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策略探究

2021-06-11 10:58黄敏娜
考试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语文教学小学

黄敏娜

摘 要:教育事业关乎国家未来发展,人才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关键因素,也是构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从小抓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使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思考德育教育的开展策略,如何有效融合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更好的教学活动落实,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策略

一、 引言

小学语文是重要的母语学习科目,语言类的学习科目具有情感交互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小学语文也蕴含着中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影响着小学生文学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在语文教学中呈现出人文精神,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能够促进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当前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语文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有效的课堂优化,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意义

小学生刚刚步入系统的教学课程中,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基础,这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部分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评判能力,他们面对事情的时候还不能很好地明辨是非,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有效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升华学生的学习情感来塑造他们良好的价值理念,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学生不能短时间内良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为了改变这样的教育现状,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也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加入一些具有德育教育价值的内容,在语文课堂中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来引导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出语文科目的人文精神,通过在教学各个环节的德育教育渗透,突出情感教育的价值,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让小学语文课堂具有了内涵,在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真正在新时期的教学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策略

(一)创设德育教学情境

每一个学习科目都有自身的教学特点,而在语文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面对非常多的语言文字内容,如果学生能够将这些内容良好地掌握,就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感觉到语文知识的学习非常枯燥,难以提起兴趣,这非常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只有在语文课堂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强化德育教育的滲透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德育学习情境来强化教学效果,德育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构建相应的情景能够带动学生的情感发展,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使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这样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实现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威尼斯的小艇》这篇文章时,文中主要介绍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秀美景色,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去过这座城市,此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威尼斯城市的图片或视频,通过优美的音乐来进行场景渲染,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有效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探索欲望,使德育教育提高渗透效果,帮助学生提升了认知能力。

(二)开展国学阅读

小学时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正确学习思维的关键时期,但更加重要的是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理念,使他们未来能够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在社会发展中凸显自身的价值。语文阅读学习是小学语文课堂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不仅能够积累丰富的文学素材,还能够获得别样的情感体验,通过阅读学习学生也能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积极正能量的因素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教师应为学生开展一些阅读教学活动,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国学阅读资源。例如,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设国学阅读课堂,推荐学生阅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国学著作。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而国学文章通常具有一定深度,他们在理解过程中可能效率不高或出现一些困惑,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讲解,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国学教育的深层意义,使他们更好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在开展国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和组织者的手段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利用国学经典著作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有效实现德育教育。

(三)挖掘课文德育因素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德育素养,也要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能够将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这样才可以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语文学习课堂,提高德育教学的渗透效果。开展德育教育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制订针对性的德育教学方案,帮助小学生获得德育素养的提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进行编排的,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和知识积累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现阶段语文教材加强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揭示了生活真理,是开展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学习过程中,这篇文章通过故事叙述的手段揭示了人类对大自然无情破坏和无限索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动画片,这样的动画影片在网络上非常容易搜索到,借助这样的影片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如果教师一味地将环保知识灌输给学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通过缓慢的渗透和引导,让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就可以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通过语文课堂有效实现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语文教学小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