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荀子

2021-06-06 11:59
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儒生荀子儒学

荀子(尊称:荀卿、孙卿),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关键词一:中国的达尔文

周游列国,不如虚拟双簧

荀子一生奔波于列国,沦落到故国都不待见他的地步,结局却不坏,在乱世中尽享天年,还在《史记》中和孟子并称,是为《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的慧眼看穿了这两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多年前在稷下学宫里,荀子天天和画像中的孟子对话;现在,两人在同一篇传记中隔空喊话。

孟子比荀子早生几十年,两人的相同点颇多:都是儒生,都以弘扬儒学为己任,都周游列国,推广儒学……两人的差异也不少:孟子主张尊王抑霸,荀子主张王霸杂用;孟子认为性善,荀子认为性恶;孟子主张法先王,荀子主张法后王;孟子是唯心论,荀子是唯物论……

这不是窝里斗,而是荀子的策略——儒学要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一种虚拟的、求同存异的双簧更吸引眼球。因此,作为后学,他不循规蹈矩,更不惧和前辈孟子分庭抗礼。孔子、孟子已逝去多年,儒学将何去何从?荀子要做一个终结者,终结这个纷乱无序的时代;他更要做一个开创者,开启一个空前绝后的儒学盛世。

让荀子欣慰的是,学生韩非、李斯以王霸杂用的心法,将秦国打造得雄伟无比,其治国理念还延续到汉朝,并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执政模式。

只是,这双簧有利也有弊:他在秦汉时期享受了短暂的荣光,在东汉时期更被称为“亚圣”,孟子则沉沦于诸子,未受重视;一千多年后,孟子的“性善论”更受宋儒青睐,因而代替荀子成为新的“亚圣”,荀子不仅被冷落,学生李斯的“焚书坑儒”之举也被狠狠地记在他头上,人们视荀子为法家,要将其逐出儒门。

历史的小姑娘一边前行,一边继续任人打扮。

到清代,荀子被翻了案;五四时期,荀子成了中国的达尔文,又和孟子一起被胡适和梁启超同尊为儒学大师……

在稷下学宫里,这曾是他们两人的秘密约定:一场虚拟的双簧,能够让古老的儒学枯木逢春、枝繁叶茂,会让天下统一、国富民强,会让苍生衣食无忧、温良恭让。这是他们共同的梦想,也是历代儒生乃至国家的希望。在厚厚的史册中,荀子对着孟子一笑,如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幽暗的回廊。

(摘自《百家讲坛》2017年13期,有删节)

◆赏析:

两千年来,荀子和孟子坐在历史的跷跷板上,此起彼伏,此消彼长。荀子和孟子二人呢,眉梢尽是会意的笑:有争鸣才是学术的生存之道,倘若万马齐喑,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关键词二:质疑之精神

那些年,我怼过的那些人

当年在临淄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殿上,当齐襄王听过荀子的一番演讲,惊喜地朝他走过来时,他知道,这个人已经是自己的粉丝。在齐襄王的支持下,他“三为祭酒”,一时风光无限。

那是他人生中最带劲的几年,生活的日常就是不停地跟人辩论,成了当时齐国最知名的“辩不倒”,被粉丝亲切地称为“怼神”。是的,他要将自己的质疑精神进行到底,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拯救天下。

在他的怼人路线图里,孟子是一个重要目标。

那时候,孟子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当时孟子去世不过几十年,很多儒生是见过他的。那些儒生经常接受采访,回忆孟子的绝世风采——“老夫子好帅,好有才”。荀子却没有受这些影响,他很冷静,很独立。“盲目崇拜只会进一步将儒学逼进死胡同。”他忧心忡忡地说。

事实上,当时天下人对儒学的态度已经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读书人继续奉之为圭臬,但真正有权力的人,开始对实用的墨家、法家理论感兴趣,很多儒学中人关注到了这个明显的分裂,但只有荀子敢当众提出来。

在稷下学宫的一次辩论会上,他痛心地说:“儒学现在飘在空中,该想办法让它回到大地上,真正为社会所用……孟轲老师的‘性善论’解决了道德问题,但远未触及制度建设,现在必须对儒学进行彻底革新……”

“停,荀况同志,你太狂妄了。”一个年老的儒生敲了敲话筒,“我忍你很久了,你时时针对孟老夫子,对他非常不尊敬。”“什么是真正的尊敬?”荀子捋了一下胡须,进一步说:“如果任由你们这帮俗儒横行,儒学就没有明天了。”“你……你这是人身攻击。”老儒生已带哭腔。荀子朗声道:“儒学是天下最好的学问,但不应该是干巴巴的教条。”

