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雄性泰迪犬膀胱结石的诊断及治疗

2021-06-03 05:41赵天宇蔡葵蒸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5期
关键词:导尿管尿道尿液

赵天宇,苏 强,蔡葵蒸

(西北民族大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不断改善,饲养宠物成为众多家庭的消遣方式。各种肉类、动物内脏等优质食物成为宠物的日常饮食,但其中磷离子、镁离子含量过多,加之受饮水量、排尿次数等的影响,极易导致宠物膀胱内产生结石。

膀胱结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宠物疾病,其类型由于尿液成分不同而不同。据统计,以磷酸盐结石的发生率最高(>60%),其次是草酸盐结石和碳酸盐结石(3%~30%),胱氨酸盐和尿酸盐结石的发生率最低[1]。结石多发于老年犬,公犬主要在膀胱和阴茎部,母犬一般滞留在膀胱。主要症状为膀胱内积聚大量高密度矿物质晶体,阻塞尿道,有时会划伤膀胱或尿道,引起膀胱炎和尿道炎,使尿液中带血,出现炎症、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现象[2]。膀胱结石阻塞尿管还会出现小便淋沥,由于排尿不畅使尿液积聚在膀胱内,膀胱增大挤压腹腔,易使患病动物食欲减退,出现呕吐症状。严重时可能使膀胱破裂,尿液进入腹腔,导致腹膜炎等一系列病症,危及生命,此时切开膀胱取出结石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情况

患犬为一只雄性泰迪,8岁,8.2 kg,2014年12月与2015年10月因膀胱结石做过两次膀胱切开取石术,2020年11月13日来到医院,主诉2 d前开始尿频,小便淋沥,食欲下降,体温为38.5°。

1.2 临床检查

腹部触诊可以摸到有鸡蛋稍大的充盈球体,内部有硬物。为减小膀胱内压力,并考虑病犬的手术次数,暂时不进行手术,先进行导尿处理。3 d后病犬仍无法自主排尿,患犬再次来到医院,因此进行膀胱切开取石术。考虑到患犬病史、年龄以及身体状况,决定做会阴部尿道造口术以减少膀胱结石复发的概率[3,4]。

表1 血常规检查

1.3 DR检查

DR拍片,有大量高密度结晶体聚集在膀胱,阻塞尿道口(见图1),确定为膀胱结石。

图1 DR侧位片

1.4 血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

采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总数高于参考值,说明患犬体内有炎症(见表1)。血液生化检查并无明显异常,说明膀胱结石并未影响肝功能与肾功能(见表2)。

表2 血液生化检查

2 手术治疗

2.1 术前准备

病犬准备:术前8 h禁食,埋留置针,肌注阿托品,丙泊酚0.4~0.6 ml/kg剂量进行诱导麻醉,异氟烷进行呼吸麻醉。病犬仰卧绑定,先将无菌导尿管从尿道插入,把尿道中结石冲入膀胱内,剃净腹部与会阴部体毛,碘伏顺时针由内到外擦拭预定切口,用酒精再次消毒。

2.2 膀胱切开取石术

在阴茎旁切开皮肤,切口水平于腹白线,再依次切开腹直肌、腹横肌、腹膜,暴露膀胱。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湿纱布将膀胱包裹从切口中牵拉出,翻转膀胱露出膀胱背侧,抽取其中积尿。在切口两侧分别做一牵引线,提起膀胱,在膀胱背侧血管较少的位置切一小口,用手术剪剪开膀胱壁,用药匙将其中结石取出,再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膀胱,直至膀胱内无结石残留,尿道中的结石通过尿道冲洗冲回膀胱。开始缝合膀胱,通过手术前的导尿管向膀胱内注射生理盐水,确认缝合位置无漏液。撤出膀胱下的纱布,将膀胱还纳入腹部,分别连续缝合腹膜、腹横肌、腹直肌,间断缝合皮肤,用碘伏消毒。

