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2021-05-31 21:02陈小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学阶段古诗文中学语文

陈小军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当中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就是古诗词的诵读教学。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课程的不断改革和不断深化,中学语文教学要不断加强古诗词诵读教学,尤其要严格要求学生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以及对古诗词的诵读能力。

[关    键   词]  中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8-0112-02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有“以诗传家”的说法,可见古诗对于我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凝聚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学史以及哲学史的精髓,其中更是包含着无数古代智者的心血。古诗词的发展对我国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性积极意义。针对中学古诗词的诵读教学现象,本文将以新时代教学改革背景为基础,对当前中学古诗词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分析,以便在这个过程中探索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切实提升中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效率做出贡献。

一、中学古诗词诵读教学困境

(一)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完全诠释古诗词的整体性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古诗词诵读的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学阶段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中学教学课堂上,老师往往不能够诠释出古诗词教学的完整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对于古诗词的讲解往往是针对整个句子中的某个重要的考点,如“某个字的意思”或者是“某个词语的意思”,教学比较片面,不具有整体性。比如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往往会提问学生在一篇古诗文当中某个字的具体用法,某个字用在哪里好,或者是某个词放在哪里比较恰当。老师的讲解内容还主要针对整篇古诗文当中主要运用的写作手法。老师往往是通过拆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整篇古诗文的讲解,来挖掘古诗词的内涵。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古诗词的整体性,尤其是破坏了诗中的意境美和蕴含的韵律美的表达效果的呈现。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会导致中学阶段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不能将古诗词的整体性完整地呈现给学生。

(二)教师讲解的内容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阶段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具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因为古诗词的教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些枯燥,学习的过程当中更难以理解古诗文当中的某些字词,或者整篇诗文的意境。若老师对于古诗词内容的讲解过于局限和狭隘,就会使学生无法融入诗词当中,更无法在诗词诵读学习的过程当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诗中的意境。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会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和理解出现不足,也就无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积累,这就使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找不到学习的兴趣,失去对中学古诗词诵读的积极性。而且,现阶段中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当中,老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阶段,学生的思路受到老师的牵引,无法做到独立思考,这样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失去了兴趣。学校和老师要针对这一现象,对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进行足够的关注,还要积极采用内容分析方式,对之前的教学不足进行完善。这种教学现象的出现还在于老师对于古诗词教学的课程研究不够重视,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教学理念培养程度不够,陈旧的教学方式对于当下教学环境下的古诗词教学产生了阻碍,也不利于古诗词诵读过程中营造课堂的生动活泼性。

二、中学古诗词诵读教学对策

(一)课程方向

中国的古诗词素材量很大,在中学阶段想要完全理解,并且在有限的时间里耗费精力去赏析全部的古诗文,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而且古诗文本身的学习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以翻译的点或者比较难以理解的点,就会使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产生退缩的心理,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在自己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老师可以打破自己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对古诗词展开合理的分类理解。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理解加入这些古诗词当中为学生进行讲解,这样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古诗词当中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兴趣。这样的学习方式可有效地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元化的知识帮助下得到有效的激发。教学内容除了可以按四季或者是高山、流水分类之外,老师还可以根据诗词的情感进行友情、送别、乡愁等分类,来进行有效的课堂古诗词诵读教学。又或者,老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感兴趣的古诗词内容,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本句诗词的出处、作者和自己的理解做出详细的介绍。还可以定期举行一些古诗词故事讲解比赛,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古诗词学习的踊跃性,还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

(二)教师方向

在中学古诗文诵读的课堂实践过程当中,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在学生面前展现出古诗文表达内容的不同魅力,只有学生对展现出的古诗词充满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才会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古诗文的乐趣。学生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思想,利用古诗文中自己积累的素材去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可以用古诗文表现精彩世界,通过多媒体网络和电视广播等现代媒介表现出对自然风光、文物和某些地方的民俗风情的喜爱。这种展现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古诗文的魅力所在,也能充分感受古诗文表达的意境美,更能够让学生理解古诗文体现的思想感情。除此之外,老师在教学课堂上还可以引用其他课外的诵读教育资源,将优质的阅读教材资源引入课堂当中,在古诗文经典诵读的教学当中提供大量可供学生阅读和积累的素材,引领学生对教学素材进行深刻的体会和理解;还要引导学生在自己复习的过程当中积极主动思考,及时完善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的最优效果。另外,研究与发现教师读本和学生读本等媒体资料库,从这些资料库和教学素材中深入发掘和提炼有效的举措,并进行及时改善与推广。最后,注意收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通过撰写相关论文、教学反思等形式,及时对教学方法和实践进行总结,并加强定期交流。

(三)学校方向

学校对于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学习氛围要高度重视,要致力于为学生营造师生共同阅读的诗词学习氛围,形成具有中学校园自身特色的学习风尚,提升中学语文教育的内涵。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可以积极地开展相关古诗词的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对诗歌的各种题材进行教学实践,以诵读的方式带动学生对中国文化经典的认知水平,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真正吸收到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精髓,对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进行提升。并且,学校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工作对相关的课题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出最适合中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内容,古诗词之所以能够作为经典流传到现在,就是因为在这些经典当中蕴藏着巨大的知识能量,可以供后人参考学习。中学阶段对于古诗词诵读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文学素质以及基本人身修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全面提升了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学生来说,在中学阶段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只有自己深入地去理解感悟,才能够将诵读的古诗文变成自己有意识的知识,成为自己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文化,以此来充实自己的人生。同时,学校和老师也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对经典诗词歌赋的诵读,有效地实现对中学生管理教学的渗透作用,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性情发展和气质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友章.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之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27):229.

[2]刘洪敏.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8(S1):166-168.

[3]林挺.高中誦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D].厦门:集美大学,2018.

[4]晏萍.在诵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34-35.

[5]许春.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分析[J].黑河教育,2018(4):22-23.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中学阶段古诗文中学语文
基于手机管理的初中班主任工作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探析语法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