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蒌承气汤对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行为学及CREB-BDNF通路的影响

2021-06-17 12:57悦,于博,许洁,佟
陕西中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承气汤脑组织缺血性

刘 悦,于 博,许 洁,佟 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病科,辽宁 沈阳 110034)

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约有75%的脑血管事件属于缺血性脑卒中,大多数患者遗留明显肢体、语言以及认知方面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重返社会[1-3]。虽然现代康复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但效果仍差强人意。中医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有目共睹,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中医“中风”“偏枯”等范畴,毒邪是风、火、痰、瘀各种因素量变到质变的结果,随着研究深入“毒损脑络”病机理论被逐渐认可,大承气汤是《伤寒论》中化痰通腑的经典方,该方被大量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本团队利用中脑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模拟人体急性脑卒中病理,探讨星蒌承气汤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本研究选用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公司的实验动物为SPF级健康成年体重为200~250 g的SPF雌性大鼠45只,喂养于实验动物中心SPF级动物房。动物房处于恒温恒湿环境,恒定温度为22 ℃,湿度为50%,光照黑暗各12 h交替,动物的处置符合实验动物伦理学原则。

1.1.2 仪器及试剂:PCR反应扩增仪DNA测序列分析仪、BIO RAD凝胶成像仪、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RM2235切片机、VE-180垂直电泳槽、PMSF、电泳胶配液、BCA蛋白定量试剂盒、超敏ECL化学发光液,β-actin、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抗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抗体。

1.2 实验方法

1.2.1 模型的建立: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参照改良的Longa等[5]线栓法进行MCAO模型的制备,具体过程如下:先将大鼠进行称重,根据每只大鼠的不同体重注射一定比例(0.3 ml/kg)10%的水合氯醛,待大鼠充分麻醉后将大鼠固定于手术台面上,充分清理大鼠颈部皮肤后做一竖型切口,随后用完钳缓慢剥离出左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用尼龙绳于颈总动脉、颈外动脉近心端结扎,并用动物血管夹夹闭颈内动脉,随后于颈总动脉处做一切口,将线栓缓慢插入切口并推送至颈内动脉,直至出现抵触感后停止推送。将线栓固定于颈总动脉后缝合伤口,常规消毒。空白组大鼠仅接受麻醉、剥离血管后缝合皮肤及常规消毒。

1.2.2 分组与给药:45只SPF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中药组,每组各15只。空白组及模型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干预手段,中药组大鼠在造模第2天开始接受星蒌承气汤灌胃治疗。方剂:全瓜蒌、胆南星各12 g,生大黄9 g,芒硝6 g,水煎,剂量按照按人/鼠公斤体重的等效剂量计算,1次/d,连续干预7 d。模型组及空白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

1.2.3 行为学变化: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对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进行评估,该量表主要从运动、感觉、反射、平衡4个环节进行测评;总分18分,分数越高提示神经功能缺失越严重。

1.2.4 脑梗死体积:每组随机抓取3只大鼠,麻醉后脱颈处死,快速取脑后将脑组织置于-80 °C冰箱冰冻20 min,随后取出脑组织冠状面平均切成5等份,采用2,3,5-氯化三苯四唑液体对脑组织进行均匀染色,脑梗死体积区域显示苍白色,未梗死区域显示红色。随后将染色后的脑组织取出后排列于器皿内,用高清数码相机拍摄后输入计算机,采用相关图像处理系统计算脑梗死体积。

1.2.5 CREB-BDNF通路标志性蛋白水平的测定:采用免疫组化法对BDNF的蛋白表达进行测定,每组随机抓取3只大鼠,用事先配制好的多聚甲醛从大鼠的心耳处进行灌流,随后取出脑梗死组织,进行组织修剪切块,随后将修切的脑组织进行梯度脱水,将充分脱水的脑组织浸蜡包埋,随后进行切片、捞片、烘片,将组织薄片置于防脱载玻片上,进行抗原修复、染色,将按一定比例稀释后的一滴滴加到切片上随后用PBS溶液漂洗,再加入羊抗鼠/兔IgG聚合物试剂,孵育10 min后再次用PBS溶液漂洗,将DAB显色液滴入,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显色,再用中性树胶进行封片处理,随后光镜下进行读片,对阳性目标光密度进行测量。

1.2.6 CREB-BDNF mRNA水平的测定:在脑组织样品加入Buffer TBP(与脑组织按照1∶2比例加入)后混匀后静置1 min,将样本充分离心后摒弃上清液,再次加入等量Buffer TBP后置于4 ℃,2000 r/min下离心10 min取白色沉淀物。将事先混合好的Buffer digestion与Proteinase 浓液再次加入至检测样本内,充分震荡后进行水浴(56 ℃恒温)5 min,加入Buffer PR后混匀,-20 ℃下静置15 min后室温、3000 r/min条件下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将异丙醇浓液加入上清液内充分混匀,室温下静置5 min,室温、3000 r/min条件下离心10 min,摒弃上清液后加入75%乙醇,充分混匀,室温下静置5 min,室温、3000 r/min条件下离心10 min,再次摒弃上清液。室温下待乙醇充分挥发后加入TE Buffer提取DNA。严格按照聚合酶链反应条件,即变性温度、变性时间、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延伸温度、延伸时间、循环次数、循环时间进行实验操作。GAPDH引物上游序列5’-CAACGGGAAAC-CCATCACCA-3’;下游序列5’-ACGCCAGTAGACTC-CACGACAT-3’。CREB引物上游序列5’-CAACCGGCAC-CCATCGAAC-3’;下游序列5’-ACGCCATCGAGCACTC-CACATCCT-3’。BDNF引物上游序列5’-CAACCCGAAAC-CCATCAGAA-3’;下游序列5’-ACGCCAGTCAGCACTC-CACGAGCT-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研究数据的分析。所得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来描述,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或两样本秩和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大鼠行为能力评分比较 造模后,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活动能力明显减弱;中药组在治疗后mNSS评分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大鼠mNSS评分比较(分)