2.3 尿道造口术

尿道造口的位置在犬肛门与阴囊连线的中点,在耻骨联合水平线上做一切口,将阴茎周围的皮下脂肪等皮下组织分离,使阴茎清晰暴露在视野中。将阴茎的海绵体切开直接暴露尿道,在尿道上纵向开一开口。将手术前通过的无菌导尿管抽出,从尿道切口中插入另一无菌导尿管,使导尿管通向膀胱。先将尿道切口上端与会阴部切口上端皮肤进行结节缝合,在12点、10点、2点方向做三针结节缝合,以便确定尿道造口位置,方便之后皮肤与尿道黏膜的缝合。继续缝合尿道黏膜与会阴部皮肤,结扎尿道切口前端,逐渐分离尿道同时切断尿道,使尿道黏膜与皮肤缝合位置尽量不暴露在体外。最后闭合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尿道会阴部尿道造口,再用碘伏消毒,然后用纱布包扎伤口,导尿管留在尿道中,防止积尿导致手术创伤破裂。

2.4 术后治疗与护理

术后留院看护1 h,平时戴伊丽莎白圈,防止犬在清醒后舔舐伤口造成不必要的感染。8 h内不能饮食饮水,未完全愈合时不能吃海鲜、牛羊肉等发性食物。术后无感染情况,尿中有少量血液,7 d后间隔拆线,创口愈合良好。术后第8天将剩余缝线拆除。术后10 d能够正常排尿,尿液清澈。2021年1月17日复查,通过DR拍摄,发现又产生两粒结石,使用导尿将其冲出(见图2、图3)。

图2 DR侧位片

图3 犬尿道造口

3 讨论

膀胱结石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有许多因素导致其产生和增大,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因素。

3.1 食物因素

食物过于单调,以鸡肝、猪肝、瘦猪肉等高蛋白的食物为主,该饮食习惯使尿液偏碱,碱性尿液能析出大量不易或不能溶解的盐类化合物,从而导致盐类晶体的沉淀。同时,单一的高蛋白食物会使尿中黏蛋白含量增高,黏蛋白是一种黏性较大的物质,容易致使膀胱产生结石。此外,食物中矿物质含量过高,长期饲喂含钙质高的食物也容易造成结石[5]。

3.2 环境因素

天气炎热干燥,日照时间较长,导致动物体液流失较快,再加上补水不及时导致动物尿液浓缩,进而形成结石。此外,水质不好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结石。

3.3 泌尿感染因素

泌尿系统受到感染,导致尿液黏稠、尿道上皮细胞脱落或者出现血凝块,从而形成结石核心。此外,缺乏维生素A以及手术线头的刺激也可以形成结石核心[6]。当膀胱内尿液的钙磷离子浓度平衡被破坏,离子不断析出,附着在结石核心,形成较大的结石,阻塞尿路。

3.4 饮水因素

动物的饮水可能会被畜主忽视或者动物自身不喜欢饮水,使尿液减少、浓缩,离子浓度升高,破坏钙磷离子平衡,使其析出导致结石形成。大量饮水可以稀释钙磷离子浓度,使其及时排出从而减少结石形成概率。经主诉该犬不爱饮水,因此加快了结石的形成。

3.5 遗传及代谢因素

由于该犬前后3次膀胱结石,根据遗传基因推断其为易形成结石体质。由于犬种不同,基因表达性状也有所不同。例如有些犬种肝脏内缺乏氨和尿素的转化酶,从而引起尿酸盐结石。同时,膀胱结石表现为家族遗传病,造成先天性畸形。某些代谢紊乱也会成为结石产生的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草酸尿症都会导致尿液离子平衡被破坏而引起结石[7]。

3.6 尿液因素

尿液成分的改变会导致结石形成。当尿液中形成尿结石的物质排出增加,如尿液中钙、草酸或尿酸排出量增加。尿液pH改变,离子平衡改变,离子析出就形成结石[8]。当尿液的pH>7时,易形成磷酸镁铵及磷酸盐沉淀;当尿液的pH<7时,易形成尿酸和胱氨酸结晶。尿路感染时尿基质增加使晶体黏附。有些细菌(如大肠杆菌)能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pH>7.2,易形成磷酸镁铵结石[9]。

4 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大量喂食动物内脏等高营养食物会大幅度提升膀胱结石的发病率[7]。因此,主人不能盲目喂养宠物,需要做到科学管理,合理安排日粮,定期体检,进而保证宠物的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导尿管尿道尿液
利用横断后尿道板组织修复近段型尿道下裂的术式研究进展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护理对策
集束化护理方案对脑梗死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影响的研究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尿液检验标本留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脑血管病患者留置导尿管发生漏尿的针对性护理
浅析针对性手术治疗措施在外伤性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跟踪导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