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2021-06-03 05:41温嘉琪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5期
关键词:布病布鲁氏菌病羊

温嘉琪

(甘肃省天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天水 741000)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人和动物的一种共患传染病[1]。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对畜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要引起重视,积极控制布病的流行与发展。

1 研究过程

1.1 基线资料

某养殖场有286只羊,于2020年3月中旬发现3只怀孕母羊食欲突然退减,精神不振,其乳房与阴唇肿胀,阴道水肿、潮红,流出褐色或灰黄色的黏液,不久便流产,多为死胎或弱胎。同时发现2只公羊发生架丸炎,架丸肿大,阴囊增厚硬化,甚至无法配种。紧接着更多羊只出现类似症状。本研究从发病羊只中随机选取40只进行诊断检查,分为常规组(20只)与综合组(20只)。常规组:12只公羊,8只母羊;综合组:11只公羊,9只母羊。所有病羊均为发病中期,未出现后期游走性关节炎及淋巴结肿大现象。

1.2 临床诊断

1.2.1 病理变化 公羊患有睾丸炎,开始时多为睾丸肿大,患上坏死性、化脓性睾丸炎与附睾炎,后期睾丸出现硬化现象,进而萎缩,丧失配种能力,还出现关节肿胀症状;怀孕母羊的主要症状是流产,剖检流产胎儿发现严重败血症,黏膜与浆膜均可发现点状出血,肝脏、脾脏与淋巴结发生肿大且带出血点,皮下结缔组织发生出血性、浆液性炎症;解剖流产胎衣可发现明显增厚,带有散状出血点,显示黄色胶样浸润,有的还被纤维蛋白脓液覆盖在上面。

1.2.2 实验室检查 在无菌条件下,完全粉碎流产胎衣与流产羊羔病变的淋巴组织,制作成涂片,然后将石炭酸复红原液以1∶10的比例稀释,不规则染色涂片,10 min后使用5%浓度的醋酸液脱色20 s[2],用1%浓度的美蓝溶液染色涂片,镜检后可观察到蓝色背景里有大量红色球状杆菌或短状杆菌。在选择性培养基上接种病料,加入链霉素与青霉素各100国际单位,分别置于有氧环境与12%氧化碳的环境下进行恒温(37℃)培养,然后每日观察致病菌的生长情况,72 h后可将生长出来的致病菌移至含有适量血清葡萄糖琼脂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上的致病菌生长良好,再选取带有典型症状的患病羊血液制作5份血清,使用布鲁氏菌抗原平板进行凝集反应,若4 min后发现血清中凝集出絮状物或颗粒状物质,则可确诊病羊感染布鲁氏菌[3,4]。

1.3 治疗措施

常规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病羊,可选择链霉素或四环素。链霉素的单次用量为10 mg/kg,每日2次;四环素的单次用量为10 mg/kg,每日2次。持续用药治疗1周,若病羊的病情比较轻,基本可以康复[5]。

综合组:一是使用综合防治措施,西药与中药联合治疗。西药药物、用法同常规组。中药有宣牌汤与三仁汤两种配方,宣牌汤的配方为半夏(8 g)、蚕沙(8 g)、山栀(8 g)、薏仁(8 g)、姜黄(8 g)、杏仁(10 g)、海桐皮(8 g)、防己(15 g)、连翘(10 g)、滑石(10 g),加适量水煎熬,然后取200 ml浓汁,用作单次灌服,每日1次,可取得较为理想的康复效果;三仁汤的配方为厚朴(10 g)、竹叶(10 g)、杏仁(15 g)、半夏(15 g)、通草(10 g)、薏仁(15 g)、滑石(15 g),加适量水煎熬,然后取200 ml浓汁,用作单次灌服,每日1次,康复效果明显。二是加强管理。最好能自繁自养,利于培育健康的种群;若是需要引种,应当加强检疫,以保证种源的安全性。此外,养殖场应当每年对布鲁氏菌定期检测3次左右,对于可疑症状病羊,及时做好隔离准备,并按具体情况应对治疗。若是患病母羊产仔,应当及时做好隔离,3 d初乳限喂,然后逐渐饲喂消毒乳或健康初乳。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每周预防消毒3次左右,可选择强力消毒灵,促进病羊康复,同时落实羊的健康档案。三是做好检疫。严格执行检疫工作,特别是调运关,在调动前、运输时及运输后皆要严格检疫,然后再隔离饲养3周左右,以确保安全后才可混入羊群进行饲养[6]。四是计划免疫。在此病的流行区域内应当定期接种相关疫苗,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进行注射,以达到预防效果。对于发现感染症状的怀孕病羊,及时隔离诊治,同时注意环境消毒,无菌化处理胎盘、流产胎儿与分泌物。若布鲁氏菌病确诊,应尽早进行全群检疫,消灭疫病。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发病羊只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以用药后病羊的症状改善效果来评判。若用药后病羊的症状基本消失,则可视为显效;若用药后病羊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则视为有效;若用药后病羊的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则视为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7]。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转化后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常规组中,5只显效,4只有效,11只无效,用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5.00%;在综合组中,11只显效,6只有效,3只无效,用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对比,综合组用药治疗的总有效率较常规组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χ²=7.033,P=0.008<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病羊用药治疗的效果

3 讨论

羊布鲁氏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尤其是羊、牛、猪最为易感。布病主要侵害羊群的生殖系统,母羊感染布病后主要表现出流产、滑液囊炎、关节炎等症状,甚至造成不孕;公羊感染布病后主要表现出睾丸炎症状,丧失性能。此外,布病还可通过屠宰、接产、放牧等方式传染给人,因此接产人员与饲养人员需要做好个人防护。若是发现羊群出现流产或久配不孕等现象,应及时对病羊进行消毒及对流产胎儿、胎盘进行无害处理,同时及时诊断出疾病,并上报疫情,加强防控措施,以防疫情蔓延[8]。

本研究中常规组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综合组使用中西药联合治疗且加强管理、检疫、免疫等工作,治疗效果更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布病的发展与传播,防治措施更加科学合理,值得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布病布鲁氏菌病羊
2018年-2020年我国部分城市宠物犬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
简述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断、预防及治疗
浅谈家畜布鲁氏杆菌防治
盐窝镇:组织代表视察布鲁氏菌病防控情况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牛羊引种布病防控策略
山东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分析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绒山羊尿结石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