入,积极开发融趣味性、知识性、理论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受学生喜爱的媒体平台,利用新媒体为立德树人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利用校园新媒体,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主流文化阵地的作用。

五、探究新媒体视野下医药类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路径

1.以新媒体为载体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理念。思想政治工作一直以来在高校教育中占突出地位,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文化素养,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综合素质过硬的应用型人才。由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巨大变化,导致职业教育中立德树人的环境发生改变,所以职业教育的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时而进,利用先进理念,将新时代信息化产物融合到职业教育当中,促进职业教育升级换代。

2.借助新媒体手段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新媒体信息化在知识方面的生动表现力来增强思政教育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原有的灌输式教学,将被动转换为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利用新媒体树立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话语权。当代大学生是跟着新媒体一起成长起来的,对于新媒体使用更得心应手,更能接受信息化教学。所以教师更应该熟练掌握新媒体手段指导学生學习,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与学生产生共鸣,发挥互联网的思政功能,建立网络思政教育的话语体系,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

4.运用新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思想教育宣传力度。善于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校园新媒体,开展社会热点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引领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校园文化认同感,在实践中培养职业道德精神。

5.开创新媒体交流平台,创新学生日常管理模式。随着时代发展,沟通渠道越来越丰富和快捷,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当中。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建立QQ群、微信群等,达到上传下达的沟通目的,利用音频和视频进行实时互动,了解学生的各项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及时解决纠纷,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细。

参考文献:

[1]殷茹.论新媒体平台和立德树人的关系[J].现代职业教育,2017(25).

[2]蔡乐,贾叶娟.医学研究生立德树人培养中的新媒体运用探讨[J].报刊荟萃,2018(6).

[3]张海川.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9(27).

[4]朱冬香,商云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论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8(7).

[5]彭建华,汤灵.新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实现路径研究[J].知识经济,2018(21):130-131.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立德院校职业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