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的渗透

2021-05-31 21:58李志凯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中华传统

李志凯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儿女五千年的沉淀,是中华民族永不衰落的保障。但是,我国在教育领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还不到位,很多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不够了解。这会导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培养,无法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综合型人才的要求。正因如此,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入手,对当前教育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思考,并提出相應策略。

[关    键   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4-0216-02

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高职学前教育的本质是为我国社会输送具备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要求越发严格,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正因如此,教育机构必须提高学生的相关职业能力,以此来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协助学生完成对未来就业工作以及长久发展的规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之根本,学生在进行高职学前教育培训的同时,不仅要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学习,还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以及传统文化底蕴,进而满足高职学前教育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

1.学前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教育领域的得力助手,能够为社会提供足够优秀的综合型人才[1]。在课程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增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并且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与资金流动不同,中华民族文化是炎黄子孙每个人自出生起便携带的无形宝藏,通过它指导人们对语言、行为进行学习。

2.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之中,能够有效增强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量,强化学生语言方面的表达沟通能力。通过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诗词、声乐以及书法等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高职学前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要秉持师德为先的教育方针,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健康的学习榜样。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

(一)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素养,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详细情况如下。

1.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当了解有关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把握儿童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

2.普通话不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具备教学资质的必要条件,但一个能够在学术界有所建树的教师,其普通话至少要满足我国普通话的甲级标准,而这也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要面对的。除此之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要对专业技能拥有较高的熟练度,以此来促进儿童生理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

3.专业态度也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只有拥有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理想,学生才能为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外,还要懂得因材施教,在尊重儿童权利的前提下,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二)基本能力

由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高,因而在基本能力方面也会有一定的要求。

1.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一定要过关,在对待生活态度方面不能抱有沮丧、埋怨等负面思想,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并且拥有较为健全的人格。另外,要确保学生是真心向往教育事业,且有极强的责任心,能够对他人负责。除此之外,职业道德素养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

2.除思想道德品质外,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时代科技的掌握程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快节奏的今天,学生想要在教育领域有所成就,除了基本的要求外还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并且拥有较为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言应用能力,能够依照教育机构的要求正确使用多媒体教育软件进行日常授课,并且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不会因外界干扰而受到影响。

(三)关键能力

1.研究能力。研究能力是学生的根本,即便是日后步入社会,成为教师,为了紧跟时代发展,学生也要不断进行学习,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文化教育素养。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学生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同时也要不断对自我的知识储备量进行补充完善。当遇到问题时,学生需要对其进行正确认识与思考,并以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处理办法,从而养成新教育下的学习理念。

2.社会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在校园中所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人际交往的处理能力。现如今,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间的上岗竞争无比激烈,而能占据一席之位的都是有极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协同能力。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学校需要在学生面前创造出互帮互助、和谐友好的教育环境,而不愿与他人合作、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得到教育院校的肯定。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较为明确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现如今,我国教育领域存在一种较为尴尬的现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对于所要用到的培养理念较为模糊,对于学生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导致所培养的专业性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3]。不仅如此,相关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教育模式也十分老旧,与新时代发展格格不入,导致学生无法从中获取到足够有效且实用性较高的学前教育知识。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授的过程中,往往会降低学习标准,以此来确保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掌握,但这也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相关知识在专业领域方面缺乏足够的深度,所了解认知的只是表面上的理论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着重进行心理学以及儿童教学学术,对中华传统文化并不重视,以至于学生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相对匮乏

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众多西方文化无不充斥人们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思维。当西方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越发大时,便成为当前所流行的大众文化。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备课时,一般情况下都是思考如何使学生能够接受相应的文化知识,因而会对大众文化呈现出迎合的态势。在这种局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得不到有效的开展,学生也会因此缺乏足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就目前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能够在学前教育课本上出现得少之又少,教师除日常授课之余也不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有意的正向引导,以至于当今学生对于西方现代舞蹈、流行音乐的认知程度要远远超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三)缺乏足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师资力量

缺乏足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师资力量是当前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时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教师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学生所能学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也过于浅薄,这样持续下去,便会形成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法得到有效开展的恶性循环。不可否认,随着我国对教育领域的改革,教育领域的师资力量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但是,即便教师在应对儿童心理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传统文化方面仍然是新手。秉持不误导学生的原则,教师往往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跳过,却谈不上对学生有利。小部分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只会根据手中的教育素材照本进行,而学生能从中学习到的文化知识也较为片面,无法满足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的渗透策略

(一)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方面教师要以学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主体,在进行课题申请及研究的过程中,将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现力、提升中华文化素养以及思想道德品质作为主要思想,并在教学中加入我国较为传统的国学经典,比如《论语》《诗经》等。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比如书法展览、带有浓郁中国风特色的绘画比赛,教师也可以带学生前往当地的文化馆进行参观,以此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以此来达到提升综合素养的目的。

(二)丰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授课时,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现如今,随着我国科学的不断进步,教师可以以此为背景,合理运用计算机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为学生展现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对学前教育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有效减少教师的备课工作量。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提前对学生进行某项作业的布置,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下节课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在加深学前教育文化理解的同时,还可以对相关的文化知识以及历史背景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4]。

(三)建设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资团队

我国高职院校需要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并对不同教师所擅长的教学领域以及教学方法进行统计与分类,以此来建设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且具备高觉悟、高思想、高素质的资深师资团队。另外,为了有效提升师资团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学校需要定期组织教师出外培训,参与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和交流会,并以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与人文教育实践作为培训中心,进而达到提高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以及教学能力的目的。

五、结论

高职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关系到下一代所接受的文化程度。正因如此,为了民族能够得以延续,高职院校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之中,以此来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濛,李娟.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职业,2019(7):49-51.

[2]石建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107-110.

[3]董艷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的思考和探索[J].青年与社会(中),2018(11):81-82.

[4]靳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的路径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84-85.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中华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少年力斗传统
江江西率先突破高考、教师交流、民办教育深化综合改革
反差——阿伦德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