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英语教材之“意”,巧妙开展德育渗透

2021-06-15 10:31郭丽丽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0期
关键词:人文性德育渗透小学英语

郭丽丽

【摘要】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作为英语教师,在突出英语工具性的同时更应该深入挖掘其内在的人文性,开阔学生视野及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英语不只是单纯语言的习得与运用,其有工具性的一面,还有丰富的人文性内涵。它会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与知识的结合点,把有效的德育渗透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人文性;德育渗透

英语学科对比语文等其它学科而言,它是一门外语,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缺乏语言的氛围。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其工具性尤为突出,但是人文性的性质却显得不怎么明显,特别是在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下,更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对其有所忽略。

在广州版小学英语课本中,每个年级的教材里都蕴含着很多人文性的内容,教师只要认真、细心挖掘即可发现丰富的可供开展德育渗透的素材。充分利用好这些德育素材,能够实现与教学内容的高效结合。这将会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奠基。

以广州版六年级英语下册Module 3 Famous people为例,模块主题是名人,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中外名人的基本信息、取得的成就或事迹等,拓宽了知识视野及培养了爱国情感,同时综合人文素养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一、深究内容,有效提取德育元素

广州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从2002年首次使用至今,其内容历经了几次更改,每次内容的更改都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有效促进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学习的内容变得更加贴近于学生的生活,也为学生创造更多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

Module 3 Famous people这个模块中名人的多次变更,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的,从开始的孙中山等老一辈革命家,到后来的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再到今年新改的邓稼先,每次的更改都具有时代的意义。2020年把第六单元中的名人乔布斯换成我国“两弹元勋”,被称为“中国核科学之父”的邓稼先。这个改变应该是结合建国70周年所作的调整,让学生通过学习加深对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重要人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创设情况,潜移默化渗透德育

培养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新生一代,我们除了要与时俱进地向学生教授知识,还需要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就是学生思维品质和思想品德的养成问题。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会以明星、球星等作为自己的偶像。偶像干什么,很多学生也会不加思索地跟随。当然,其中也不乏很多正能量的偶像,用他们的行动在感染和指引着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但如果学生把较多或者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在追星和模仿明星、球星上,这非常不利用学生的成长。学生应该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上,努力成为国家所需要的新时代人才,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通过学校的教育对学生的部分不当行为进行干预是有必要的。简单单地说教对学生所起的作用不大,因此,要把这些干预的内容迁移默化地渗透在教学内容之中。这样,学生将在学习中不自觉地受到正面的影响。如,Module 3 Famous people,学生通过学习,真实地感受且了解到孙中山、邓稼先等名人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用他们的优秀事迹以及伟大成就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特别是,我国现在各方面的高速发展,指引学生建立正确的偶像导向,从小立志,努力学习,形成长大后报效国家的正确价值取向。

三、多元活动,有效激发学生思想共鸣

Module 3 Famous people模块共有两个Unit,主题是学习中外名人。了解中外名人不难,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名人的成就或事迹了解并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Unit5和Unit6两课的单词都不多,但部分单词的发音比较难记忆,特别是Unit6有较多的多音节词且课文比较长。如果把单词和课文放在一个课时学习,学生可能会难以掌握。该单元的课文有较多长句且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所以用一个课时把单词单独提出来教学可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制作生动有趣的单词微课、单词教学视频或图片,并结合phonics可让学生记住单词更方便后续的课文内容学习。对于本模块的学习来说,思维导图的使用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通过思维导图的关键词呈现,有效帮助学生通过这些关键词正确选择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时态,并把关键词变成一个个句子对名人进行描述,再加上一些过渡词变成一篇有感情的作文,达到本模塊写作的目的。只是借助教材配套的图片、录音或视频,学生学到的只会是教材的知识,如,单词、句型或写作框架等,但比较难让学生的情感融入,所以课前搜集与本模块名人相关的视频、图片让学生产生情感投射,并从视频或图片的欣赏中产生对这些名人优秀品质的共鸣,然后借机进行文化渗透与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从Module 3 Famous people模块中名人的不断变更,再次向我们说明了英语不只是单纯语言的习得与运用,其有工具性的一面,还有丰富的人文性内涵。它会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与知识的结合点,把有效的德育渗透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单静.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中进行德育渗透[J].教育科学,2016(7):185.

[2]向飞.谈如何在小学英语中进行德育渗透[J].东西南北:教育,2018(9):274.

[3]陈俏华.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中外交流,2018(29):199.

猜你喜欢
人文性德育渗透小学英语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