2.2 三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比较 造模后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出现明显脑梗死区域,中药组在治疗后脑梗死区域缩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2。

图1 三组大鼠脑片TTC染色结果

图2 两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比较

2.3 三组大鼠脑组织CREB、BDNF蛋白相对表达比较 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脑组织CREB、BDN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中药组在治疗后CREB、BDNF蛋白相对表达有所提升,明显高于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图3)。

表2 三组大鼠脑组织CREB、BDNF/内参IOD比较

图3 三组大鼠脑组织CREB、BDNF蛋白表达

2.4 三组大鼠脑组织CREB、BDNF mRNA表达比较 造模后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脑组织CREB、BDNF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中药组在治疗后CREB、BDNF mRNA有所提升,且高于模型组(P<0.05),见表3(图4)。

表3 三组大鼠治疗后CREB、BDNF mRNA/内参比较

图4 三组大鼠脑组织CREB、BDNF mRNA表达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类型,其中大脑中动脉的梗死最为多见。由于大鼠的脑血管解剖结构及生理病理机制与人类极为相近,且对手术的耐受较为理想,故本研究选用SD大鼠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动物模型以模拟人类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中医“中风”“偏枯”等范畴,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病理过程,其中风、火、痰、瘀是主要因素,毒邪是风、火、痰、瘀各种因素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故现代医家[6-10]提出了“毒损脑络”的病机理论。认为急性中风患者体内存在诸多内毒,包括热毒、瘀毒、戾毒,诸多内毒相互作用破坏脑络,损害脑髓,导致脑组织气血渗、透灌流异常,神机失用,经络不养,故导致半身偏枯失用。临床长期研究发现,痰热腑实证是中风初始阶段的重要证型,多数患者存在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滑等征象,此类征象不但是热证、痰证、腑实证的共同临床表现,亦是中风疾病在此阶段的核心病机,风痰瘀火之毒遏制脉络,气机升降失司,腑气不通,神明受扰,形体败坏。因此化痰通腑,祛邪解毒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关键点[11-12]。

大承气汤是《伤寒论》中化痰通腑的经典方,星蒌承气汤是由大承气汤化裁而来,由王永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来。本方由全瓜蒌、胆南星、生大黄、芒硝组合而成,方中瓜蒌性寒味苦,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效,同时伴有润燥滑肠的作用;胆南星性凉味苦,是清热化痰,熄风止痉之良品;大黄苦寒,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芒硝咸、苦,寒,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作用。诸药合用,降胃气,以恢复其主降的功能;清化热痰浊毒,防止痰热化风,风痰上扰,窍闭神昏诸证。其泻下作用虽然猛烈,但由于方证相应,善其应用,标本相得,邪气乃伏[13-15]。本研究发现加用星蒌承气汤后大鼠的mNSS评分明显下降,说明星蒌承气汤可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缺损症状,此外我们利用TTC染色证实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出现明显梗死灶,提示此研究造模成功,并发现星蒌承气汤可明显缩小大鼠的脑梗死体积,说明该方有明显的脑保护效应。

在探讨星蒌承气汤作用机制时我们对各组大鼠脑组织的CREB-BDNF信号通路标志性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对比。CREB-BDNF信号通路是维持中枢神经正常生理活动重要的途径,与神经的再生、分化、存活等过程关系密切。有研究显示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CREB表达受抑制,CREB在神经元缺血缺氧后的神经再生作用毋庸置疑,BDNF是CREB下游的关键因子,于80年代初由德国神经生物学家Brade首次发现并报道,研究人员证实BDNF属于与神经生长、增殖、凋亡密切相关的、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蛋白质,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重要成员之一[16-17],被认为是治疗不同神经性疾病的潜在药物。在神经生长、成熟阶段,BDNF充分参与调节合成代谢、增加神经元胞体大小、促进受损神经元修复并促进其再生。此外,BDNF浓度上调还可刺激成熟神经元轴突、树突的萌芽,并增强放大突触间的信号传递,增强突出前后长时程,介导神经元的可塑性[18]。BDNF广泛分布于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等,其中皮层及海马的含量最为丰富。本研究中我们利用Western blot法及PCR法发现急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BDNF蛋白及mRNA的水平明显下降,经过星蒌承气汤干预后大鼠脑组织BDNF蛋白及mRNA的水平均明显上调,说明星蒌承气汤通过上调BDNF的表达水平实现脑保护效应。

猜你喜欢
承气汤脑组织缺血性
四承气汤思辨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论小承气汤非攻下之剂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百会”透“曲鬓”对JNK通路抑制后脑出血大鼠脑组织p38MAPK的影响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