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参与式沟通方式对手指采血的效果观察

2021-06-10 07:54李富琴石永新通讯作者段清平谢江丽
医药前沿 2021年8期
关键词:手指检验疼痛

李富琴,孙 聪,庞 冰,石永新(通讯作者),段清平,谢江丽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 广东 深圳 518106)

手指采血是临床检验室为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提供血常规等检测报告常用的采血方法,在医院门诊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大量采用,社会需求较大,但是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内的幼儿采血难度大,患儿对采血过程充满恐惧和害怕[1-2],导致的患儿不配合是增加采血难度的主要原因,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的转变,研究出一套如何取得患儿信任,打消患者采血前的恐惧和害怕的沟通方式[4],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5],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还能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研究旨在运用患儿参与式的沟通方式将患儿引导参与进手指采血过程中,分散患儿注意力,减少患儿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门诊和健康体检进行血常规检验且对手指采血存在恐惧感不配合采血的20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2~6(4.2±1.6)岁;对照组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2~6(4.1±1.8)岁;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血前:由患儿家属主要负责跟患儿沟通和固定患儿。

采血中:按照我院规定的常规标准操作流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手指采血,操作方法根据第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具体如下:核对病人信息无误,评估选择手指,75%酒精消毒手指待干,用一次性采血针进行90°穿刺,从远端轻压手指,使血液自然流出,弃去第1滴血,从第2滴开始采集20 uL毛细血管血,干棉签压迫止血,上机进行血常规检测及报告。

采血后:患儿家属主要负责患儿情绪安慰。

1.2.2观察组 采血前:由检验医生及护士主要负责跟患儿沟通。具体如下:告知患儿家属此项研究的意义和操作概要,取得患儿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借用一次性血糖采血针、一次性毛细管、一次性EP管等实验耗材的外表制造神奇感,将患儿从哭闹中吸引过来,告知患儿我们是“做神奇游戏”,并不是“扎针”,但是需要患儿的帮助,邀请并获得患儿同意参与到“神奇的游戏”中,跟患儿眼神交流,调动患儿的好奇和期盼,用我们带有温暖的大手为患儿暖手,通过体温让患儿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完全取得患儿的信任,再次邀请患儿帮助,通过抑扬顿挫的甜美语言让患儿主动将小手送到我们的手中,跟患儿一起挑战“神奇游戏”。

采血中:整个采血过程中最关键之一就是始终保持跟患儿的语言交流和眼神交流。参照第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具体如下:核对核对病人信息无误,评估选择手指——以左手(或右手)无名指指端(第一关节上13/处)侧方为进针点,轻轻按摩采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用75%的乙醇消毒局部皮肤,待干,以最快速度用一次性采血针进行穿刺,从远端轻压手指,使血液自然流出,弃去第1滴血,从第2滴开始采集20 uL毛细血管血,干棉签压迫止血上机进行血常规检测及报告。

采血后:感谢患儿的帮助让我们的“游戏”成功闯关,让患儿明白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的游戏就不会取得如此成功,恭喜患儿取得“游戏”的成功,表扬患儿的勇气和优秀,为患儿点赞,询问患儿的感觉和感受,告知患儿我们因他们的勇敢和优秀而获得的喜悦及对患儿未来的希望,邀请患儿跟我们一起完成疼痛评分卡。

1.3 评价方法

1.3.1疼痛程度评分 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卡进行疼痛评分[6],向患儿讲解疼痛评分的方法,在每次手指采血完毕后,即让患儿根据自己的疼痛感受在标有疼痛程度的线段上指出相应的点,对应的分值即为疼痛评分,分值范围为0~10分,其中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3.2手指采血满意度评分[7]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认真核对信息、医生服务态度,医生关爱,医生操作时行为规范、医生减轻疼痛的措施、穿刺角度及力度、手指的选择、沟通交流、健康教育、疼痛感的评价等,共10项,每项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级,依次评分10、5、0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满意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2.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患儿参与式的沟通方式将患儿引导参与进手指采血过程中后,患儿疼痛体验得到改善,患儿对手指采血满意度明显提高,见表1。

表1 2组患儿疼痛程度和满意程度评分比较( ± s,分)

表1 2组患儿疼痛程度和满意程度评分比较( ± s,分)

组别 n 疼痛评分 满意度评分观察组 100 3.05±1.26 98.16±1.84对照组 100 5.14±1.48 60.12±2.68 t 3.70 117.05 P<0.001 <0.001

3.讨论

在血液分析中,尽管毛细血管采血在大多数情况下已被静脉采血替代,但手指采血做为毛细血管采血的一种,在临床检验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8],手指末梢采血是实验室为临床提供幼儿检测报告常用的采血部位和方法。尤其在医院门诊及社康服务中心,常常对幼儿采用手指采血法,社会需求量巨大。手指3岁以内的幼儿静脉采血难度大,而毛细血管采血法则容易得多;慢病患者的长期血糖检测以及老年人和孕妇的血糖监测也大多是采用手指测血糖[9]。且末梢血采集需要的时间短,给患者带来的损伤小,不易造成伤口感染。但是手指部位神经末梢分布密集,疼痛感较强,导致临床上患者对手指采血有恐惧心理,产生抵触情绪,影响血液标本的采集,从而影响检验结果,同时不良情绪又可通过神经调节系统干扰患者思维,形成恶性循环。

疼痛已成为现代医学提出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如何减轻患儿(患者)对采血过程产生的痛苦及恐惧,具有实际研究意义。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本实验旨在研究出一套如何取得患儿信任,打消患者采血前的恐怖和害怕的沟通方式,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还能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实验通过患儿参与式的沟通方式将患儿引导参与进手指采血过程中,极大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及恐惧,提升了医疗舒适感,我们的经验是:(1)通过眼神确认、手指触碰、甜美语言沟通激发患儿的好奇感,让患儿积极、乐观、勇敢的参与到整个采血过程中;(2)积极转移患儿注意力,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的方式,准备充裕的沟通时间,待患儿完全放松,消除对医护人员的恐惧后,再进行操作;(3)采血室温馨的环境布置可减轻患儿的恐惧感,节约沟通时间,我科对患儿采血室采用动画人物及图案进行布置,采血针设计不露针头,让患儿感觉是玩具,采血后采用动画图案无菌贴止血,帮助患儿走出医院打针的恐惧;(4)医护人员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帮助减轻患儿痛苦,我们研究组的采血人员经过严格技术培训,技术熟练,采血过程中做到进针迅速,取血迅速,减少了患儿疼痛。

猜你喜欢
手指检验疼痛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手指背侧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
手指操
疼痛不简单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