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中提升 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

2021-06-04 18:55邱洁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红楼梦

邱洁英

〔摘要〕积极探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发展规划指导,是提升中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执教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可以巧妙借力《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人物的职业生涯规划故事,以中学生生涯规划六大主题为经线,以《红楼梦》为纬线,经纬古今,论辩生涯,使传统文化与生涯课程融合共生,这会让生涯规划课程有趣、有料,更有效。

〔关键词〕生涯规划;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3-0062-03

《普通高中生发展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预防学生在理想、心理、学业、生活和生涯等方面出现问题和困扰。中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最佳时期,然而当下高中生普遍缺乏生涯规划意识,对于将来要学习的专业没有明确的方向。这种情况下,除了专门开设高中生涯课程以外,积极探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也是一个重要途径。目前,高中正如火如荼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师如果能借此东风,把文学名著的阅读主动渗透到生涯规划教学中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与指导的绝佳材料。我在执教“中学生生涯规划”这门课程时,有计划、有意识地融入《红楼梦》的内容,把小说中人物的职业与生涯故事和中学生生涯教育的六大主题紧密结合,进行创意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职业生涯之初体验

高中阶段生涯规划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进行生涯体验,在体验中探索和学习。从这个角度看《红楼梦》是再适合不过的教材了,从小说中学生可以认识不同职业的各类人物,窥见不同的职业种类,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和人生观。我在设计生涯体验主题活动案例时,通过小说中的典型事例,帮助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古人所从事的职业,并预测自己未来可能选择的专业。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不同阶层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52人,其中大部分都有固定或不固定的职业。我在执教中让学生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归纳出《红楼梦》中大致有多少种职业,并列举对应的代表人物。学生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很快在课堂上完成了任务:有小店主,比如贾芸的舅舅卜世仁开了一家香料店;有衙役门子,如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里的门子;有商品买卖的中介,如拐走幼时香菱的拐子;有来自传统中医药行业的郎中,如给尤二姐胡乱治病的太医胡君荣;还有底层生活艰难的农民,如刘姥姥和她的女婿狗儿等。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所处的时代,将《红楼梦》中的职业转换成当今社会上的职业,让学生转换角色,思考“你想成为”“最想从事小说中的哪一个职业”等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思考未来的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形成初步的职业倾向,提升职业规划意识。

还可以通过《红楼梦》的阅读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劳动观。当下高中生对于职业的认识较为狭窄,大多把职业狭隘地理解为挣钱的工具和手段,而对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职业存在歧视,喜欢从事与娱乐演艺相关的演员、歌手、主播等看似光鲜、轻松、高报酬的职业。对此,我引导学生查阅专业资料,师生合作探究,分析《红楼梦》所处时代的职业价值观特点,得出如下结论:职业出路单一,功名仕途成为主流社会的职业取向;职业歧视严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职场等级森严,不同职业之间地位极不平等;性别歧视严重,女性不能走出家庭,参与社会职业分工。

接着因势利导,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古今对比,感受到古今职业环境与职业价值观的沧桑巨变,体会到新时代百业兴盛、职业平等、性别平等的幸福和自豪。另一方面,借此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金钱、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与个人兴趣和特长等的关系。以王熙凤为例,如果把贾府看成一家巨型老牌国有企业,那么王熙凤则是这家国有企业的总经理,炙手可热,在职场上可谓风生水起。王熙凤虽然八面玲珑、能力突出,但缺少基本的职业道德,对下属严苛无情,利用公家的钱到处放高利贷,获取暴利,甚至贪赃枉法,目无法纪,打着贾琏的名号“弄权铁槛寺”,在外干预司法,结果既害了“卿卿性命”,也加速了贾府这个大型企业的分崩离析。

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最为重要的一步是要充分认识自我,并能对个人特质进行探索发现,做到知己知彼,明白我是谁、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这是生涯探索的起始点和基本点。

《红楼梦》人物众多,个性鲜明,性格各异,为教师进行“认识自我”主题活动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古罗马名医盖伦提出了关于人类气质类型理论,把气质类型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教学中,我首先引入气质类型量表,通过测试让学生了解自身的气质类型,然后对号入座连线小说中的人物,分析自己氣质最符合小说中的那一个人物;其次,以《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作为切入点进行气质分析,让学生思考如何发挥某种气质的积极作用,并评估该气质适合何种职业。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林黛玉在当下社会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学生多认为林黛玉胜任教师、艺术家、作家或哲学家这几个职业,因为林黛玉气质偏向胆汁质和抑郁质,孤僻、敏感、多愁善感、易动感情。

职业兴趣是职业选择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当个体所从事的职业和他的职业兴趣类型匹配时,个体的潜在能力可以得到更彻底的发挥,工作业绩也更加显著。霍兰德提出了著名的类型理论,把职业兴趣类型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六种类型。我在与学生一起研读《红楼梦》过程中,让学生分析原著中主要人物的职业兴趣,与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类型进行对照,试着归纳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分别属于哪些类型。学生发现,王熙凤是社会型和企业型、林黛玉属于艺术型,贾宝玉属于艺术型和社会型,而柳湘莲属于现实型和艺术型,等等。

