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师范”教育背景下高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探讨

2021-06-11 16:55黄小丽李梅玲
锦绣·上旬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

黄小丽 李梅玲

摘要:“新师范”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教师教育新形态。“新师范”教育对师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高职师范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结合目前科学教育课程的现状,尝试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专业课程结构方面探讨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

2018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意见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幼儿为本、才艺兼备、擅长保教的高水平幼儿园教师,优化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突出保教融合,强化实践性课程,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综合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相关文件的颁布,掀开了“新师范教育”的新篇章,“新师范教育”是在传统师范教育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更高水准、更系统化、更智能化、更具开放性的教育,形成师范教育新目标、新形态、新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探索新型的现代教师培养模式,构建一流师资素质提升体系之路刻不容缓。

一、“新师范”教育背景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目标的变革

(一)强调师德为先

“新师范”教育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是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获得,同时还是身份的认同和意义的建构。作为一个新时代背景下有师德的幼儿教师,要基于全面的科学观,摒弃知识中心观,以科学素养的早期培养作为科学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而任教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试教环节未做到用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和语言去解释清楚科学原理,讲解过于成人化、抽象化,甚至不能以幼儿喜爱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些都是未树立“儿童的科学观”的表现。因此,将师德教育渗透到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才是新师范教育背景下摆在课程目标的首位。

(二)重视学生复合能力的培养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因此,新时代幼儿教师的培养更注重其复合能力的培养。基本功、各项专业能力,还有新时代倡导的创新创业创意能力都是未来幼师所应具备的。然而这些正是目前幼教学生极为缺乏的。学生的基本功较差,语言驾驭能力弱;教学目标不明确,时间分配不合理;教学程序不流畅;课堂组织松散;现代教育技术未能有效整合等。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应把提高学生的复合能力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目标设置的关键因素。

二、“新师范”教育背景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内容的创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教材当前有很多的版本,但综合我院近几年用过的教材,整体框架基本都涵盖了科学教育概述、目标、内容、方式和途径、常见教育活动类型等。虽然理论内容大同小异,但对于科学教育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言,理论的过多传授会使课程缺乏实践情境的支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体会学习的价值。也会使学生实践能力弱化。新师范教育主张站在产教融合的高度来推进知识的社会化、开放化,即要求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院校自身的教研组织,应积极吸纳教育界优秀园长和教师参与专业课程的教材开发和建设工作,以避免课程内容与教学实践不匹配的情况。

三、“新师范”教育背景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转变校内教学方式

科学教育任课教师通常采用理论讲授和学生模拟试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互动不多,由于班级学生基数大,学生获得模拟试教机会也较少。“新师范”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开展教育教学。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显示出了严重的滞后性,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时代的迫切需求。因此,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堂应尝试将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符合“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学习效率。

(二)充分利用校外进行教学

目前,校内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培养地,但其软硬件教学条件不容乐观。硬件上,实训室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学生操作、演练及录课的需求。软件上,任课教师不具双师资格,与行业联系不紧密,经验不足。新师范背景下,强调创新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模式,重点采取集中培训与跟岗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幼儿园教师。鼓励院校与幼儿园协同建立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教育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也是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新师范”教育背景下学前儿童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门类多,而内在关联少。任课教师普遍反映在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能力缺陷暴露无遗,语言修炼不到位,对幼儿心理掌握不足、设计与组织能力的薄弱使得试教效果差,如果这些问题都试图通过教法课来解决,势必削弱教法课本应承载的主要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新师范教育主张以关联课程的视野来改革传统学科课程,着力打破专业知识的碎片化,积极搭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新师范背景下,应重新审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性,有机统整各类学科课程,促进课程结构的最优化。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只有立足于新师范教育的背景,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缺陷并改革才能培养和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幼儿园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2.

[2]万明钢.进入新时代的新师范教育[J]. 西北师大學报(社会科学版),2018,55(5):69.

[3]马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学园,2017,22.

[4]宋静.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14.

作者简介:

黄小丽(1981.7),女,壮族,广西来宾,讲师,大学本科,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学前理论与教学.

李梅玲(1967.8),女,汉 ,广东信宜 ,职称:讲师 ,学历:大学本科 , 研究方向:学前理论与教学.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西省 柳州市 545036)

猜你喜欢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