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与语文学科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2021-06-15 19:29王一棠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文化课文化背景现代汉语

在本学期初我和我校同年级的语文老师完成了一堂英语与语文的学科融合课。从决定执行到反复研磨教学内容再到最后课程的呈现,我们经历了大量的头脑风暴和自我改进,这个过程使我收获颇多,现将实践情况和课后思考做简要总结。

在接到语文老师的融合课邀请后我的感受是喜悦与担忧同在,喜在学科融合课是很新的概念,在探索教学新方法的路上这不失为一次很好的机会,语文和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有相当多融会贯通之处,在此基础上探索两者的同与异是语言类教育工作者寻找如何学好语言的一扇门。忧在这种类型的融合课可以借鉴的前人经验并不多,因此对于我们这堂课的可行性与科学性的担忧一直存在。通过最终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这样类型的课堂还是持有很高的热情和期待的。

一、以跨文化交流为起点,寻找深度文本分析的可能性

在探讨授课内容之初,我们预想了很多种可能,像诗词翻译,歌词翻译,诗词写作等,但这些主题都被我们一一否定了,原因是文本分析类题材需要探讨的内容很深,若想在短短一节课内让同学掌握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语言的特点,并将这种特点在翻译中进行转化,实为一件艰难的事情。翻译类首先需要对文本进行剖析,尤其像中国古诗译成英文,要先将古诗译成现代汉语,再将现代汉语转化成英文,这个过程需要同学们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和措辞能力。这个过程中的难点除了需要准确地将中国古诗词理解并转化成现代汉语,更重要的一关是在保持原诗韵味的基础上,融合两种文化的特点,准确地运用英语表达出来。既然翻译类题材的难度并不适合本校学生,那我们何不从基础入手,首先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在学习文化差异的同时总结两种语言的特点,再慢慢将这些特点运用到语言输出中。因此,我们便决定从文化课开始,先对两种语言的产生背景进行探究。而文化背景的范围又相当广泛,要想在一节课内让同学们领悟透一些知识,话题便不能太过宽泛,因此我们便决定从战争文化开始,探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主流意识。在尽可能多地理解了文化差异后再探討语言差异,从而保证语言转化过程中的准确性是更合理的。

二、文化交流课上英文的体现形式

虽然是一节文化课,但是语言的体现形式仍然是重要的一部分。在中文解释和英文呈现中寻找合适的平衡点是我在上完本节课后还需要努力做到的方面。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西方的个人价值和个人成就感,我多数时候是用 汉语进行解释,但如果对有些图片的阐释适当地运用英文,并在课后对重点的新单词进行一个小结效果会更好。生单词不该成为文化课的重点难点,但为学生们创设适当英文情境也是必要的,这其中的平衡点需要大量的研习才会慢慢对此了然于心,最后顺其自然地表现出来。这是我努力的方向,也是在学科融合课中应当考虑进去的因素。

三、如何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

学科融合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因此,如何打破边界,使两个学科很好地融合是我们始终要考虑的问题。在这节课中,我们分别介绍了两种文化间的差异,进行了明确的对比,但在此基础上进行渗透与融合依然是做的不够的。在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融合课中,两者的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而语言背后的共同点是隐性的,因此,学科渗透并不容易做。我在课后反思后认为可以从语言的思维方式入手,中西方文化有差异,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语言的运用是有共同的趋向性的。找到其中的共同点,在异中找同,在同中寻异是我们在这种课型中追寻的目标。

这节课让我对于英语教学有了一个新层面的认识,同时对今后的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启发性作用。在未来,无论是学科融合课还是英语的文化探索课,我都会在不断尝试中找到新的突破点,在和搭档老师的头脑风暴中不断成长,实践并总结出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着力培养他们的语言逻辑思维和这背后的文化意义。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一高级中学 王一棠

猜你喜欢
文化课文化背景现代汉语
一起来吹牛
“大力士”纸片人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合理安排训练 树立学习榜样
艺考生如何“逆袭”
艺考生不能轻视文化课
哈哈镜
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阵地不容"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