学生还会发现当个体的职业兴趣与所处的职业环境相符合时候,个体将会人尽其才;反之,如果职业兴趣受到家长或师长的干预时候,个人将会怀才不遇。例如,贾宝玉喜欢文学和艺术,胜任具有创造性、变化性的工作,而且他爱关心他人的幸福,愿意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所以如果他处在当下,非常适合从事作家、艺术家、园艺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而不是从事贾政等长辈所期望的官员(公务员)这样传统型和企业型的职业。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能充分了解职业兴趣与专业、职业选择之间的紧密联系,也让课堂关联现实,充满趣味。

三、探索世界,树立信念

高中生在进行生涯规划时除了探索自我以外,还要勇于探索世界,探索生活周边熟悉的职业,探索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从而更系统、全面地探索专业、职业、行业,为将来的职业决策做好准备。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世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学会相信自己,相信学习的价值,在生涯规划中培养自己勇敢、坚强、乐观、责任等意志品质。

职业信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事业心”,是个体认为可以确信并愿意作为自身行动指南的认识或看法。心理学研究表明,职业信念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教育灌输的,而是通过能力学习和训练得到的一种本领,是个体可以控制和习得的,它是职业规划中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红楼梦》塑造了一群可歌可泣的女性形象,虽然她们没有走入男性的职场,但她们身上表现出极高的职业素养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是可以让学生学习和效仿的。例如,在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贾探春和薛宝钗就展示了作为管理人员的职业信念。贾探春第一次协理大观园事务,面对家族的衰败、纷乱的事务、下人的刁难、赵姨娘的辱骂,在整顿大观园的管理工作中充分展现出青春女性的坚毅自信、公平公正、责任担当、自尊自爱的闪光形象,她身上具有难能可贵意志品质,令人赞叹。而薛宝钗则表现出适可而止、细致周到、顾全大局的职业素养。两位优秀管理者展示出来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信念给了学生很好的示范,让学生明白:谁的职业信念坚定,谁的心理综合素质好,谁就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事业与人生。

四、发展能力,自我决策

生涯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的养成,开发与学生学段相适应的各种能力,其中,人际交往是当下中学生非常缺乏的能力,在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中学生,在人际沟通交往中会遇到许多障碍和困惑。特别是在现代职场中,人际关系复杂微妙,如果處理不慎,会影响个人和组织的工作绩效,因此,掌握职场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形成良好的职业社交素质的基础。贾府是个大家族,有几百口人,人多口杂,等级森严,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而薛宝钗却能做到圆融通达,细致周到,体贴入微,贾家上上下下都喜欢她,乐于与她相处,连“情敌”林黛玉也在她的关心照顾下与她“互剖金兰语”,可见薛宝钗为人之成功。教师可据此分析薛宝钗人际交往特色及启示,供学生学习和借鉴。

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说过:我们的决定决定了我们。一个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做各种各样的决定,而生涯决策就是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关联的因素,筛选出最适合个人的发展道路。正确的自我决策能让一个人面临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时候做出最优的选择,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然而,一个人职业生涯在不同的阶段面临不同的决策任务,职业决策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中学生阅历尚浅,心智未成熟,往往出现错选职业方向、误判职业选择、人职不匹配等情况,所以鉴往知来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学名著中汲取智慧,学习经验,从而做出最有利的自我决策。贾宝玉职业生涯的自我决策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他禀赋优异,兴趣广泛,能力突出,但他坚决不走仕途经济道路,个人的职业选择与家庭背景及当时的主流价值观相抵牾,所以受到了父亲强烈的阻挠与干预,最终贾宝玉做出了理智型决策,采用了平衡单法,权衡了个人与他人特质方面的得失、个人与他人精神方面的得失,最终权衡利弊,先参加了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光宗耀祖,然后再选择出家这条满足个人意愿的道路,遁入空门虽然对贾宝玉来说是无奈的选择,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仍是最优的自我决策。

综上所述,教师如何上好高中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课程的途径与方法多种多样,但充分利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借力整本书阅读,挖掘传统文化中人物的职业生涯规划故事,则不失为一举多得的良策,而且《红楼梦》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有待更多的教师去探索,去挖掘。

注:本文系福建省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 年度课题“培养高中生生涯规划意识的行动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Z2020ZX059。

参考文献

[1]姜秀琴.红楼三问:在名著研读中融合职业生涯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5):32-34.

[2]赵方勋,杨先明.如何开展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2019(16):69-71.

[3]许思安,张卫,攸佳宁.生涯发展与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4]陈宛玉,叶一舵.高中生生涯规划教学设计[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华侨中学,福州,35030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 旗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续红楼梦
作家阅读的方式
生涯指导课程的开展对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