在回家的马车上,荀子最亲近的学生担忧地说:“您今天怼得那帮老学究哑口无言,这样会不会跟他们结下梁子?毕竟这是人家的地盘。”“做学问还分地盘?”荀子生气地说,“这100多年来儒学没落,就是因为大家一团和气,被社会风潮裹挟,不敢对权威说‘不’。”

没办法,他一辈子就是这样的人,只服真理,不服权威。

孟子的“性善论”,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你天生是好人,这是你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荀子不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人性本恶,善者,伪也”,即人天生是坏的,必须通过后天约束加以抑制,否则恶的一面会无限放大。这种后天约束主要是通过制度建设,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这是我国学者对权力最早、最经典的阐述,后来他又指点弟子韩非写出《难势》一文,对权力和“性恶论”进行探讨,制定了一整套理论体系。

(摘自《百家讲坛》2019年5期,有删节)

◆赏析:

荀子虽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却敢于质疑他的前辈孟子,提出“性恶论”。不盲目崇拜权威,敢于质疑权威,这也正是荀子的伟大之处。

关键词三:儒家的另类

儒家的另类,悲剧的荀子

众所周知,在儒家五圣、孔门十哲的行列中是没有荀子的身影的。这位在史书上被称为儒家“集大成者”的学者,为何遭受了如此的冷落,又是什么造成了他的悲剧?

荀子的地位在前期,无论是在儒家内部,还是在社会上,都算是比较高的,虽然偶尔有儒家学者抨击,都不会对他的地位造成大的影响。

在汉朝,开国之初用道家的黄老思想,与民休息,很著名的“萧规曹随”就是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到了汉武帝时代,实行不下去了,怎么回事儿呢?一个是前面的七王之乱,另一个是黄老思想已经不适合汉武帝富国强兵的愿望,那就要找一种更加适合统治的思想。于是,儒家的机会来了,董仲舒对儒家的重新阐述,无疑非常符合汉武帝的需求。他带动了荀子的提升。可是,董仲舒的思想和荀子的思想有什么关系呢?

汉朝有一个立国原则,那就是“外儒内法”济之以道,这个思想无疑与荀子的“礼法并用”思想有些契合,虽然扩充了一点,但很能说明问题,荀子的思想在那个时代还是有用的。

但是后来,荀子的待遇出现了转折,地位开始下降。宋朝,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出现了,对儒学的进一步阐释使得理学兴起。其实到了此时,儒学已经不是单纯的儒学,而是融合了佛道的思想。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都以佛家辨禅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尤其是陆王心学,追求内心的反省,心外无物的思想无疑是受到佛家的影响。

但无论怎么变,儒家思想为主这个原则绝对不能动摇,要选择哪一个祖师爷的思想来作为这个主干思想,这并非儒学家能决定的,而是国家统治的需要选择了孟子的思想来形成新的理学体系。

而且荀子对儒家的改造是带有批判性的,他对孟子,对孔门十哲中的几个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从而推倒他们的思想,建立自己的新思想。

因此,儒学发展成理学,孟子地位的建立,势必会冲击荀子的地位。

(摘自《醒狮国学》2016年10期,有删节)

◆赏析:

荀子在历史上的地位,是由时代决定的,是出于国家统治的需要。这个儒家之中的另类人物,始终不能真正被封建时代的大部分儒家学者接受,只有零星的几个儒家学者会对他进行赞扬,可惜就如在平静的湖面扔了一颗石子,虽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无力改变整个全局,荀子的悲剧之处就在这里。

▲小知识▲

孔门十哲

在《论语》中,被孔子亲口称赞的有十人,分别是:

颜回(德行突出)

闵子骞(德行突出)

冉伯牛(德行突出)

仲弓(德行突出)

宰予(擅长口才)

子贡(擅长口才)

冉有(擅长政事)

子路(擅长政事)

子游(精通典籍)

子夏(精通典籍)

这十个人被后世称为“孔门十哲”。

猜你喜欢
儒生荀子儒学
“儒学在西部暨丝绸之路的传播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银川召开
汝心如玉何须擦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儒学交流在路上
应用儒学的兴起
——儒学创新发展的趋势与愿景
和谐
汝心如玉何须擦
葬在时光深处的拇指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