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以立德,仪以修身

2021-06-15 10:31关绮雯郭少敏陈瑞霞骆颖婕翁依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0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礼仪育人

关绮雯 郭少敏 陈瑞霞 骆颖婕 翁依莎

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提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州市番禺区实验小学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以仁爱为本,以智慧为美”的办学理念,打造充满智慧、人文、活力的校园,培养具有仁爱之心和圆通大智慧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

目标导航,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学校教育工作根据德育指南总体目标,结合实际确定“至仁智”育人目标,“仁”的内涵为“孝、礼、宽、信”,“智”为“知、勇、敏”。学校通过构建“仁智礼仪”德育模式,健全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德育体系,培养“礼善”“仪美”“循章”的仁智学子。

课程育人,助力文明礼仪教育

課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教材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我校仁智文明礼仪课程以“一体两翼”的方式,国家课程为主体,校本文明礼仪课程助力,让德育扎根课堂,强化文明礼仪教育。德育课程牢牢把握把握正确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教育,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1.学科融合,德智同修

(1)语文蕴含着丰富的中华经典,充满人文色彩,应在传承儒家仁爱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每周一节诵读课,诵读唐诗宋词、文言文、童蒙经典、《论语》《大学》 等经典,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如,在讲古诗《游子吟》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以此来调动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继而过渡到对教师,对社会的感激,为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奠定基础。

(2)数学学科中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并通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发现礼仪与数字的奥秘,同时,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性形式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会交际、协助能力。

(3)学生在英语课中可吸收西方的优秀礼仪精髓。每节英语课伊始,教师都会利用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等日常用语进行师生之间的问候。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另一方面,通过日常用语的使用,使学生掌握如何问候和关心别人,进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尊师重道、团结同学等文明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

(4)综合实践课将文明礼仪溶于专题活动中,在学生在探索中感悟,在感悟中领会,并在实践活动中内化。“小厨神”课程通过每周一菜,传授学生烹调的技巧,一日三餐是我们健康生活的能量来源,有很多“菜篮子”里的事我们不可不知。学生在综合实践学科中感受人与社会,培养交际能力、生活能力。

(5)体育学科中培养坚毅、合作、勇敢、守规则意识。在科学学科中让学生探究人与自然,培养创新精神。我校特别重视美育工作,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塑造美好心灵的课程,我校的“牛仔布美术工作坊”开展岭南建筑牛仔布贴画创作,音乐课堂开展红色文化手语操课程,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情感,洗涤心灵,通过美育的道德浸润,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培养家国情怀。

2.校本辅助,尚礼崇仪

为了扎实开展文明礼仪工作,我校开发文明礼仪校本课程资源,包括《仁智文明礼仪读本》《文明礼仪线上微课》等,并通过思政课落实,并结合国家思政教材,渗透文明礼仪教学,保障文明礼仪教育有效开展。

文化熏陶,浸润学生的心灵

学校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布局合理、环境幽雅,以“自然与生命”为主旋律,以黄绿色的色彩为主调;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让学生们感受生命的张力,整个校园温馨而又美丽,每一个角落都是风景。学校种满校花桂花,它是崇高、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它外表朴素,香飘远处教育师生要不断提升内在涵养。学校还结合智慧校园,利用虚拟空间、电子班牌等进行德育视频播放,让学生每时每刻都得到教育,提高个人素质,内外兼修。

除了环境建设,我校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优秀的文化浸润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仁智基因,讲文明、守礼仪的时代新人。学校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师生的行为规范,通过评比,促进文明守礼之风,通过节日主题活动,营造校园“仁爱”之风,如,通过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主题活动推动“敬老孝亲”风气;清明节、国庆节活动弘扬家国情怀;每学期开学“礼仪天使”养成月掀起“讲文明、正仪容”的好习惯。通过劳动节主题活动、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法制讲座、主题实践等启发学生们的生活智慧。

活动育人,化知为行提教学质量

活动是受学生喜欢的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德育活动是我校的一大亮点,我校践行仁智“三个一”文明礼仪活动模式,做到每月有一个主题,每年级有一个目标定位,每次活动一争章评价。活动育人,评价促进,切实提高活动的育人效果。

实践育人,知行合一提升学生修养

仁智文明礼仪主题实践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获得道德体验,我校每学期开展1-2次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走进劳动实践基地,培养勤劳的品质,同时懂得尊重劳动者与珍惜劳动成果;通过红色基地研学,知道当地的红色历史以及英雄人物,培养家国情怀,深刻认识少先队员的责任担当;参观科技馆通过科技体验活动,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小鬼当家活动”通过亲子角色互换,培养感恩父母、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通过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获得各种职业的体验,知道职业无贵贱,民生在勤,同时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管理育人,有效评价促成长

每一种管理模式都是一种价值观与文化的体现,我校践行“人本”管理模式,充分体现尊重、关爱与发展三大理念。教师管理上体现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关注教师的幸福感与个人发展;学生管理上充分尊重学生的儿童性,通过大队——中队——小队的管理模式培养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开展每月少先队争章活动培养队员向上向善的好品质。

1.三阶师德活动,培养厚德之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校通过“每月师德礼仪培训”“仁智教师评比制度”“幸福教师工会活动”三阶活动方式聚焦立德树人,培育厚德之师。

2.学生自主管理,评价促进成长

我校以少先队评价机制为依托,通过“大中小”的自主管理模式,学校的事情大队干部管,班级的事情中队干部管,小组的事情小队长管,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意识。

为了规范学生们的文明礼仪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制定《仁智学生一日常规》《仁智礼仪手册》《仁智班级评比制度》《仁智少先队争章机制》《仁智阳光学业评价方案》等,评价和榜样带动相结合,促进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

协同育人,多措并举见成效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促进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是提高教育效能的有效途径。为此,我校优化学校教育资源,善用家长教育力量,打造一支家长礼仪队,开展家长礼仪培训活动,亲子沟通训练营等切实提高家长的育人理念,同时通过建立校——年——班家委会,完善家委工作机制,邀请社会行业精英、劳动模范、“五老”等进校园,参与学校教育,家校社无缝链接共育,为学生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我校仁智文明礼仪德育模式通过六大途径,多措并举,让“仁智文明礼仪”理念在校园穿梭,夯实学校的三风建设,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业幸福感,培养了学生优良的品行,促进学生们健康成长。

我校连续六年被评为“北片德育先进单位”“北片优秀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州市阳光学业评价试点学校”“广东省义务教育特色学校”;市级“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仁智德育模式”课题被评为优秀成果,多个区级德育与学科相融课题成果立项,我校仁智文明礼仪德育成果荣获番禺区文化德育一等奖,“彩虹班”获得“广州室班级文化建设优秀班级”。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礼仪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